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言文是初中語文教學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深奧難懂、佶屈聱牙等特點。正是初中文言文的這些特點,使許多學生對于文言文的學習望而卻步。但初中文言文教學是整個初中語文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其考試的形式通常為課內文言文與課外文言文對比閱讀,如果初中生不能夠掌握課內文言文知識,就不能舉一反三地去讀懂課外文言文。由此可見,文言文教學在初中語文的整體教學中占據(jù)主要地位。然而,事實上,初中文言文教學仍存在著一些不盡如人意的情況。本文從實踐出發(fā),簡要敘述初中文言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言文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蘊含著深刻的人文內涵,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初中階段進行文言文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初中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還可以傳承傳統(tǒng)文化。由此可見,在初中階段進行文言文教學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然而,經過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初中階段的文言文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其情況并不盡如人意。初中語文教師為了考試,通常采用逐字逐句地講解的辦法,造成了文言文苦澀難懂,學生沒有了學習的興趣。而另一方面,初中學生為了應對考試,單純地依靠機械記憶,強迫自己背誦語文教師灌輸?shù)目荚囍攸c,導致初中文言文的學習失去了其應該具備的活力。
一、課標對初中文言文教學提出的要求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對初中文言文及相關內容教學的有關建議共有4項,如下:
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背誦優(yōu)秀詩文240篇(段);誦讀古代詩詞,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背誦優(yōu)秀詩文80篇;有些詩文應要求學生誦讀,以利于豐富積累、增強體驗,培養(yǎng)語感。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考查學生的記誦積累,考查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詞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為考試內容。
二、初中階段文言文的特點
文言文,是我國古代慣用的語言交流工具,經過加工提煉形成了今天簡捷、文雅的表達工具。文言文繼承了我國古代的文化精華,其語言簡練、寓意深刻,或者辭藻繁華、富含音律、節(jié)奏感強,所蘊含的情感強烈而又準確,讀起來節(jié)奏感強,讀的價值與意義特別高,是適合朗誦的文體。其特點主要分為以下四點:
(一)言文分離
經語言學家們系統(tǒng)地研究,得出結論:文言書面語的形成不是短時間內快速完成的,而是在文言口語的基礎上逐漸變化過來的。文言口語和文言書面語的關系可以用相輔相成來形容。一方面,文言書面語是對文言口語的提煉和升華,是古人在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慢慢形成的。而另一方面,文言書面語的不斷發(fā)展又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文言口語的范圍,豐富了其內容。文言書面語是在先秦口語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古人在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的時候不斷對文言口語進行藝術加工,后來便逐漸自成一派,形成了文言書面語。此后隨著歷史的發(fā)展,文言得到了逐漸的豐富與拓展,并且與口語的差距逐漸拉大,普通大眾也很難再理解其義,尤其是自從科舉考試推行以來,官方的標準便是“四書、五經”,導致諸多追求仕途的人以文言為標準撰詩寫文,以言簡意賅與古雅為尚,導致文言成為文人墨客的“專用之言”,造成了言文分離的現(xiàn)象。
(二)歷久彌新
文言書面語是我國傳統(tǒng)社會中的官方語言。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都以這種語言為基礎,經過口耳相傳與薪火傳承被人們一直沿用下來。不僅如此,由于傳承具有連貫性,文言書面語在句子結構和語法使用上也保持了相對的穩(wěn)定性。例如在先秦時期就已經使用的文言句式“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都被沿用下來,沒有發(fā)生太大的變化,即使是語言的發(fā)音,基本詞匯以及語法的運用等最為活躍的語言要素,在傳承的過程中也保持了極強的穩(wěn)定性。如今我們在學習文言中遇到的古今異義詞,即使是古代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因為文言中一些古意在歷史發(fā)展中口語已經舍棄這一意義,由此可見文言的歷久不變。
(三)行文簡練
由于文言書面語是我國古代社會的官方語言,因此,許多流傳至今的文學名著都是以這種語言編撰而成。例如我們從小便熟悉的《千字文》《百家姓》等,其中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語言的精練,而且這也是文言所追求的目標之一。文言之所以能夠如此言簡意賅地通過只言片語表達出如此豐富的情感,與內容在于其自身語言結構就包含著簡潔性特征有關:一是文言文中雙音節(jié)詞和多音節(jié)詞本身就非常少,大多采用單音節(jié)詞來表情達意;二是文言文重視句子成分的省略,一些成分在上文出現(xiàn)情況下基本都可以省略。
三、初中階段進行文言文教學的意義
(一)初中文言文教學有助于拓展學生的想象力
選入初中教材的文言文具有語言簡潔、篇幅短小、內容豐富的特點。文言文的內容常常就有非常豐富的意境、語言往往言外之意,而作者究竟要表達什么思想情感,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初中生需要依靠自己的想象力進行領悟和理解。對于初中學生而言,他們的身心發(fā)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他們有能力也有必要對文章的內容主旨、思想情感進行想象和拓展。
(二)初中文言文教學能使學生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古典美
文言文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它融合我國多方面的傳統(tǒng)藝術,具有特殊的審美功能,學生可以從中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古典美;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想情操,使學生得到藝術美的陶冶和升華。由此可見,初中文言文的教學實際上是一種鑒賞美的過程。選入初中教材的文言文往往反映一種內化的、含蓄的情感,作者把自己的意志和感情寓含在詩文中,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正是表達了作者“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文言文教學時可以通過對作者思想情感進行簡要的點評,使得初中學生得到更高層次的審美體驗,做出正確的審美標準。
(三)初中文言文教學可以弘揚民族傳統(tǒng)文化
文言文不僅體現(xiàn)作者對社會事物、人情哲理的深刻認識,更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思想結晶。它能促使初中學生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激發(fā)初中學生的愛國意識,同時也教給初中階段的學生闡事明理、為人處世之道,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在無形中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同時,初中文言文的教學還可以培養(yǎng)初中生在音樂、美術等方面的愛好,促進他們的全面發(fā)展。
四、初中文言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脫離實際
文言文由于其年代較為久遠,其思想內容在一定程度上與現(xiàn)階段初中生的生活脫離,學生缺乏切身的經驗感受。另一方面,中國語言的體系博大精深,文言文與現(xiàn)代文在語言上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其語言的苦澀難懂,經常需要學生仔細分析辨別后才能理解。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對文言文的詞句進行簡單的解釋是難以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內涵的。
(二)教學的形式較為單一
在進行文言文教學時,大部分初中語文教師都采用的是傳統(tǒng)的授課方法,即按照“讀、譯、講、背”的順序開展初中文言文教學實踐,在授課方法上并沒有創(chuàng)新,這就導致無法激發(fā)初中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繼而文言文自主學習能力得不到提升。文言文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燦爛的、文明的瑰寶,如果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不能加以創(chuàng)新,僅僅把它們當成考試的考點,就會把這一篇篇文質優(yōu)美的文章變得味同嚼蠟一般索然無味,初中文言文課堂的氛圍得不到改善,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教師自身修養(yǎng)不高
很多初中語文教師的文言文知識僅僅是上學時所積攢下來的,走出學校后,大量的生活工作壓力讓他們缺乏系統(tǒng)地學習文言文知識,尤其是初中語文班主任教師,面對大量的繁雜的事務,他們缺乏時間進行充電。因此,很多初中語文教師無法順應課改的要求,只能機械地重復以往的教學內容。與此同時,還有一部分初中語文教師自身的文言文功底較為薄弱,對一些文言知識的準確性無法確定,甚至一些教師在授課時會將文言文中的字詞讀錯音。
五、初中文言文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前文已經敘述過,文言文產生的年代距今較為遙遠、脫離學生生活實際,這是導致學生無法對文言文產生濃厚興趣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想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學的效果,就必須解決這個問題,讓學生喜歡上文言文、愛上文言文。雖然文言文拗口難懂,但其畢竟是我國古代文學的組成部分,因此也有韻律可循。我們常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古人就是以這樣的方式理解文章、分析文章,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誦讀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不僅如此,選入初中語文教材的文言文具有很強的文學性?!对狸枠怯洝贰缎∈队洝贰逗耐た囱贰堵毅憽贰睹┪轂榍镲L所破歌》《賣油翁》等作品膾炙人口,具有極強的文學性。以文言文《湖心亭看雪》為例,初中語文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結合文中的描述,讓學生想象文中白雪皚皚的湖心亭到底是什么樣子,進而引導學生思考文章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層層深入,學生很容易會得出結論: 《湖心亭看雪》以精練的筆墨,記敘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經過,描繪了所看到的幽靜深遠、潔白廣闊的雪景圖,表達他幽遠脫俗的閑情雅致。初中語文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很容易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一步步引導學生走進文章的詞句之間,真正感受作者所要表達出的中心思想。
(二)給予學生背誦指導
初中階段的文言文學習,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文章是必不可少的功課。背誦是學生積累文言知識的重要方法之一。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文言文篇目,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有助于學生理解文章的內涵,進而提升初中生學生文言文的能力水平。然而文言文和現(xiàn)代文一樣,內容和問題種類繁多,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文言文教學時,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背誦的方法指導。對不同的文章應有不同的背誦方法:記敘性的作品可按文章的敘事線索進行背誦,一般敘事線索可以是時間、地點或者情感變化;說明性的文言文可以按照說明的順序或者說明的層次進行背誦,如《核舟記》可按總、分、總的層次進行背誦,對主體部分又按船頭、船尾、船背的順序背誦;議論性的文章可按抓論點、論據(jù)或中心句、分承句來記憶,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魚我所欲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即可按這種方法來指導背。
(三)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
文言文中蘊含并體現(xiàn)著豐富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這些傳統(tǒng)文化精華對我們當今社會的發(fā)展有著巨大的現(xiàn)實意義。初中語文教師要想更好地讓學生理解掌握文言知識,吸取更多的有益成分,就必須在進行文言文教學活動時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梢哉f,文言文教學不能不顧及傳統(tǒng)文化教學。弘揚傳統(tǒng)文化,能更好地實現(xiàn)文言文教學目標。
文言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據(jù)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無論是在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還是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方面,文言文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必須高度重視文言文的教學,結合教學實踐活動,不斷創(chuàng)新文言文的教學方法、深入挖掘文言文的深刻內涵,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詠茹.高中文言文教學中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5.
[2]許宜平.“抓”與“放”的藝術——對高職《大學語文》文言文教學的幾點建議[J].科技信息,2013(13).
[3]王延航.文言文閱讀教學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2.
[4]陳勵.基于學生發(fā)展的高中文言文課堂教學研究[D].南寧:廣西師范大學,2006.
[5]周立群.樂學—文言文教學改革的使命——語文課程改革下的文言文教學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06(4).
作者簡介:閻婷婷,女 ,1994年生,遼寧省蓋州市人,渤海大學教育與體院學院教育學專業(yè)學位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學科教學(語文)。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