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勇
【摘 要】學習語文,更多的是學習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在小學階段的學生們,更多的是對生字詞的學習,這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基礎(chǔ)。無論學什么,相信很多教師都很清楚,只有基本功扎實了,才方便于以后的學習,學生們才會對語文更加感興趣。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 興趣 傳統(tǒng)文化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129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教師要承擔的是把國學傳授給學生,讓中國文化繼續(xù)傳承下去。想要教好語文,教師就需要對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進行培養(yǎng),只有把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起來了,學生們才會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他們才會知道創(chuàng)設(shè)語文的目的所在。
一、課外活動與語文知識相結(jié)合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重視課外活動與語文結(jié)合,在這樣的一個氛圍內(nèi),學生們會自覺的進行隨意識記,達到對知識點的掌握,也提高了學生們對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在學習端午節(jié)傳統(tǒng)文化時,教師可以帶著學生去有龍舟比賽的地方,讓學生們感受龍舟競賽的氛圍。出于對安全的考慮,教師在出發(fā)之前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讓學生們不要亂跑,一定要緊跟自己的步伐。舉辦一次郊游,讓學生們在端午節(jié)那天觀看地區(qū)舉辦的龍舟比賽,教師可以借此機會給學生們普及端午節(jié)的來歷。可以給學生們說:“楚國的一位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在五月五日那天悲憤的跳入江里。人們?yōu)榱瞬蛔岕~蝦損傷他的軀體,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屈原看到自己的國家破滅,自己沒有選擇茍活,選擇終結(jié)了自己的生命,這是多么偉大的壯舉啊。國家雖破,但人還是能生存的,可是出于屈原對祖國的熱愛,選擇了隨著祖國一起離開。你們一定也要像屈原學習,好好熱愛自己的國家,我們能有這么好的生存環(huán)境,完完全全都是國家給我們創(chuàng)造的。所以未來祖國的發(fā)展就要依靠你們了,相信你們一定可以讓我們的祖國變得更好的?!?/p>
雖然小學階段的學生不懂什么是家國情懷,但是他們會懂得,正因為有了國家他們才會如此快樂。從小給學生們灌輸愛國情懷,讓學生們的學習動機更加持久,學習興趣才會一直持續(xù)下去。在帶學生觀看了龍舟比賽之后,學生們會充分的感覺到競賽的緊張與喜悅,全班一起圍著吃粽子時,他們會體會到在一起的感覺真好,語文課有吃的有玩的,還可以聽故事,真有趣。從這些課外活動拓展一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信學生們會越來越喜歡語文。學生們喜歡上語文之后,他們會自己主動的去學習,主動的去看教師為學生們推薦的書籍,豐富學生們的精神世界,一步步將學生引向超我境界的發(fā)展。
二、建立良好師生關(guān)系
教師和學生的關(guān)系處理好了,學生們自己都會主動的學習,激發(fā)學生內(nèi)在的學習動機。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能比較持久的維持學生們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繼續(xù)努力。怎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呢?教師要對自己班上的學生有一定的了解,通過學生的家長了解學生的情況,通過學生的朋友了解學生的情況。教師要運用多種渠道對學生的性格進行充分的了解,最后還要與學生進行談心。談心的目的就是將教師和學生的關(guān)系進一步拉近,讓學生敞開心扉。只要能做到這樣,學生就算在學習上有某一方面不是很理解,但是學生們會主動找教師請教問題,主動探討錯誤的原因。主動學習的效果要比被動學習的效果更好,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們感受到溫暖。
除了在與學生交流方面可以促進學生與教師的關(guān)系,教師可以選擇在課堂中插入一些游戲環(huán)節(jié)。以前很多教師都只是一味的講課,不會考慮到學生的內(nèi)心想法。教師如果將游戲的環(huán)節(jié)加入到教學中,自己也參與其中,教師和學生成為了很好的朋友,學生們也會敞開心扉與教師進行交流,在課堂上,教師在對學生們教學時就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去管理學生們的紀律。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們,在課堂上他們的注意力不能持久,認真聽講了一段時間,有些學生們就會自己開小差,想著其他東西去了。如果教師與學生的關(guān)系相處融洽了,學生們會把教師所講的知識點當作故事去認真傾聽,從而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就會相對增加。
學生在對某一知識點進行學習時,首先是在好奇心的驅(qū)使下,讓自己想要去探討這個問題。但是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們,在自己做題時遇到難題了,就會轉(zhuǎn)移注意,不再去想那個難題。因此教師一定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與學生們交心,讓學生信任自己,找出學生們不再關(guān)注問題的原因所在。
三、有效評價與激勵學生
教師在對學生們進行語文知識傳授時,一定要注重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評價。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們,更多的喜歡受到教師的表揚,獲得同學們的認可,這樣會觸發(fā)學生們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當然,評價一定要適當,不能過分的夸獎學生,有些學生在教師的夸獎之下很容易去向其他同學進行炫耀。教師此時一定要對學生進行教育,說著:“表揚你,是因為你確實做得很不錯,也很好,但是不能因為老師表揚了你,你就沾沾自喜,到處向同學炫耀,這是很不好的行為。在炫耀的同時,你會傷害那些沒被表揚的同學的自尊心,你覺得這種做法對嗎?”教師一定要對學生進行指導,學生在學校里學的不只是怎樣獲得高分,怎樣去理解知識點,學生在學校學的應(yīng)該是怎樣做人,怎樣去尊重他人。學生連最基本的尊重都做不到,即使成績再好,也是不值得提倡的。身為教師,對學生德育的發(fā)展也要進行很好的引導,學生做人的過程中,不能只是貪圖自己享受,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一定要給學生一些正確的指導,比如學生們在學習語文和英語時很容易混淆,教師們就要讓學生們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最后教師再對學生評價。教師的有效評價會很大程度地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而學生們能繼續(xù)學習就是要靠學習動機的維持,如果沒有了學習動機,一切的學習都是空談。因此教師要有效的進行評價,適時的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激勵,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生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四、結(jié)束語
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語文教學時,要注重對學生們基本知識的重視。有很多教師會因為拼音等之類的比較簡單,就會隨意的給學生們講解,導致后來很多學生對拼音不是很懂,也無法將中國文化傳承下去。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責任是很重大的。因為教師肩上背負的是對祖國棟梁的培養(yǎng),這些學生會因為教師的一個態(tài)度而改變對學習的看法,教師極力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那么學生將會更愿意學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