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萍萍
(南通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江蘇 南通 226000)
屈光不正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屈光不正主要是指患者的雙眼在不使用調(diào)節(jié)儀器時,平行光線通過其眼球時在其眼的屈光作用下不能在其視網(wǎng)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而在其視網(wǎng)膜的前方或后方成像。據(jù)統(tǒng)計,我國青少年的屈光不正率逐年升高。有資料顯示,對屈光不正的患者使用阿托品的濃度越高,控制其病情發(fā)展的效果越好。另有研究資料顯示[1],使用阿托品進行治療的患者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與其使用阿托品的濃度呈一定的相關性。為了進一步探討用不同濃度的阿托品治療屈光不正的效果及安全性,筆者對85例屈光不正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研究。
將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期間南通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收治的85例屈光不正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85例患者的納入標準為:其病情均符合屈光不正的臨床診斷標準。這85例患者的排除標準為:1)合并有干眼癥。2)合并有眼部的急性炎癥。3)合并有過敏性結(jié)膜炎。4)其眼部受傷。5)合并有阿托品的禁忌癥。將這85例患者隨機分為A組和B組,A組有43例患者,B組有42例患者。在A組患者中,有女19例,男24例;其年齡為9~24歲,平均年齡為(16.18±2.34)歲;其屈光度為-3.17~-0.25D,平均屈光度為(-1.84±0.63)D。在B組患者中,有女17例,男25例;其年齡為10~26歲,平均年齡為(16.72±2.19)歲;其屈光度為-3.20D~-0.24D,平均屈光度為(-1.88±0.69)D。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驗光配鏡,并指導其每日作眼部保健操。在此基礎上,對A組患者使用濃度為0.01%的阿托品滴眼液進行治療。濃度為0.01%的阿托品滴眼液的用法為:用注射器將0.05 ml濃度為1%的阿托品滴眼液加入到規(guī)格為5 ml的聚乙二醇滴眼液中配制成濃度為0.01%的阿托品滴眼液,讓患者每日于睡前滴眼,每次滴1滴。然后用雙手壓迫淚囊區(qū),壓迫的時間為5 min,每周治療1次。對B組患者使用濃度為0.1%的阿托品滴眼液進行治療。濃度為0.1%的阿托品滴眼液的用法為:用注射器將0.5 ml濃度為1%的阿托品滴眼液加入到規(guī)格為5 ml的聚乙二醇滴眼液中配制成濃度為0.1%的阿托品滴眼液,讓患者于睡前滴眼,每次滴1滴,然后用雙手壓迫淚囊區(qū),壓迫的時間為5 min,每周治療1次。
對接受治療后的兩組患者均進行1年的隨訪,觀察其臨床療效、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及其接受治療前后屈光度、眼軸長度及眼壓的差值。根據(jù)兩組患者治療后病情的變化情況,將其臨床療效分為顯效、有效及無效[2]。顯效:患者屈光不正的情況得到顯著改善;有效:患者屈光不正的情況略有改善;無效:患者屈光不正的情況無改善或在加重??傆行?(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2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接受治療后,A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6.05%,B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2.86%,兩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相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41,P=0.308)。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接受治療前后A組患者屈光度的差值、眼軸長度的差值、眼壓的差值分別為(0.27±0.09)D、(0.31±0.16)mm、(0.43±0.11)mmHg;接受治療前后B組患者屈光度的差值、眼軸長度的差值、眼壓的差值分別為(0.15±0.04)D、(0.12±0.14)mm、(0.21±0.09)mmHg。B組患者接受治療前后其屈光度的差值、眼軸長度的差值、眼壓的差值均小于A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接受治療前后兩組患者屈光度的差值、眼軸長度的差值、眼壓差值的比較
接受治療后,在A組患者中,有2例患者發(fā)生畏光,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4.65%(2/43);在B組患者中,有6例患者發(fā)生畏光,有2例患者發(fā)生結(jié)膜炎,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為19.05%(8/42),A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低于B 組患者(χ2=4.242,p=0.039)。
屈光不正的病因有患者看書時其眼睛與書本的距離過近、不合理用眼等。阿托品為臨床上治療屈光不正的首選藥物[3]。此藥是一種M受體阻滯劑,可阻斷患者眼部睫狀肌上的M受體,使睫狀肌處于放松的狀態(tài),進而降低其眼的調(diào)節(jié)張力,有效地改善其屈光不正的癥狀。本次研究的結(jié)果與張曉瑾[4]的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進一步的證實了隨著對屈光不正患者使用阿托品滴眼液的濃度越高,其屈光不正的改善情況越好,但其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會升高。筆者認為,對屈光不正患者使用阿托品滴眼液進行治療,其發(fā)生不良反應的原因可能與阿托品具有擴大瞳孔的作用有關,此藥可使進入其眼內(nèi)的光線迅速增多,導致其晶狀體、視網(wǎng)膜產(chǎn)生光損傷。綜上所述,與用濃度為0.01%的阿托品滴眼液相比,用濃度為0.1%的阿托品滴眼液治療屈光不正的效果較好,但安全性較低。臨床醫(yī)師在治療屈光不正時可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合理使用不同濃度的阿托品滴眼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