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鋒 王英虎
摘 要:閱讀教學是整個語文教學一個極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正是通過閱讀教學這一具體活動得以實現(xiàn)的。為了實現(xiàn)學生在閱讀中積極主動的思維、理解和體驗,受到感情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作為教師就必須給學生自主閱讀的時間,自由感悟的空間,發(fā)現(xiàn)問題的興趣,獨立解決問題的權(quán)利,珍惜每一位學生的獨一無二的情感體驗,尊重他們對于閱讀文本的多角度、多思維的理解,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zhì)疑和對老師的超越。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就顯得特別重要,它暗含了“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體現(xiàn)了語文閱讀的人文精神,對于推動語文教學改革,提高全民語文素養(yǎng)有著巨大而深遠的意義!
關(guān)鍵詞:學生;主體;閱讀
“以學生為本”,就教育而言,就是以人的發(fā)展為根本,關(guān)愛人,關(guān)愛人的生命,關(guān)愛人的生存環(huán)境。每一位學生都是語文課堂閱讀的鮮活主體。因此,我們的閱讀教學必須始終以學生為根本,為核心,為主體,以學生為整個閱讀教學的中心,努力追求以學生為本的課堂閱讀,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最終達到有效且高效的語文閱讀教學。
一、 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其實,每一位學生在整個閱讀活動中,并不是消極被動的索取者、接受者,并不是一口“空袋子”,并不是一個“空水桶”,并不需要所謂的“填鴨”,而是積極主動的體驗者、感悟者、發(fā)現(xiàn)者、甚至創(chuàng)造者。在閱讀中,主體和中心必須是每一個學生,必須充分強調(diào)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獨立自主性。在閱讀中,要充分相信學生,給學生自由的空間,珍惜學生的獨特體驗,尊重他們的多元理解,贊賞學生獨特和富有個性化的誦讀和表達。閱讀教學中,只有積極的看待每個學生,密切關(guān)注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盡力肯定每個學生的有效閱讀。作為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只有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學生才有閱讀的興趣和激情,才能激發(fā)出富有獨一無二的極具靈性的語言,才能展開富有個性的想象。這樣,學生在閱讀中,得到了美的享受,揮灑了自我的訴求,充分獲得了成功的喜悅,這樣就一定會在閱讀中感受到讀書的樂趣,就一定會喜歡閱讀,愛上閱讀,癡迷閱讀。久而久之,學生就會樂讀、愛讀、想讀。
二、 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在閱讀中獨特的體驗和感受
閱讀的過程充滿著想象,充滿著不可言喻的獨特的情感體驗。作為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內(nèi)心世界,都有自己區(qū)別于他人的精神世界,都有不同于他人的內(nèi)心感受,同樣也有著不同于他人的獨特觀察、奇異思考和別具一格的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同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尊重學生們從閱讀文本中獲得的不同體驗和獨特感受。積極鼓勵學生對所閱讀的內(nèi)容最大限度地做出有自己個性特色的獨特反應(yīng)。例如在閱讀中,對文本中自己特別喜歡的角色做出自己的反應(yīng),對文本中自己特別喜歡的事情做出自己獨有的反應(yīng),對自己閱讀中的感受做出有別于他人的反應(yīng),鼓勵學生展開想象,支持學生突發(fā)奇想,適當允許學生在閱讀中異想天開……這樣,閱讀感受不但激活了學生的情感世界,而且可以引領(lǐng)學生走進創(chuàng)新思維境地,用激情點燃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火花,最終通過這種展現(xiàn)自我,傳情達意,弘揚個性的閱讀,使學生在閱讀中不斷獲得思想啟迪,受到感情熏陶,享受審美情趣,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三、 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多角度閱讀,多視野閱讀
閱讀是一種融理解和表達于一體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充滿了個性特色。不同的學生,家庭環(huán)境不同,社會閱歷不同,知識層面不同,所處地理環(huán)境不同,思維定式不同,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對同一篇文章的體會也就不一樣,最終用語言表達出來肯定有差別。因此,在閱讀引導中,教師不但要允許,甚至是鼓勵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運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去理解,去體會課文。學生在閱讀時,入情入境,身臨其境,借助閱讀來傾吐自己的心聲,這樣讀起來才會有聲有色,內(nèi)心才能惟妙惟肖地再現(xiàn)文本中的其情其境,從而把文中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所思所想鮮活生動地表達出來。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成為真正的閱讀主體,每一個學生在閱讀中才會體驗到自己的閱讀學習所帶來的精神層面的快樂,久而久之,學生也就從閱讀中提煉、升華出自己的獨特思想。
四、 以學生為主體,閱讀學習走進生活
幾十年的傳統(tǒng)語文教學,總是以課堂為主陣地,學生可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整天被封閉在狹窄的教室里,為了學習而學,為了考試而學,學生無法發(fā)揮自己的個性。應(yīng)該多帶領(lǐng)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從而增加學生生活的積累,讓學生的情感得以不斷豐富,最終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因此,作為教師要明確閱讀教學的目的,通過多樣的方法,因時因地制宜地對學生加以點撥,及時地給予調(diào)控,努力使閱讀內(nèi)容貼近生活,閱讀形式走進生活,讓學生在活生生的實際生活中感受、體驗、思考,從而使閱讀學習成為生活中的一種享受,最終達到樂于閱讀,喜歡閱讀,愛生閱讀,癡迷閱讀,終生閱讀。
五、 以學生為主體,加強朗讀教學
語文閱讀要根植于情感,朗讀是加深學生情感體驗的最好方法?!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各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在朗讀中陶冶孩子們的情感,激發(fā)想象。小學語文教材在編排上,給孩子們的閱讀的情感開辟了一塊廣闊的園地;在內(nèi)容選擇上,多是韻文,讀起來朗朗上口,圖文并茂,吸引了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在意境上,飽含著豐富的思想感情及人文精神?!边@些都必須經(jīng)過學生反復(fù)朗讀、吟誦、想象才能理解和感受。為此,在閱讀教學中要通過多種渠道組織學生朗讀,為學生的朗讀創(chuàng)設(shè)情景,以有感情地朗讀促進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提高。
以學生為主體的閱讀教學,體現(xiàn)著以人為本的科學發(fā)展觀,對于促進語文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乃至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有著積極的、深遠的、跨時代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雒進仁.如何搞好語文閱讀教學[J].教育革新,2009(08).
[2]尤靜.促進閱讀教學的方法淺探[J].中學語文,2018(09).
[3]陳靜.閱讀教學要回歸傳統(tǒng)閱讀手段[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02).
作者簡介:
樊鋒,王英虎,陜西省商洛市,陜西省商洛市洛南縣石坡鎮(zhèn)黑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