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來,營銷主戰(zhàn)場有逐漸向新媒體轉移的趨勢。在線視頻、電子商務、移動互聯、搜索以及社交化領域的新營銷實現突破。數字時代催生了營銷思維的升級,營銷之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于2010年提出營銷3.0概念。他認為,營銷1.0只是有關銷售產品和服務,無關重復購買、客戶忠誠等;到了2.0階段,賣方希望進一步贏得顧客的心;營銷3.0不但要影響市場,還要通過識別人們關心的問題而對整個世界有所影響,而對于后者來說,新媒體是重要陣地。早在8年前,科特勒就說:“我相信,企業(yè)最終會花費50%的廣告預算在新媒體上,但這不是一蹴而就的?!?/p>
2009年10月刊封面《 YOU時代營銷》中,我們關注新媒體帶來的全新營銷理念。當時,美國總統奧巴馬當選,借助了社交媒體來籌集競選資金、把握選民心理、發(fā)動個人品牌營銷;全美航空公司1549號航班客機迫降紐約哈德遜河,最早的報道和圖片都來自Twitter;在商業(yè)領域,越來越多的企業(yè)擁有Twitter賬號,并結合其他社交媒體,以期更好地傾聽消費者的聲音,促成社區(qū)網絡和品牌傳播,提振產品或服務的銷售。
我們意識到,營銷已經進入“YOU傳播”時代——每個人都是嵌在網絡上的一個節(jié)點,彼此交流互動、分享協作、創(chuàng)新生產;越來越多的企業(yè)認識到它的營銷潛力,不再甘當旁觀者,積極展開線上、線下的部署,開始了一場融合與滲透用戶的掘金之旅。
幾年之后,新媒體營銷的聲量越來越大,傳統營銷模式力有不逮。2012年,快消品巨頭寶潔裁撤大量營銷推廣人員。寶潔曾號稱“營銷界的黃埔軍?!?,但社交媒體的崛起讓熟悉了電視廣告陣地戰(zhàn)的寶潔措手不及,每年100億美元的廣告預算嚴重影響到了寶潔的利潤率。
與此同時,在《變形金剛3》中,“雷人”的伊利營養(yǎng)舒化奶植入“Let me finish my Shuhua Milk(讓我先喝完我的舒化奶再跟你說)”背后,是整合數字營銷策略,為伊利舒化奶獲得約2億次的品牌曝光,遠超過國內影院里千萬級別的曝光數。商家開始意識到,數字媒體的用戶基數和各種新興應用可以轉化為巨大的營銷潛力。
這改變了近半世紀以來麥迪遜大道的工作流程:廣告主講述品牌形象或產品的訴求,創(chuàng)意團隊和執(zhí)行團隊把這個故事變成文案或電視廣告片,然后由媒介公司計算如何投放預算才能最好地達到目標并進行監(jiān)測。隨著新媒體的發(fā)展和媒體融合的趨勢,為了達到最好的傳播效果,營銷計劃在一開始就要設計如何利用社交媒體、視頻、移動媒體、戶外電子屏等,更重要的是用機制把這些平臺融合起來,使效果最大化。
這其中,內容營銷正成為最重要的營銷機會。在數字領域,內容是與消費者進行互動最重要的介質,內容的創(chuàng)新生產和傳播正在成為新的熱土。接下來幾年風起云涌的自媒體、直播、知識付費等新商業(yè)模式,無一不與內容營銷高度相關。
在新媒體營銷時代,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yè),都更需要塑造充滿個性和魅力的形象,才能在眾聲喧嘩中脫穎而出。2014年4月刊的封面策劃中,我們探討了如何在數字時代“出魅”。
要“出魅”,價值觀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傳統的企業(yè)營銷圍繞著“價值”展開,營銷以“選擇價值、傳遞價值、交付價值”來形成一個系統;而在數字時代進行魅力管理,將以“營銷價值觀”來展開,“價值觀”比“價值”對消費者來講更有意義,這也是科特勒營銷3.0的內涵。
社交媒體盛行的數字時代,被克萊?舍基(Clay Shirky)稱之為“Here comes everybody”的“大鏈接人人時代”。企業(yè)與客戶之間的溝通也走向了“水平化的溝通”,即通過參與、互動、對話來構建和展現自身的魅力。用克萊?舍基的話講,世界的未來是“濕(wet)”的,濕的東西是具有活的特征、生命特征的東西。魅力模式也會從垂直魅力轉變?yōu)樗谨攘?,過去比誰更“強”,現在則比誰更鮮活、更人情味,甚至是更有缺點的人情味,這也是所謂“屌絲打敗高富帥”背后的社會心理學。企業(yè)的人格化魅力將從“情感與行為的參與感”中產生,所以小米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黎萬強反復強調“參與感是新營銷的靈魂”。
在這樣的語境下,企業(yè)領導者的魅力尤其可以四兩撥千斤。例如喬布斯,很多消費者與其說是“果粉”,不如說是“喬粉”。再例如“雷布斯”雷軍,愿意用走調的英語唱“Are you OK?”親民路線為小米贏得了量級驚人的好感。
關注新媒體營銷,絕對不能忽略新技術的作用。比如2012年的營銷經典案例《中國好聲音》背后,是運用了MixReach工具的“最優(yōu)化電視+視頻投放組合”。再比如LBS(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務)的營銷模式成為新寵之后,針對移動搜索的技術層出不窮。
然而,無論載體如何變化,營銷的本質并沒有改變,那就是創(chuàng)造和傳遞用戶價值??铺乩照f得好,價值驅動的公司是聰明的,能有一套透明的價值觀,比如講誠信、不賄賂、保護環(huán)境、調整產品讓低收入群體也能負擔,等等。這樣能使自己與其他只想著大量生產和銷售的公司不同,是有人格、充滿關懷的公司。未來的消費者在一個產品差不多的細分市場上,寧可挑選一家用更好的方式幫助世界的產品。長此以往,一家公司就會采取超越理想主義的姿態(tài),關注利益相關者,關注顧客、雇員、經銷商、供應商以及所處的社區(qū),這樣才能成為長期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