楊麗珠
摘要:筆者根據(jù)教學實踐和課堂觀察,粗略分析了現(xiàn)今小學英語詞匯教學的現(xiàn)狀,通過查找存在的問題,查閱相關的教育文獻資料,結合實例說明如何在小學巧用語篇推動詞匯教學,以提高英語詞匯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語篇 詞匯教學 教師 興趣
小學生的英語單詞認讀能力普遍較弱,要在詞匯學習中做到音、形、義的結合已經(jīng)相當困難,利用語篇進行詞匯教學是否會加大其學習難度,讓學生望而生畏?事實上,小學生正處于從話語向信息轉(zhuǎn)化的過程中,他們的求知欲強,而且對語言最敏感。對于小學英語初學者來講,形象生動、直觀和趣味性較強的教學方式更為適合。而基于語篇的詞匯教學是針對傳統(tǒng)的“詞句法”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它主張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語境,從整體入手,把單詞融入句子和語篇中教學,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給學生展現(xiàn)完整的語言概念。
筆者在一線教學的實踐中日益發(fā)現(xiàn),在小學開始運用語篇進行詞匯教學是可行、有效的,它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充分挖掘?qū)W生的學習潛能,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進行思考的習慣,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一、詞匯教學的現(xiàn)狀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進一步落實,對小學生詞匯能力的要求逐年提高,詞匯教學越來越成為英語教學的重點與難點。然而,目前小學生詞匯學習的狀況不容樂觀。詞匯教學的重心通常放在音、義、形等單個語言項目的訓練上。這些教法雖然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讀、認單詞, 但詞匯之間彼此孤立存在,缺少運用的環(huán)境和機會,所以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現(xiàn)象:很多一、二年級小學生經(jīng)過刻苦學習,掌握了大量詞匯,顏色、動物、食物、學習用品、稱呼等,單詞的聽、說、讀、寫全然沒有問題,但當要學生根據(jù)話題進行會話時,他們卻羞于開口,要即興寫話時,卻束手無策……詞匯教學“學不致用”的現(xiàn)狀要求廣大一線英語教師要對詞匯的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的學習,反思和研究。
二、詞匯教學存在的問題
小學英語詞匯教學并沒有以往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實際教學中,諸多問題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突顯出來。
(一)孤立教詞,讓學生“見樹不見林”
很多老師習慣在教授每個單元之前,先集中處理該單元的重點單詞。如在學習Unit1 My Family時,通過課件、單詞卡片等,幫助學生認讀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Boys and girls, follow me please. Father.” “father, father”, 各種形式的游戲操練搭配精心設計的諸如“判斷圖片與單詞是否相符合”的練習題,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基本能聽說、認讀這些新單詞,然而,在課后,學生如何去運用一個孤立的“father”或者“mother”去交流他們的觀點和情感呢?可以說,這樣的詞匯學習是沒有實際意義的。
(二)忽視詞匯在語境中的運用
在課堂教學中,缺乏語境的教學模式嚴重影響了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在“Lets do”中,教師與學生一起操練“Touch your nose./ Cover your nose.”,“touch” 和“cover”是兩個看起來很相似的動作,什么時候應該去觸摸鼻子?什么時候要去捂住鼻子?如果不在特定的語境中去呈現(xiàn)和運用,學生對于老師的一切動作示范都會感到困惑,出現(xiàn)難以準確模仿的現(xiàn)象。因脫離語境,學生無法深刻理解所學知識,更談不上去靈活運用。
(三)詞匯復現(xiàn)率低,遺忘現(xiàn)象普遍
我們使用的教材主要通過單元的形式呈現(xiàn)不同主題的知識點,如:Unit 1 My family, Unit 2 Boys and girls, Unit 3 My friends……, 在教學中,如果不注重把各單元知識點的“聯(lián)合”起來,學生就容易學了新的知識而忘了舊知識?!霸~匯學習不僅要經(jīng)過課時詞匯學習的小循環(huán)過程,還要經(jīng)過單元詞匯學習的大循環(huán)過程”(鄭秋秋、俞紅珍)。研究表明,學生至少需要與詞匯接觸5~16次才有可能真正掌握一個詞匯。學生對詞匯的掌握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詞語復現(xiàn)與反復操練使用對掌握詞語很有必要。
三、利用語篇推動詞匯教學的優(yōu)勢
(一)語篇意識滲透的理論性
整體語言教學強調(diào)把語言作為一個整體來教,引導學生對語言材料進行整體感知,從而有利于學生習得所學語言。詞語的呈現(xiàn)需要在典型的語篇中進行,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習者理解詞語的含義、搭配和句法分布位置等。而在小學巧用語篇推動詞匯教學的核心思想在于,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語境,從整體出發(fā),讓學生在情景中體驗并運用語言,也就是通過有意義的語言輸入來激活有意義的語言輸出。
(二)創(chuàng)設語境,促進理解
在小學,孩子們的思維更多地停留在形象思維上。因此,進行詞匯教學時,通過語篇創(chuàng)設相對完整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語境,有助于理解和運用詞匯。在語境中學生自然地將自己融合進去,感知詞匯在語境中的真實意義,學生自感有話可談,就愿意使用新學的詞匯交流他們的觀點和情感。這樣的詞匯學習才是真實有效的。而且,通過語篇我們可以讓小學的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學到詞匯的搭配和具體用法。
(三)滾動舊知,激發(fā)思維
語篇教學法關注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要求學生在原有舊知的基礎上,不受新詞的干擾進行閱讀,根據(jù)上下文嘗試理解新詞。在學習詞匯的過程中,學生必須參與分析、推理、 歸納等認識過程,而且還必須時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開動腦筋,由被動地聽變?yōu)橹鲃拥貙W了。如果學生能從小學開始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思維習慣,長期堅持下去,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必然會日益提高。
四、“語篇教學”課堂中的運用
筆者根據(jù)一些課堂實例,從詞匯課堂的導入、呈現(xiàn)、操練和拓展階段來探討如何在小學利用語篇,延伸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把文本的情境和詞匯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詞匯教學在課堂上實現(xiàn)有效性。
(一)導入階段的語篇設計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詞匯課堂中,導入語篇的設計目的是為了借助語篇情境,在復習舊知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學任務中。
如在“Unit 3 My friend”導入階段,為了復現(xiàn)前兩個單元的重點句型:She / he is ……. 和His/her name is ……,同時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整體感知本課的重點新詞匯pretty, tall, big, thin, short和handsome, 筆者設計了如下語篇:I have many friends. Come and meet my friends. She is a girl. Her name is Xiong Ziwei. Look! She is pretty. He is a boy. His name is Cui Jiahao. He is thin. He is Quan Wenhe. He is tall. ……
課堂上,通過PPT圖片展示,給學生呈現(xiàn)真實的情景,學生對老師身邊的朋友充滿了好奇,很快就積極投入其中。簡單重復的語言,讓舊知趣味復現(xiàn),同時,配合照片的人物特征,學生可以很容易理解單詞的意思。因此,在導入階段,我們可以通過巧設語篇,滲透猜詞策略,讓學生在學習詞匯的同時提升自學能力。
(二)呈現(xiàn)階段的語篇設計
上海市英語特級教師,英語教育專家朱浦老師曾說過,世界上沒有一本現(xiàn)成的教材是為你們的學生編制的。所以新詞匯呈現(xiàn)階段的語篇設計,要求我們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機智地進行文本重構,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有效整合,設計出符合學生實際的語篇。
例如在教學“Unit 5 In the park”時,需要學生掌握相關的單詞boat, lake, hill, tree, grass, flower, 如此枯燥的內(nèi)容,如何呈現(xiàn)?筆者設計了這樣一小語篇“This is a park. Look! Whats this? Guess! Its big. You can see water and fish in it. Yes, its a lake. Whats this? Its tall. Its green. You can see birds there. Oh, its a tree. ……” 語篇中使用的都是學生能看懂、聽懂,并且貼近生活的簡單句子,通過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在猜謎語的游戲中進行新詞匯的學習,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
(三)操練階段的語篇應用
著名語言學家和外語教育家、教授桂詩春說過:“不管用什么方法來學習詞匯,都要學以致用。只有在語言使用(包括聽、說、讀、寫)中才能深化和鞏固詞匯知識?!笨梢娫~匯的學習重在應用,因此操練階段的語篇應從使用新知識的角度出發(fā),檢測學生對詞匯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如:在操練方位詞on、in、under時,筆者就先讓學生畫一副自己房間的圖片,再根據(jù)自己的作品進行有意義的文本重構:“Where is the bag? Its on the bed. Where is the cat? Its behind the door. …… 這樣的設計能顧及不同學習層面的學生,基礎不是很好的學生,他們可以自主選擇自己會表達的物品,做到有話可說;學有余力,敢于挑戰(zhàn)的學生則有足夠的空間展示自己的才智,“Where is the shelf? Its near the desk. ……” 通過運用語言描述真實情境,學生才能進行積極的語言輸出。
(四)拓展階段的語篇選擇
拓展是為了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延續(xù)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在此階段,語篇的選擇離不開教師對教材的整體把握與思考。學生在掌握新知后,教師可以挖掘教材,通過讓學生進行合作討論,滾動復習,滲透文化意識等途徑,創(chuàng)編合理的語篇。
如:在Unit 1 School的詞匯課上,學生熟練掌握了book, ruler, pencil, schoolbag這四個課本上的單詞后,在鞏固階段,教師可以引導和鼓勵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S1: I have a book, a ruler, 5 pencils and a schoolbag. S2: I have 2 books, a pencil, 2 rulers and a blue schoolbag. …… 學生將談論的東西升華為語篇,實現(xiàn)從單詞到語篇的遷移。
總的來說,在小學的詞匯教學中,語篇的設計必須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貼近生活而不失趣味性。語篇中的語言要基于教材,強調(diào)對舊知的滾動,引起學生的共鳴。通過語篇創(chuàng)設的情境要真實,便于學生理解和投入其中。當然,在設計語篇時,我們還要考慮所使用語言的難易,注意把握好梯度,巧妙分散知識的難度,將新舊知識科學融合。
五、結語
基于語篇的詞匯教學法是近年來倍受專家、學者關注和推崇的一種新教學方法,在小學運用語篇推動詞匯教學是一種嘗試,雖然其理論體系和實踐運用等都不夠完善和成熟,但就目前的教學實踐來看,它是一條既有實效性又有時代性的途徑。新生事物的發(fā)展需要一個過程,筆者相信,在廣大一線英語教師的不斷研究和探索下,突顯的問題會得到解決,基于語篇的詞匯教學法定會發(fā)揮它積極的,強大的作用,真正讓英語詞匯教學煥發(fā)生機活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S].2011.
[2]蔡基剛.淺談語篇教學[J].外語界,1992,(02).
[3]桂詩春.我國外語教學的新思考[J].外國語,2004,(04).
[4]鄭秋秋,俞紅珍.高中單元語言教學目標的分解和細化[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3,(04):12-16.
(作者單位:龍川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