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興
【摘 要】高中語文具有教學內(nèi)容繁多,教學體系龐大,教學難度大等特點,如果沒有有效的教學策略來加以輔助的話,對于教學過程中遇到的諸多問題將很難解決。由此,我結合近期開展的教學研討會,著重其教學策略的方方面面進行了以下探討。
【關鍵詞】高中語文 教學策略 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177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拿出實質性的教學策略,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對于語文學科而言,不但要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基本要求,還要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應用能力的提升。為了實現(xiàn)更好的教學成果,有效科學的教學策略是必不可少的。現(xiàn)階段的高中語文教學中,廣泛存在著以下教學現(xiàn)象。
很多教師在授課中強調(diào)答題模板,卻忽視了解決問題的核心思想。學生的答題和寫作趨向模式化。這一點,束縛了學生的思維,不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探究能力。而實施新課程改革后,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往后的學習打下基礎。那么,二者之間就存在著一定的矛盾。除此之外,許多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思想方向是正確的,但是只是觸碰到了問題的邊緣,思考的深度不夠。這個時候需要教師給予適當?shù)狞c撥和引導,當然這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策略有很大要求。
一、注重鞏固基礎知識點,增加閱讀量
(一)從書本出發(fā),充分熟悉教學內(nèi)容
任何教學都是以教材為基礎的,語文教學亦是如此,熟悉教材是每位教師的必修課。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不少教師只是把教材知識灌輸給學生,沒有對課文中傳達的思想進行深入剖析。還有部分教師為了“緊扣教材”,在課堂上進行滿堂灌、滿堂問,問的問題都是類似的,比如:在文章中你讀懂了什么?作者的意圖是什么?等形式化的問題。這時候,學生不用多的思考,直接在文章中找出答案就解決了問題。這樣往往把學生的思維固定化,完全限制于書中的文字和參考書的條框中,這樣的方式是每位教師都應該加以規(guī)避的。新課程改革就針對這點對語文教師提出要求,獨立鉆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知識,抓住文章的主旨,分析文章結構、人物形象,找出語言特點、藝術特色,在課堂上把教材教活。
(二)鞏固基礎,注重基礎知識積累
眾所周知,要想學好語文課程,與日常的積累是息息相關的。不管是對成語、詩句的積累還是對通過閱讀名著的積累,都體現(xiàn)了積累對于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尤其是文言文的學習,更是需要學生腳踏實地,積累文言句式句型、文言實詞、虛詞等。除此之外,學生需要進行大量的翻譯工作,還要注意掌握翻譯技巧。
例如文章中的特殊句式、詞類活用等等。這些知識都不是學生一朝一夕就能夠積累到位的,這是個日積月累,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說注重文言文基礎知識的積累是學好文言文的關鍵。除此之外,在語文的學習中,學生應該注重視、聽、讀、寫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學會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抓住文章主題。高中語文的學習不只是要掌握知識,還要注重思想感情的培養(yǎng)。這些都不能一步登天,需要學生的積累。
(三)注重對知識點進行梳理與總結
除了對基礎知識進行積累,語文也離不開定期對知識結構的梳理。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掌握所學知識。那么,教師可以將不同試題先分門別類,再采取有效的答題方式進行總結,明確每一種類型題目的解題思路,再對其進行梳理總結。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重點知識進行匯總,將同一類型的知識點進行歸集。譬如說重點成語、重點詩詞,重點文言句式等。
(四)增加閱讀量
高中語文的學習具有涉及知識面廣、閱讀量大的特點,而滿足這一教學要求的最好方式就是增加閱讀量。通過閱讀不同類型的書籍,拓寬閱讀面。還要注意在進行文本閱讀的時候,可以采用比較賞析法,在相同的點中找不同,這樣比較起來解決問題,同時閱讀量也可以大大提升。閱讀量的提升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開闊眼界,還能擴展思路。
二、堅持注重完善知識結構與優(yōu)化學習方法并舉
(一)引導學生建立全面完備的知識結構
高中語文知識涉及到方方面面,包括歷史、文學、社會等領域,可以說是其他學科知識的基礎。涉及的面廣,對學生知識結構完備性的要求就會很高。這就要求教師不只要進行語文教材知識的講解,還應該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學習以補充各方各面的知識,從而建立起具備全面、開放的知識結構。
(二)積極引導學生學會制定學習計劃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只是要教給學生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知道如何去學習語文。而學生學會制定適合的學習計劃,將為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也是對教師教學能力的一種側面表現(xiàn)。譬如在學習古代詩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表,就如何全方位地掌握詩歌的重點內(nèi)容進行提前規(guī)劃。明確各個時間段應該完成的學習內(nèi)容,達到的學習目標,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律學習的好習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探究能力。
三、堅持提高自我教學修養(yǎng)
(一)樹立積極教學觀
在教學過程中,犯錯是不可避免的,關鍵是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錯誤,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并且想辦法改正。在新課程改革的進行過程中,很多教師都習慣了原來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對新的教學方法感到陌生,在摸索和創(chuàng)新的道路上不斷碰壁。此時,教師應該樹立信心,用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問題,將向學生死板灌輸知識的傳統(tǒng)模式轉化為完善學生個性和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思維的教學策略。
(二)辯證看待學習方式,合理指導
通常情況下,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習慣用固定的模式,例如通過提問和交流來激發(fā)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以此來促進學生的積極性。然而,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具有自主探究的意識,通過教學內(nèi)容,采用適合自己的模式來主動展開學習。高中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性格和價值觀。不論成績好壞,他們都渴望被老師認可。作為教師,不僅要把教學工作做好,還要和學生們建立起和諧友愛的關系。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隨著高中語文在新課標教學標準的提出,教師們逐步改變自己的教學體系,實現(xiàn)較大的改革。改革要求更加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自身素質的發(fā)展和能力的提高,強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提高自我,和學生共同體驗和諧愉快的教學模式。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在前進中不停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一定可以走出一片廣闊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