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旭弟
摘要:一個平等有效的課堂教學,有效提問和教師的傾聽都是重要的因素。有效提問意味著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能夠引起學生思考或回應,且這種思考、回應讓學生更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教師的傾聽是教學的一種重要行為,是獲取新的教學資源的基本途徑。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教師傾聽
數(shù)學課堂教學實質就是師生雙方共同設疑、質疑、釋疑、解疑的過程,是以問題解決為核心展開的。而提問在課堂上表現(xiàn)為師生之間的對話,是一種教學信息的雙向交流活動,交流意味著人人參與,意味著平等對話。
一、有效提問
教育家陶行知說“發(fā)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碧岣邤?shù)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是每個教師非常關心和必須解決的問題。
(一)當前課堂提問的反思
1、提問“只顧數(shù)量,不求質量”。
課堂中過多的一問一答,常常使學生缺少思維的空間和思考時間,表面上很熱鬧,但是實際上學生處于較低的認知和思維水平。
2、答案被老師完全控制。
有時候,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即使給了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但是仍然會很不放心地打斷學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個人的評價,左右學生個人想法的表達.
3、候答時間過短。
學生回答問題需要醞釀和思考的時間,教師在極短的時間就叫停,學生的思維無法進入真正的思考狀態(tài)。
(二)有效提問的策略
1、巧妙提問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情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問要力求新穎巧妙,要能激發(fā)情趣,發(fā)人深思,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chǎn)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tài),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chǎn)生冷漠的態(tài)度,而使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笨梢?,課堂教學的提問能否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動機和興趣直接影響其教學的效果。例如:在教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廣角”時,教師先講述:學校先舉辦一次田徑運動會,三(2)班有25名同學參賽,又舉辦一次球類運動會,這個班有35名同學參賽。問:那么兩次運動會共有多少名同學參賽?學生異口同聲地說:“共有60名同學參賽”。教師說不一定對,這一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數(shù)學廣角 ”,學完之后答案就揭曉了。從而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層浪” 的效果,教師在學生懷著渴求新知欲望及情趣盎然中引入新課。
2、提問要注重問題的難度和深度。
教師所提問題必須有一定的難度和深度,必須經(jīng)過學生的認真思考,動一番腦筋后才能做出回答。如:學習 “互質數(shù)” 概念后,可提出如下問題:“4與7互質、7與13互質、4與13也互質;5與9互質、9與2l互質、5與21也互質。想一想,是否有這樣的規(guī)律:如果A與 B互質,B與C互質,那么A與C也一定是互質?”這樣提問,引起了學生的濃厚興趣,紛紛議論起來,各抒己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從而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探索性。
3、提問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因人而異。
提問涉及面要廣,要合理分配被問對象。如在教學三角形面積計算時,在學生動手把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后,教師就可以設計這樣的提問:(1)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別相當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什么?(2)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關系?(3)其中一個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4)你認為三角形的面積應如何計算?這樣的提問難易適中,讓學生“跳一跳” 才能摘到知識的“果子”,讓學生感受到通過自己的思維勞動體驗到獲得成果的喜悅,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5、提問后要給學生留下思考、探索的時間。
好的提問方式應該是把注意力放在激發(fā)學生的思維過程上,而不應該急促地邁向結果,教師根據(jù)問題的性質留給學生適當?shù)目紤]時間。研究表明,當教師把等待時間從不到1秒增加到3至5秒時,課堂就會出現(xiàn)許多有意義的顯著變化,如學生會給出更詳細的答案,會提出更多的問題,學生的成就感會明顯增強。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時間越長越好,最好不要超過10秒。因此,教師要把握好提問后的等待時間。
二、有效的傾聽
1、學會“靜候”——洗耳恭聽,捕捉教育契機 。
教學中,我們經(jīng)??吹剑航處熥寣W生回答問題時,一些學生的語言比較繁瑣,此時教師往往會打斷學生的發(fā)言,引導他用簡潔的語言來回答。但教師這樣做會讓學生失去說話的興趣和回答問題的信心,教師要努力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困惑的地方、有價值的觀點。如在教學25×(40+8),數(shù)學書上是要求學生運用乘法分配律來做,25×(40+8)。馬上就有同學說比這還簡便的方法,把25×48看成25×4×12更簡單。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做法的多樣性,同時選擇最簡便的方法。教師要及時表揚這個同學:“認真思考,我們應該向他學習!”。這一教學契機的捕捉,激活了整個課堂秩序,學生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都豎起小耳朵,認真傾聽。
2、真情流露——傳達信息,取得共識。
教師在傾聽學生的回答時,有時可以用面部表情,各種手勢來表示感情。有時,對學生一個真誠的微笑就如同說:“我關心支持你”。豎起大拇指、OK的手勢、放松的動作或簡單的招手等,都可以把承認、接納和關心的信息傳達給學生。
3、欣賞鼓勵——成為學生可信賴的朋友。
中國有句古詩:“風流不在談鋒健,袖手無言味正長?!眱A聽本身是一種教育,即使你沒有給對方什么指點或幫助,但有了傾聽,你便在心靈上給予了他十分豐厚的精神饋贈。但作為教師,還特別要注意在傾聽時要以一顆充滿柔情的愛心,張開你的耳朵,滿懷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要善于傾聽對方,與之產(chǎn)生共鳴。
三、結語
總之,一個平等有效的課堂教學,有效提問和教師的有效傾聽都是重要的因素。教學中經(jīng)過教師精心設計、恰到好處的課堂提問,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學生對知識的探究熱情,從而極大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一個具有傾聽意識和習慣的老師,一定能發(fā)現(xiàn)謬誤中蘊涵的新奇,荒誕中包裹的合理;一個具有傾聽意識和習慣的老師,一定會像李鎮(zhèn)西老師那樣能夠聽到“花開的聲音”。
參考文獻:
[1] 李鎮(zhèn)西.《花開的聲音》
[2] 王愛華.有效提問在中學英語閱讀課教學的作用分析[J].成功.(教育),2013,(24)
[3] 李紅霞 韓華球 .課堂中教師提問的教學策略.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