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新新
摘要:在社會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教育對于國家發(fā)展的影響至關重要。社會各界對教育的關注度逐步提高。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小學數學教育也在積極的進行變革。廣大數學教師不斷提出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史能夠提升小學生數學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數學教師應重視數學史對于學科教育的重要意識。本文將主要闡述基于小學數學融入數學史的教育價值。進而提出基于小學數學教育融入數學史的具體途徑和實踐對策。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數學史;途徑和對策
前言:
數學教育小學教育階段十分重要的學科教育之一,主要以講解基礎數學知識,培育小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途徑。而伴隨新課改的深入,對小學數學教育提出了新的教學要求,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若僅依靠教材內容開展教學則無法完成教學目標,需要數學教師在課堂內引入其他教學內容。數學史能夠體現(xiàn)數學知識的發(fā)展歷程,更是眾多數學家留給現(xiàn)人的寶貴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講解一定的數學史有利于學生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將數學史融入至小學數學教育中,既符合新課改的教學要求,更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趨勢。
一、基于小學數學融入數學史的教育價值
(一)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提升
在小學數學教育中開展數學史教學,能夠幫助小學生建立數學思維,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數學思維是學習數學知識的基礎條件,在數學史中能夠呈現(xiàn)知名數學家的數學思維。學生學習數學史即了解正確的數學思維,從而在不斷的學習中形成自身的數學思維。在教學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在教學中為學生解析數學家的個人想法和解題辦法,促進學生知識的消化和理解。進而加深學生的知識印象,促進學生的知識內化。
(二)塑造優(yōu)秀的人格
縱觀國內外的著名數學家們,其普遍具有極其優(yōu)秀的個人品質和人格魅力。在鉆研數學知識時,其堅毅持久的動力,鍥而不舍,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值得任何一個人為之學習。數學家為數學學科的發(fā)展奉獻了全面的精力和時間,現(xiàn)階段教材內容的數學定理、數學知識概念、相關公式都是歷經過無數次推理驗算,反復推敲得出的。在考證數學定理的過程中,數學家們遭遇了層層險阻。但是他們并沒有放棄,而是堅持不懈,迎難而上,最終驗獲得了成功。故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必要將數學史滲透在教學之中,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建立嚴謹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頑強拼搏的優(yōu)秀品質。
(三)豐富教學內容
數學史對于小學數學教育來說,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且數學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教師在課堂中講述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數學史,能夠幫助小學生加深對于知識的理解,了解該知識點的形成過程及發(fā)展脈絡。同時,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將教學內容適當的延展,開拓小學生的數學知識視野。且數學史內包含大量有趣的數學故事,能夠為數學課堂增添一定的趣味性。
(四)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在數學史包含了大量有趣的數學故事,相比較教材內容,小學生更喜歡內容豐富、情節(jié)有趣的數學史故事。且在其中存在著正反案例。有促進數學學科發(fā)展的,弘揚進取精神的正面事例,也有違背學生發(fā)展,讓人啼笑皆非的反面事例。無論是那種類型的故事,對于好奇心極強的小學生來說都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小學數學教師應當積極運用數學史故事,充分發(fā)掘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數學史故事,在課堂教學中講述給學生。從而大幅度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五)培育小學生的愛國情感
從古至今,我國對于數學學科發(fā)展的貢獻數不勝數??v觀數學發(fā)展史,時常會出現(xiàn)我國數學家的身影。在數學課堂中,講述數學發(fā)展史有利于培育學生的愛國情懷,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基于小學數學教育融入數學史的具體對策和方法
(一)結合學生學習能力,開展差異教學
基于小學數學,融入數學史開展教學是十分必要的。但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適當的調整,且低年段的小學生無論在認知能力或理解能力都不健全。數學史的故事內容對于其來說,具有一定的理解難度。不能夠良好的消化其蘊含的知識內容,感受數學思維。故此,數學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化教學。對于低學段的小學生,不滲透數學史故事。中、高學段的小學生適當的滲透數學史故事。如此,既滿足所有小學生的學習需求,且促進學生知識的理解消化。
(二)貼合教學內容
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教學內容與數學史內容的關聯(lián)度。為學生締造和諧輕松的教學氛圍,挑選適合的時機,在學生消化理解知識的過程中,滲透數學史的相關內容。繼而使學生明確知識點的形成過程,深化對于知識的理解。同時,開展一定的人文教育,促進小學生全面綜合發(fā)展。
(三)調整數學史在教學中所在比例
數學教師在借助數學史輔助教學時,應當合理調節(jié)數學史所占的教學內容比重。避免出現(xiàn)本末倒置的現(xiàn)象。教師在挑選數學史內容時,應當對其進行篩選分類。比如與教學內容關聯(lián)性較少的史料內容則作為開拓學生視野,比如講述知識點演變過程,闡述規(guī)律推理的內容則作為突破知識點講解內容。若關于知識點背景相關的史料故事則作為課前引導使用。總而言之,數學史作為輔助教學內容,不能代替教材內容,教師應合理運用數學史內容開展教學。
結論: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納入數學史是十分必要的。數學史對于小學數學教育來說具有極高的教育價值和重要作用,能夠促進小學數學能力的快速提升,使小學生具備良好的數學思維,掌握正確的數學學習方法,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小學階段,數學教育不僅傳授基礎數學知識,更注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育。通過了解國內外優(yōu)秀數學家的事跡對學生造成強烈的影響,進而塑造小學生優(yōu)秀的人格品質。充分發(fā)揮數學史的教育功能,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提升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培育小學生的愛國情感。最終促進小學生數學能力的全面提升,為學生構建高效和諧的教學課堂。從而加速小學數學教育的發(fā)展,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明麗.數學史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路徑探究[J].新課程導學,2017(S2):91.
[2]李星云.論數學史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價值[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29(03):137-140.
[3]黎智鵬.將數學史融入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探討[J].新校園(上旬),2015(0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