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安琪
【摘 要】初中美術作為學生全面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在思想、情感、意識乃至精神世界方面有著重要意義,在美術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積極用創(chuàng)新意識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提升自身的內在修養(yǎng)。
【關鍵詞】初中美術 創(chuàng)新思維 美術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3.119
在初中課程體系中,美術屬于基礎類學科,也是一門藝術學科,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思維,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為順應新時代教育的發(fā)展趨勢,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應重視對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培養(yǎng),融入創(chuàng)意性元素,從而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提高學生的藝術思維水平。
一、多元化的教學手法
(一)在現有的作品基礎上修改
老師可以時常拿一些作品出來在課堂上和學生交流。并不時詢問學生對這類作品的看法以及修改意見,包括如果學生自己作此畫會怎么做。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思考以及本身的優(yōu)勢與習慣,會找到更好的平衡點,以此達到培養(yǎng)初中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目的。這是激發(fā)學生去進行思考創(chuàng)新,這是很好的發(fā)散思維訓練。
(二)繪畫不止于畫
縱觀大師的作品中,那種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往往讓人流連忘返。老師應多帶著學生去細心觀察記錄生活,讓自己的作品充滿生活的氣息,而不是呆板的作品。同時,老師可以用聽覺去刺激學生的想象力,在特定的音樂背景下,能夠展現出什么樣的作品,這些是學生要去完成的。這樣非常有利于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真正做到將聽覺與繪畫相結合。文字、圖像等都是非常好的切入角度,老師應把握住這些重點。
(三)利用現代化教學工具
多媒體作為新時代的工具,具有很強的傳輸信息的能力以及綜合各元素的能力。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多使用現代化教學工具,可事半功倍。
二、實施探究式教學
而今,初中美術教學的實施,應重視對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培養(yǎng),及時開展探究式教學,在動手實踐操作中鍛煉與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技能,從生活中搜集更多的素材,從中產生更多的靈感。美術作品的呈現,其中蘊含有作者的豐富情感,主要是將作者的情感利用畫的形式予以展現,其屬于非語言性的一種傳承方式,這也充分凸顯了美學藝術的實際魅力。為全面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應實現探究式教學,以實踐操作為核心,在具體的操作與實踐中把握美術作品創(chuàng)作的內涵與技巧。例如,以梵高的《向日葵》為例,若一個外行人,會認為此作品就是一幅簡單、奄奄一息的幾株向日葵而己,并未意識到該作品的深度內涵與價值意義。因此,為創(chuàng)造出更為屬于自己的作品,必須要動手實踐,密切聯系實際生活,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強調學生的個體化差異。
三、在實踐中激發(fā)思維火花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強調:“應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強調知識和技能在幫助學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痹谡n堂美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學生很少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只是單純地臨摹、模仿,這樣的作業(yè)使學生感受不到創(chuàng)作的快樂,因此也讓學生失去了創(chuàng)造的機會。藝術來源于生活,所以美術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讓學生更多地接觸實際,參與實踐,為獲取豐厚的創(chuàng)造素材、鞏固所學知識、拓展思維空間并為創(chuàng)新打下堅實基礎,讓學生自己去體會大自然,去感受生活、描繪生活,只有實踐才能使學生有更多的獨立與自由,才能更好地塑造創(chuàng)新型人才。
四、將課本上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讓學生學會用數學思維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現在的學生,尤其是正處于青春期的學生,他們都接受過新鮮的事物,在面對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時,他們總是喜歡問“為什么”。作為教師,我們就應該抓住學生這一特點,將生活中的一些案例應用到生活中的一些案例中,讓學生覺得今天老師所講的知識都是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這樣不僅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還可以大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讓同學們賞析國內外的名畫時,教師可以準備一些教學道具,在上課的時候向同學們進行一些展示,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的了解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想法,使他們對新學習的概念在腦海中有一個印象。教師在講解了理論知識之后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讓他們能將今天所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達到活學活用的效果,不能僅限于書本知識,這樣的教學才是成功的。
五、消除畏難心理,積極參與活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中,應消除學生對美術活動的畏難情緒。有一次,在上美術創(chuàng)意課上,我出了一個以《操場上》為主題的繪畫課題。同學們在繪畫前先回憶了一下在上體育課時操場上那歡快熱烈的場面,然后達到胸有成竹了才開始作畫,在經過了一番思考以后,同學們紛紛進入境界,創(chuàng)意、構思、作畫。這時我發(fā)現在教室的一個角落里,一個一向不愛說話的同學,趴在桌子上一動不動。我走過去問他為什么不開始作畫。他站起來眼里含著淚花,吞吞吐吐地說:“老師,我……畫不好,我不敢畫。”聽了他的話后,我給他解釋說:“你聽說過達芬奇畫雞蛋的故事嗎?達芬奇在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時,不知畫了多少張自己認為很好而次次受到老師批評的作品。如果達芬奇這時停筆,甚至剛開始就干脆不下筆作畫,他能成為以后聞名全世界的畫家嗎?你現在缺乏應有的信心,如果打消顧慮,敢于作畫,也許在不遠的將來,你也會成為一名很不錯的小畫家呢!”這位同學聽了我的話后,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了。說了聲:“謝謝老師!”于是拿出紙筆畫了起來。事實上,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的美術家并沒有進過美術專業(yè)學校,最初也就是勾勾畫畫,涂涂抹抹,覺得好看就保留下來,有的就成了自己的處女作。又比如我國的民間剪紙,就是廣大勞動人民在農閑時,為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即在紙上剪一剪、刻一刻,日久天長,就成了我國有民族特色的剪紙藝術。那么,對中小學校來講,現在都已開設了美術課,成立了美術小組,學生經??磮D文并茂的影視片,我想只要老師引導得法,學生大膽參與,消除畏難情緒,創(chuàng)新能力是能有所提高的。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從自身做起,要想培養(yǎng)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才,自己先要做一名創(chuàng)造者,緊跟時代的步伐,及時更新自己的知識,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保持教學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地培養(yǎng)出適合社會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朱星波.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研究[D].合肥師范學院,2015.
[2]管磊.探討初中美術教學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9(06):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