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卉 鄧瑜
【摘 要】 案例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目前逐步被國內(nèi)外高校融入教學改革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本文根據(jù)案例教學法運用于《針灸治療學》的教學體會,對其背景、環(huán)節(jié)、實施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分析, 對應用于《針灸治療學》教學中的優(yōu)點、不足進行闡述,并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 以期為高校中醫(yī)針灸學教育工作者等提供參考。
【關鍵詞】 案例教學法 ;中醫(yī)學;教學體會
【中圖分類號】R24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8)12-0131-03
Abstract:Case-based learning is a new teaching mode, which is gradually being integrated into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has obtained the positive teaching achievemen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ase-based learning method i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rapy, to analyzese the backgrounds, links and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and describ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Then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ideas for its existing problems, aiming at correctly and reasonably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educators in TCM who use case-based learning method.
Keywords:Case-based Learning;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Experience
案例教學法(Case-based Learning),又稱個例教學法,是一種以案例為基礎開放式、新型的教學法。這種教學模式是通過對現(xiàn)實中真實情景加以典型化處理后,提供給學生們進行課前思考,課堂分析、推斷及討論,課后總結,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加強實際運作的能力[1]。
1 案例教學法的來源
案例教學法由哈佛大學法學院于19世紀末提出,并率先運用于實踐教學,其后,廣泛運用于哈佛大學醫(yī)學院、商學院及管理學院等[2],皆取得較好的教學反饋及效果。20世紀80年代,案例教學法開始在中國臨床醫(yī)學教育領域開始運用,比如內(nèi)科學、護理學以及醫(yī)學倫理學等。而在針灸教育中的引入則相對較晚,查閱相關文獻發(fā)現(xiàn),直到近十年才陸陸續(xù)續(xù)有相關研究或報道發(fā)表。楊雄軍等[3]將案例教學法應用于《針灸治療學》的教學中,分別從理論考試、技能考核及興趣評價三方面進行分析,較對照組學生來說,實驗組的學生表現(xiàn)更突出?!夺樉闹委煂W》這門課程,作為連接針灸治療疾病基本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操作的重要橋梁,對學生來說,傳統(tǒng)的講授已經(jīng)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對臨床的渴求、對自身辯證思維的擴展;對教師來說,不能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和自身專業(yè)素質(zhì)的發(fā)展。因此,案例教學法的引入,不僅是與國際國內(nèi)的先進教學模式接軌,而且對針灸教學的授課亦是一種新的挑戰(zhàn),新的改革。
2 案例教學法的特點和內(nèi)涵
2.1 案例選擇特點 運用案例教學法,目的是通過典型案例來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辯證思維和擴展能力。因此,案例的選擇尤為重要,首先要做到真實,具有代表性和話題性,這樣不僅有利于縮短學生們將理論知識轉(zhuǎn)化為臨床運用的適應期,而且可以激發(fā)學生們對本專業(yè)實事的關注度,培養(yǎng)其觀察及了解“窗外事”的習慣,比如可以運用奧運會期間,身體傷痛的運動員們選擇針灸治療事件為案例;其次應該具有典型性,比如選取針灸科臨床上普遍接觸的案例或是采用針灸效果顯著的案例來進行分析和討論;此外,選取案例應難易適中,符合學生每個階段的學習能力,因為對于習慣傳統(tǒng)教學法的學生來說,適應新的教學模式需要一個過渡期,所以案例應該從簡單到復雜,思考空間也應該是逐步加深,擴展的范圍應該從一個方向到多個方向的延伸,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獲取知識的自信心;最后,作為針灸的課程,案例選擇更應該契合、聯(lián)系針灸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辨證論治”。以前臂疼痛、感覺障礙為例:患處位置不同,歸屬經(jīng)絡及臟腑亦不相同,因此選穴就有一定的區(qū)別,除此之外,感覺障礙部位自覺寒涼及自覺發(fā)熱對針灸操作要求不一致,“熱者寒之,寒者熱之”即此理。合適的案例選擇是此教學模式中關鍵的一環(huán),亦是重要的開端。
2.2 知識傳播的主動性 目前學生們普遍接受的是傳統(tǒng)模式的教學:教師是知識“主動”傳播者,學生是知識“被動”接受者,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大多來源于課本。對教師來說,課堂上沒有對知識點進行擴展,沒有將課本知識密切聯(lián)系臨床;對學生來說,課后沒有主動閱讀專業(yè)相關書籍的習慣,沒有課外主動參加醫(yī)學實踐活動的經(jīng)歷,那么,學生很可能會成為理論知識豐富,卻不懂得如何靈活于臨床的“趙括”們。實施案例教學法,要求教師提前給學生分享案例,讓他們課前主動查閱及了解相關知識,課上學生分組討論和分析,并進行概括和總結,教師把案例和書本理論知識相結合進行講解。這種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學生們的課外查閱文獻的主動性,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同時,也促使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加強理論和實際聯(lián)系的能力,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2.3 課堂氛圍的活躍性 傳統(tǒng)課堂中大部分時間教師和學生呈“對立”狀態(tài),一個想著怎么把知識點全部“道”出來,一個想著怎么把知識點全部“裝”進去,缺乏交流和互動,因此在知識傳輸過程中,造成了“斷裂”和“堵塞”。教師“教”不動,學生“學”不進,嚴重打擊雙方的積極性。案例教學法打破枯燥煩悶的課堂氛圍,寓教于樂,增加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加強了學生和教師的溝通和互動,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結論。這樣不僅改善課堂沉悶的氣氛,而且通過了解其他人對該問題的看法,有助于不同領域知識的互補和交融,更有助于學生全方位思維能力的形成,亦有利于教師教學科研的思路形成和發(fā)展。
3 案例教學法在針灸治療學課程中的應用
3.1 應用基本要求 與問題式學習(PBL)教學法不同,案例教學法針對的是尚未接觸或只簡單涉及針灸相關課程的學生,而案例教學法針對的學生主要以高年級(大三、大四)為主。高年級學生已經(jīng)系統(tǒng)地學習中醫(yī)基礎理論、經(jīng)絡腧穴學、刺法灸法學等針灸相關基礎理論課程,并且將要步入臨床實習,其學習目的發(fā)生了轉(zhuǎn)變,從一開始的“渴望學”到如今的“渴望運用”,此階段的學生們更想接觸臨床真實的案例,把自己所學知識轉(zhuǎn)化為臨床的操作技能。所以將案例教學法引入課堂,不僅能與傳統(tǒng)教學相配合,豐富課堂教學模式,而且能激發(fā)學生們學習、認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及對問題思考的創(chuàng)新性和拓展性。
傳統(tǒng)教學法中,教師是知識的調(diào)控者,嚴格把握著知識輸出的數(shù)量和速度,不可置否,在一定程度上,會存在“照PPT宣科”,課堂氣氛“暗淡”,師生之間缺乏互動等情況,如此情況會影響教師對知識的傳遞,阻礙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此外,在高校專職教學的老師,臨床經(jīng)驗會相對不足,而作為需要豐富臨床實踐操作的針灸專業(yè)的學生們,這無疑不利于他們臨床能力的熟悉和提高,因此案例教學法的應用,需要教師提高自身素質(zhì),加強臨床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
3.2 應用注意事項 實踐過程中,要能辨別“案例教學法”和“案例講授法”的區(qū)別。目前,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手段,慢慢被眾多學校及專業(yè)引入課堂。但一部分教師對其理解不足,沒有系統(tǒng)學習等因素,不乏存在少數(shù)教師單純地把“案例”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入”,其后仍然以書本內(nèi)容為主,這樣沒有激發(fā)學生思考問題、辯證思考的能力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沒有調(diào)動學生追求知識的“欲望”,達不到教學目的和需求,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案例教學法”,只能算作“案例講授法”而已。
4 教學體會及討論
案例教學法作為一種新式教學模式,給傳統(tǒng)課堂注入了新鮮血液,對教師來說,要想讓學生通過這種教學模式最大程度獲取知識,自身需對案例和相關知識十分了解,所以這樣不僅有利于改善其一成不變的教學,而且刺激教師對自身素質(zhì)的提高和加強。尤其是對針灸專業(yè)的教師,更鼓勵其在空余時間,提高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和重視;通過案例教學法,教師可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擴展學生眼界的同時,自身的專業(yè)視野變得更闊,形成新思路、新理念,為教學和科研提供啟發(fā)和方向。對學生來說,這個階段中,他們對世界充滿好奇,接觸新事物,能滿足他們對未知世界的渴望,能幫助他們激發(fā)更多的潛力,認識不一樣的自己,對問題認識的角度不同,各種思維方式的碰撞,形成小的“辯論會”,亦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
另一方面,案例教學法引入中國時間較短,目前只有極少數(shù)高校開設此教學法的專業(yè)培訓,以保證教師對其的深入理解和運用,還有教師沒有真正把握其精髓,簡單地“依葫蘆畫瓢”,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其中出現(xiàn)的問題急需解決。首先案例教學法來源于西方,其開放的思維模式雖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大相徑庭,但教師及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方式形成差異,想要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其次是教師對教學流程的不熟悉和理解偏差,不可否認,教師能在教學過程中逐漸摸索,但是高校如果能提供專業(yè)的、系統(tǒng)的講授,可幫助教師更快地掌握,縮短學習時間,更快地“得心應手”,能更好地搭配多種教學方法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此外,案例的選擇,在上文中提到案例選擇的典型性、真實性、時代性等,而目前實際操作對案例的篩查比較粗糙,需要一個精心挑選、完備的案例庫[4],對每個案例的難易程度,囊括的知識點范圍都應該有詳細的分析,有利于教師課堂有的放矢運用,與教學步伐相匹配;最后,教師自身能力的不足,對教學效果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高校教師也應該不斷提高專業(yè)知識及教學能力,尤其是對專業(yè)性比較強的針灸教師們,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于美玲,高華,于欣.案例教學法在藥事管理學教學中的實踐與體會[J].高校醫(yī)學教學研究,2016,6(4):35-38.
[2]于春妮,趙海平.案例教學法在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07(18):78-80.
[3]楊軍雄,金立軍,安樂.分段案例教學法在高職高專針灸治療學教學中的應用[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4,10(14):134-135.
[4]茅駿霞,李藝.案例教學法在中醫(yī)針灸學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分析[J].上海針灸雜志,2015,34(11):1131-1134.
(收稿日期:2018-04-20 編輯:陶希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