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笑笑
[摘要]語言學家認為:興趣是學好語言的關鍵因素。英語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然而,我國小學生由于長期受母語習慣的束縛,在學習英語時還存在一定的困難。因此,應結合兒童心理發(fā)展水平與生理特點進行興趣教學法。游戲這種教學方法受到兒童的喜愛,因為游戲能把枯燥的語言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有利于學生的理解與內化。圍繞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游戲教學法進行闡述,旨在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英語;游戲;教學;興趣;思維;想象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中強調,小學英語課程教學任務是激發(fā)兒童學習英語語言的興趣,培養(yǎng)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語言學習習慣。我們知道,語言知識與技能的習得需要通過聽說讀寫這四種方式來獲得。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形成一定的語言運用能力。實踐證明,利用游戲教學可以切實加強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因此,我們通過游戲教學法來幫助學生提高聽說讀寫能力。
一、設計啟發(fā)性游戲,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想象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發(fā)展特征,游戲會經常被用來服務于教學。然而,教師一定要充分考慮和設計教學游戲,發(fā)揮游戲的趣味性來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鞏固練習音標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此類游戲:讓學生在頭上都貼上不同的音標,然后圍成一個圈,當老師喊出不同音標的組合時,相應的同學就要趕快配對,或者當老師說出單詞的時候,相關元音的同學就要蹲下。為了渲染游戲氛圍,教師可以播放優(yōu)雅的音樂,同時,還可以緩解學生的身心壓力,在這種輕松的氛圍下復習的效果會更好。再例如,學習有關顏色的單詞時,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一個轉盤,轉盤被不同的顏色平均分割,然后請一名學生上前蒙著眼睛指顏色,讓其余學生來猜,看看是否一樣。當教師給出提示:What color is it? Can you guess?學生一定七嘴八舌,各種答案都有:白,黑,粉,藍,綠,紅,紫……最后,哪一組和蒙眼睛的同學指出的顏色一致就獲勝。雖然這只是不起眼的小游戲,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卻十分吸引人,能夠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符合他們活潑好動的本性,是他們喜聞樂見的一種學習方式。學生在游戲過程中不僅可以很好地學習知識,而且有利于開拓思維,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為了增加游戲的難度,教師也可以讓學生看圖猜詞。教師提問:“What's this in English?”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同時還要說出學會的英語單詞,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符合小學生好勝心強的心理特征。
二、充分利用實物游戲,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對實物的認知容易產生濃厚的興趣。我們知道,小學生的英語課堂和初中、高中的英語課堂不一樣,他們一節(jié)英語課的重點只是一到兩個句型或者英語單詞,這是因為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因此,教師必須重復操練同一個句型或單詞,他們才能記住。游戲教學就是一個首選教學方式,不僅可以避免課堂枯燥無聊,而且可以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熱情。課堂中現成的實物是很好的教學工具。例如,在學習有關文具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把學生的文具都放在一個袋子中,然后詢問:“What's this?”然后繼續(xù)引導:“Is it a pencil?”猜對了就讓學生回答:“Yes,it is a pencil.”猜對的同學可以繼續(xù)提問其他同學,大家輪流猜一猜。在這種反復的猜一猜的游戲中,學生不僅把單詞記熟了,而且課堂的學習氛圍濃厚,課堂質量明顯得到提高。又例如,教師可以提問:“Who has a ruler?”有的學生可以站起來,然后其他同學回答:“John has a ruler.”或者“Mary has a ruler.”諸如此類的回答。John本人則回答說:“Yes,I have a ruler.”如果沒有就回答:“No,I have no ruler.”這時,教師再次提問其他同學:“Does John has a ruler?”學生可以回應:“Yes, he has a ruler.”這樣反復用不同的方式提問,學生不僅可以在游戲中得到練習機會,而且有利于和諧師生和生生關系的建立。
三、共同開展操作游戲,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識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他們天性就比較活躍好動,因此他們更加喜歡生動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也是最適合他們的。游戲教學是典型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它不僅可以緩解學生因為新環(huán)境和新知識帶來的緊張感,而且有助于營造歡快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識。卡片法是常用的一種方法,根據卡片的圖文,學生可以很快回憶起學過的知識,有了圖片也會加深印象。例如,在復習動物一課的時候,教師拿出“monkey”的卡片,學生可以快速反應出猴子的單詞。又例如,在學習水果的時候,教師提問“l(fā)s it an apple?”學生需要用“ Yes, it is.”和“No, it isn't.”來回答,此時可以采用“l(fā)et me guess”猜一猜的游戲來和學生互動,通過兩人對話的反復練習來幫助學生記住句型。學生的熱情很容易被激發(fā),只要教師合理設計游戲,根據小學生的喜好,從他們的實際出發(fā),就可以吸引學生的眼球,抓住學生的心,因此,他們上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會提高,他們才會愛上英語這門學科,才能學得好。設計游戲情景是為了使學生進入他們喜歡的學習情境,只有他們愿意學,對學習內容充滿興趣和好奇心,他們才會全身心投入其中,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果,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四、利用趣味游戲教學,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句型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具有愛表現自己的性格特征。但是,他們往往不敢在公共場合說話,尤其是運用英語來表達。因為他們剛學英語,怕表達錯了被別人笑話。要想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為他們營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提供真實的口語交際場景,這樣才能激發(fā)出他們的內在學習動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才會變得積極而主動。眾所周知,語言技能的形成是在長期的語言環(huán)境中慢慢產生的。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是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從最開始的字母出發(fā),然后到音標、單詞、句子和課文,每一步都要踏踏實實地學好,才能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鋪墊。句型的教學也是尤為重要的一部分,學生只有掌握一定的句型才能和他人進行一定的口語交流。把游戲引入句型教學是很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利用游戲,可以把新舊句型串聯在一起,幫助學生回顧舊知識和學習新知識,不僅為學習新知識創(chuàng)設教學環(huán)境,而且緩解了學生的心理壓力,再次復習學過的內容。例如,在學習有關職業(yè)的句型表達的時候,學生需要掌握Whats your father ?Whats your mother?以及相關回答的句型表達。教師可以設置猜一猜的小游戲,讓一名學生表演從事某種職業(yè)的工作人員,然后讓其他學生用這兩個句型來猜。這樣學生很快就學會了相關句型,同時,學生還學會了區(qū)分he和she。傳統(tǒng)的教學觀讓學生采用被動接受式學習,這種學習方式的結果往往很難令人滿意。教師應樹立新型的教學觀: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讓學生化被動為主動,從興趣出發(fā),讓學生喜歡上所學內容。
五、創(chuàng)設學生表演游戲,強化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他們的思維發(fā)展能力有限,但是,他們大部分都積極好動,充滿好奇心,尤其是對新事物的模仿,這對他們來說具有很強的吸引力。因此,教師可以積極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表演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度。在表演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用肢體動作和夸張的表情動作,把心中所想的樣子全部表現出來。例如,在學習第三單元有關動物的單詞:monkey, bird, tiger, zebra,教師在教完一個單詞后,就可以鼓勵學生上臺表演動物的樣子或者叫聲,加深學生的記憶。接著,在學完所有單詞以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相互表演,然后讓對方說出英文名稱,這有利于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和相互監(jiān)督。面對一些學生不熟悉的單詞短語,教師也可以用肢體動作來提醒學生,這樣有利于學生進行鞏固和復習。這種表演的教學形式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質量,而且還能活躍課堂氣氛,拉進師生、生生之間的距離,促進課堂效果的提升。又例如,在學習對話型課文的時候,為了更好地揣摩人物的心情,教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并且模仿文中故事情節(jié),分組進行一個小劇場表演。例如,在學習shopping一課時,本課的重難點是練習How much is / are …?的句型以及相應的回答。教師可以設置一個超市購物的場景,然后讓學生分角色扮演顧客和售貨員,顧客需要用How much is /are …?的句型來詢問價錢,學生在這種表演的學習氛圍中記憶英語,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利用游戲教學法,實際上是為學生營造了一種語境。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能夠提高兒童的學習注意力,從而激活他們的思維潛能。在英語教學中利用游戲,可以激發(fā)兒童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還能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單詞、語法等英語知識與技能。所以,我們要積極利用游戲這種教學方法,將其恰當地在英語課堂中加以運用。這樣,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一定能呈現出別樣的精彩。
參考文獻:
[1]陳濤.淺談小學英語游戲教學方法設計[J].小學生英語,2016,(02).
[2]江士元.淺議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文理導航(上旬),2016,(08).
[3]佟穎穎.小學英語游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幾個問題[J].中國教師,2015,(09).
(責任編輯 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