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澤超
摘 要:人文關懷是指尊重人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差異,不僅關心個體物質層面的需要,更關心個體精神文化層面的需要;激發(fā)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而基層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關懷就是從人的需要出發(fā),了解人的需求,關心人的需要,尊重人的本性,以人為出發(fā)點,以人的發(fā)展為目的,用人的方式去不斷創(chuàng)新形式和方法,使基層群眾的心靈得到自由和解放,主體精神得到發(fā)揚,更好地實現(xiàn)自身發(fā)展。。
關鍵詞:人文關懷;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政治優(yōu)勢,是經(jīng)濟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線。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把思想政治作為基層工作的重要議程。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边@一重要論述,為新形勢下思想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指明了方向,體現(xiàn)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為本的宗旨和理念。
一、在基層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入人文關懷的重要意義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這一重要論斷反映了人文關懷對對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1.是解決各類社會新矛盾的需要
當今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重視人文關懷。中國經(jīng)過四十年的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得到不斷的完善和發(fā)展,各個經(jīng)濟主體的主體性要求愈發(fā)強烈,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的自主能力和自主精神,增強主體意識。
2.是增強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實效性的需要
當前,經(jīng)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元化、價值取向多樣化的新形勢,以及人民群眾個體日益突出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為加強和改進基層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條件,同時也帶來了新挑戰(zhàn)。
3.人文關懷是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要求
人文關懷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共同體,人文關懷中滲透著心理疏導,心理疏導方式本身就體現(xiàn)著人文關懷,是實現(xiàn)人文關懷的一種手段。二者都是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覺悟為宗旨,而不能脫離思想政治工作談人文關懷。
在經(jīng)濟新常態(tài)下,基層群眾工作壓力大,追求多元化,思想觀念復雜多變,二者作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元素,應引起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
4.人文關懷是追夢路上以人為本的具體體現(xiàn)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描繪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讓人民共享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更需要堅持以人為本,在“兩個依靠”方針的指導下,通過人文關懷,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導群眾為實現(xiàn)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二、人文關懷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現(xiàn)狀
雖然我黨基層黨組織歷來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動性,并由此賦予了思想政治工作強大的號召力、凝聚力、吸引力、說服力和戰(zhàn)斗力,但是,目前在基層思想政治工作中缺乏必要的人文關懷。
1.觀念上不重視對象的個體差異
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立足點在各個具體的科室、班組等,受其工作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雖然人數(shù)不多,但成員的年齡、文化、性格、愛好、思想水準、道德觀等都不一致。而我們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往往比較單一,可能采取采用一刀切的工作模式,不分析對象的個體和社會角色差異,缺少人文關懷因素,常常造成工作對象反感,取得“對牛彈琴”的工作效果。
2.工作方法陳舊,不考慮受教對象的心理感受
單純采用說教式、注解式的思想工作方法,而忽視盡量運用討論式、探討式、交流式等平和的方式去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用生活中的鮮活案例和新鮮營養(yǎng),去增添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活氣息,一成不變的工作方法必然導致受教對象的逆反心理,甚至招致受教對象的反感和反抗,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
3.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感情投入不足
在堅持以理服人的同時沒有堅持以感情動人觀念,把思想政治工作僅僅當成一項必須完成的任務,為了工作而工作,缺乏感情溝通和情感交流,不能把握人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不知道在思想引導和轉化過程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
因此,在基層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入人文關懷,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具有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三、人文關懷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策
思想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既是我黨思想政治工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時代對我們提出的新要求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后,全黨都在為建設社會主義創(chuàng)新型國家而奮斗。研究創(chuàng)新問題,也是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迫切的任務?;诨鶎铀枷胝喂ぷ髦腥宋年P懷的不足以及人文關懷的重要意義,探索從以人為本的角度進行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具有可操作性。
1.緊密貼近政治工作對象實際、解決實際困難
人文關懷不僅要建立在對基層群眾的尊重、理解上,而且要始終心裝著群 眾,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施之以愛。要關心人們群眾的生產(chǎn)生活,了解群眾的真實狀況,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從群眾的現(xiàn)實處境和切身利益出發(fā),以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關注群眾的權益和需求,關注群眾的生活質量、發(fā)展?jié)撃芎托腋V笖?shù),有效緩解群眾的思想矛盾、心理沖突、感情困惑,真誠傾聽群眾的呼聲,真實反映群眾的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的疾苦,努力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梢圆扇 八谋卦L”(家庭困難、職工住院、父母去世、家庭矛盾)辦法,力所能及地為人民群眾解決困難。同時,也要全面關心基層黨員、干部和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以增強基層思想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關注基層群眾思想的新問題,關注基層群眾的思想觀念、思維方法、物質取向、行為方式深刻而復雜的新變化,對癥下藥,滿足基層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
2.采取豐富多彩的工作方法,充分考慮對象的感受
方法創(chuàng)新的視野,比內容創(chuàng)新的視野更寬廣、辦法更多樣。在當前,基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根據(jù)市場經(jīng)濟環(huán)境的新變化,采取豐富多彩的形式、各種各樣的途徑,來滿足人們多層次、多樣性、多方面的精神和文化需求。充分運用現(xiàn)代化科技手段,不斷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空間。要以新機制、新形式、新方法、新載體解決群眾的疑惑和問題,對不同的人和事應本著關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和愛護人的原則,平衡心理,緩解矛盾,使基層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落到實處。
3.機制上健全,促進和諧發(fā)展
建立關愛人的機制、教育人的機制、凝聚人的機制和疏導人的機制等。通過規(guī)范化、科學化、民主化的工作機制,在嚴格規(guī)章制度的基礎上,注重柔性管理,強調對人的關心、理解、尊重,創(chuàng)造一個公平、公正、平等、和諧的工作環(huán)境,盡可能降低群眾所面臨的風險因素。同時,引導群眾樹立公平競爭、共同發(fā)展的理念,營造以人為本的和諧氛圍。通過人文關懷把大家的行動統(tǒng)一到群眾的價值觀和共同愿景上來,統(tǒng)一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工作上來。
4.加大思想政治工作感情投入
人與人的交往主要是以感情為紐帶的,在基層思想政治工作中工作者與受教者的感情交流很重要,人文關懷要求基層思想政治工作把握人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加大感情投入。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心”,自身態(tài)度要端,要通過親切的笑容、動聽的聲音來打通群眾心靈的思想通道;要“用心”,要學會換位思考,切實把握對象的思想動態(tài),切實弄清楚對象最關心和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要真誠相待,用真心換真情。真誠才能打動群眾的心靈,熔化群眾心中的疙瘩要有親切感。
參考文獻
[1]徐賤云.國企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再認識的幾個問題[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6(12)
[2]毛麗娜.以人為本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思考[G].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學報,2017(2).
[3]石昌顯.加強基層思想政治工作創(chuàng)新的對策與思考.政工研究動態(tài),2017(19).
(作者單位:河南省淮濱縣新華書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