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成
摘要:小學語文課程是小學教育中的主要學科之一,是學生發(fā)展的重要文化基礎,接受語文教育才能識字,掌握知識文化,理解話語含義,才能進行其他課程的學習,是學生成長發(fā)展的根基與支撐,更是促進學生各項能力進步的前提條件。語文教學小學生尤為重要,能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內涵、文化修養(yǎng),拓展學生寫作能力、交流表達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力,而閱讀教學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語文教學的靈魂,無論是對學生能力培養(yǎng)還是語文教學效果提升都具有至關重要的積極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學要深刻意識到閱讀教學的點睛意義,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將閱讀教學融入到課堂當中,促進小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為學生日后發(fā)展,打好基礎。
關鍵詞:閱讀教學;小學語文;實踐
語文的精髓以及重要的文學精神都能在閱讀中尋找到,小學教育會對學生未來發(fā)展起到深遠影響,小學生由于年齡特點,思想意識、行為習慣以及各方面能力都沒有形成固定模式,具有較大成長空間,還有很多內在潛能需要教師深度挖掘,因此,作為重要課程的語文教學,應結合學生的天性,綜合考慮,具體分析,制定完善的閱讀教學方案,有序科學的進行教學工作。語文閱讀教學,能夠樹立學生正確的思想意思,拓展學生知識,使學生積累更多詞匯,并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從而提升學生的個人素質,增強文化底蘊,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用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學習,爭做現(xiàn)代文明三好學生,促進未來個人發(fā)展。
1閱讀教學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與發(fā)展,新課改中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全新要求,開展閱讀教學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閱讀教學對小學語文具有重要意義,是語文教學的精神支撐、知識之魂,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及語言運用能力,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語文學習能力,強化自身文化修養(yǎng)。閱讀教學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點睛意義,可以分以下兩方面,首先,開展閱讀教學,能夠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提高積極性。興趣是提升各方面能力的先提條件,是重要的基礎要求,小學語文教師應重視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才能有效確保其他教學工作順利進行。開展閱讀教學,能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對閱讀產生興趣,不同內容的閱讀教材,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好奇心,促使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讓學生能在閱讀中學到更多詞語、創(chuàng)作思路、文章情感等知識,陶冶學生文學情操。其次,開展閱讀教學能鍛煉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提升交際表達能力。小學生對于一些詞語掌握的并不全面,在平時學習生活中,會遇到很多新鮮詞語,但通過并不能及時了解其含義,以至于很多學生在交流中,話語陳述的順序、詞語的運用都存在許多問題。通過閱讀教學,學生可以學習各種優(yōu)秀段落以及適當?shù)脑~語含義,明確不同的詞語在語境中的正確運用,并在閱讀中,將自己喜歡的句子記錄下來,加深印象,不斷積累語文知識,對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及寫作能力都有較大幫助。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2.1精心挑選課外閱讀教材
小學語文教材都是經過資深教育專家集體進行縝密精細、科學合理的討論分析,最終編制而成,雖然教材版本眾多,但是所有版本具有專業(yè)性、科學性、針對性,對語文教學來說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為教師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參照依據(jù),有利于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更加適用于他們自身能力,是語文閱讀教學中重要的教學資源。因此,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小學語文教師應在教材基礎上,精心挑選課外閱讀教材,選擇真正激發(fā)學生潛能以及調動學生好奇心的閱讀內容,要注重內容的適用性與實用性,題材要新穎具有一定樂趣,根據(jù)學生心理特點,多選擇圖文并茂的閱讀內容,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及印象,從而使學生的閱讀積極性能夠長久建立,促進未來發(fā)展。
2.2積極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方式
小學生由于天性好動、對新鮮事物更加感興趣,因此,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無法滿足也不適合現(xiàn)代小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活躍課堂氣氛,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在快樂中領悟知識。教師可以在閱讀課堂中,采用情景教學模式,讓學生對具體的閱讀內容,進行角色扮演,到教師中間,以小組形式為同學表演,教師將學生分好學習小組,分配好角色,讓學生進行練習,要求學生盡量模仿文中角色,注意表演時的動作、語氣、表情等,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互動當中,并能使學生更快了解文章所講述的故事,同時,又培養(yǎng)了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增強集體意識,拓展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激發(fā)學生表現(xiàn)力,這種形式不僅學生感興趣,受歡迎,同時也增強了教學效果,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2.3加強閱讀技巧有效傳授
任何學習都有一定的技巧與方法,只是隨著學生年齡的不斷增長,知識不斷累積,會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或是自己總結出學習經驗,有效正確的學習方法與技巧,對學生的成績提升具有重要推動作用,也能讓學生增強自信心,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不斷探索知識奧秘。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過程中,要將正確的閱讀技巧教給學生,很多學生在閱讀時,沒有太大興趣,無法進入良好的閱讀狀態(tài),主要原因也是因為沒有正確的閱讀方法,長時間就會產生厭煩焦躁的情緒,雖然閱讀方法并不適用于每位學生,但教師還是應將基礎的技巧講明說清,有助于提高學生閱讀效率,拓展學生思維方式,從而加深對閱讀的喜愛,并將其技巧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完善、不斷創(chuàng)新,成為受用終身的本領。
3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良好的語文教育,能對學生產生深遠的影響,關系著未來的個人成長,開展閱讀教學,不僅能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更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增強寫作能力與表達能力,對學生的文化內涵、道德觀念、素質品德以及身心健康都具有積極影響作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學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將閱讀教學融入到課堂中,從而拓展學生文學知識,有助于綜合素養(yǎng)提升,為將來學習生涯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蔡文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J].教育教學論壇,2016,(15)。
[2]曾萬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及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6,(26)。
基金項目:
河南省駐馬店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課題名稱:農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實踐研究;課題類別:一般資助課題;課題編號:ZJKYKT2017-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