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娟
【摘? ? 要】緊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步調,為達到小學數學教學的新要求,數學教師在教學內容和形式上都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以滿足培養(yǎng)和鍛煉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 計算能力? 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8.096
現階段的小學數學教育是以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而不是僅僅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yōu)槟繕恕6嬎隳芰?,又正好是學習數學所必需的基礎能力,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對其總體的數學學習能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所以,本文針對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進行簡單的分析。
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核心,對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而數學科目中存在的多種多樣的計算方法也對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有著嚴格的要求。為了解決各類數學題目,小學生們必須具有較高的數學計算能力。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工作時對如何提升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方法進行總結與研究,并在日常的教學中加以實踐,以便快速的提升小學生們的數學計算能力,進而為以后數學科目的學習打好基礎。
一、從基礎入手,引導學生有效掌握運算法則
培養(yǎng)學生們計算能力的基礎就是讓學生們深刻理解和掌握運算法則,特別是在小學階段,只要學生們能夠熟練掌握多種計算方法,學生們的計算能力就會得到顯著提升,如果一味的讓學生們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來掌握運算法則,學生們不但不會記住,同時還會失去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所以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階段,教師應該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深入挖掘,同時也要采用多種多樣的方法來引導學生們積極、準確的學習運算方法,這樣就能夠為提升學生計算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培養(yǎng)學生計算習慣
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當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與監(jiān)督,逐漸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首先,我們應當注重傳授給學生完整的計算步驟,讓學生打好堅實的計算基礎,尤其是要提升小學生審題能力和驗算能力。其次,在初始階段,對小學生的計算書寫規(guī)格做出嚴格的規(guī)劃,以便學生能夠在演算時有更好的依據,小學生的草稿紙經常是亂寫亂畫的,這種現象十分的不利于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而通過做出嚴格規(guī)定則可以有效改正這一點,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驗算習慣。最后,要引導學生正確的使用計算工具,現在,由于設備越來越先進,很多學生都養(yǎng)成了用電子設備進行計算的習慣,但是長此以往,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作為教師,我們要正確引導學生對計算工具的態(tài)度。這樣,通過一系列精心的策略,逐步培養(yǎng)出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從而提升小學生的計算能力。
比如,在教導學生進行計算時,我發(fā)現有的學生會使用計算器,于是,我利用課上時間模擬了一場生活場景,假如李某要去超市買水果,在稱重完之后,李某怎么能知道收銀員給自己找的錢是正確的呢?然后,通過這個小現象向學生普及自身實際計算能力的重要性,計算設備并不能一直幫助我們的觀點,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習慣。
三、重視學生的口算能力
口算的內容可以說是學生計算能力的基礎,一直以來都是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必須掌握的入門方法。在小學數學題中,無論是簡單的加減運算,亦或者是多項混合運算,都是由若干道口算題組合而成的。所以,學生口算水平的強弱,將直接影響到自己計算能力的高低。在對口算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要遵循由淺到深的原則,幫助學生進行穩(wěn)步的提高,這樣既可以滿足學生前期的計算需求,同時還不至于打擊學生的口算信心,讓他們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發(fā)現口算的相關技巧和運算規(guī)律,切實提高自身的計算能力。
在剛開始的口算練習中,教師不妨先選取3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來進行訓練,同時也可以將乘法和除法的內容插入進來,讓學生嘗試著進行口算練習。當學生掌握了基礎的入門知識后,教師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更近一步,幫助學生在口算中探索出一些固定的練習規(guī)律,鍛煉學生對相關數據特征的觀察能力,這樣面對那些比較復雜的計算題時,學生仍舊可以利用口算快速準確地得出答案。
四、及時指出計算的問題
在學生學習計算時出現錯誤是沒有辦法避免的,所以教師在發(fā)現學生在計算當中出現問題時一定要及時指出,并引導學生在出現的問題當中得到教訓以此來保證出錯的次數。在學生進行計算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問題,而出現的這些問題都是非常小的錯誤非常不容易被發(fā)現。學生在進行計算時經常會出現以下幾種錯誤:第一是理解與過失的錯誤;第二是知識與技能的錯誤;第三是記憶與思考的錯誤;第四是群體與個體現象的錯誤。
比如:在計算360÷(28+62)=360÷90=40時學生就沒有進行明確的算例,將加減法的計算生硬的套在計算當中。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采用十與百這種計算單位來進行思考360當中有多少個90,溝通出乘除法之間的關聯。又比如:鐘表顯示的時間為6:53分要求寫出時鐘上面的時間,大多數學生將時針看成到7寫出7:53分的答案。因此,教師一定要及時的發(fā)現并指正這些小問題,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計算能力好習慣非常關鍵的一點。
計算能力是每個人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學生今后學習數學的重要基礎。同時,計算教學又是困難的,教師要時刻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審視計算教學,以學生的眼光看待計算,努力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率、速度、積極性、主動性及思維能力,真正體現出“以學生為本”的現代教學理念。
參考文獻
[1]黃志英.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J].學苑教育,2018(3):44-44.
[2]孫炳榮.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J].學周刊,2018(9):86-87.
[3]秦藝.淺談小學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J].成功:中下,2018(3):00242-0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