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莉
【摘 要】隨著如今時代的不斷變化,教育不停的改革,小學語文的教學與發(fā)展也需要老師們不斷探索與完善?,F(xiàn)在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仍然存在著許多不足有待改進,小學語文老師們不能懈怠,要不斷地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與探索,從根本上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03.045
教學質量的好壞與一門課程的教學有效性緊密相連,如何正確的理解“有效性”這個概念就值得老師與學生們共同探討,再加上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所以小學語文老師們在進行教學任務的過程中要注重與學生們的實際學習情況相結合,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畢竟學生的學習成果才是對教學有效性的最好檢驗。因此,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篇文章在此提出了三點辦法僅供參考。
一、進行高效且充分的課前備課
語文課前備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老師不僅要對自己的語文知識進行豐富,還要對教材內容進行熟練地掌握與應用,最重要的是老師還需要組織學生們進行課前預習。首先,老師在每一節(jié)語文課開始之前就要事先對語文教材的內容進行通讀與理解,并能對課文的內容能進行靈活的提問與解答。老師還要對每篇課文的重點與難點進行標注,在課堂講解時方便進行強調。其次,每篇語文詩詞的產生都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背景,老師在課前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等便利的方式收集相關的資料,這樣在課堂講解時更有利于學生們結合詩人的背景知識,并代入到歷史情境中去領悟詩人當時的情感與思維。除此之外,語文的學習是需要廣泛閱讀與積累的,僅僅閱讀課本的文章是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發(fā)展需求的,因此老師可以在每節(jié)課后推薦一些適合學生年齡層次的閱讀書籍,以便學生們在課后進行自主的閱讀。最后,學生們也需要進行課前預習。一方面,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們在課堂上更容易跟上老師的教學節(jié)奏,降低學習的難度。另一方面,學生們在進行課前預習的環(huán)節(jié)中可以先進行自己獨立的思考,這樣對學生思維能力起到了很好的鍛煉作用。
二、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文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良好的語文學習環(huán)境要求老師能夠平等的看待每一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的語文學習差異,不能簡單的用成績來對一個學生下定義,老師要時刻關注學生們的全面發(fā)展。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加強對學生的鼓勵,多創(chuàng)造一些學生們可以進行自我展示的平臺與機會。比如,在課堂上老師可以多設置一些提問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們踴躍的進行舉手回答,對于回答正確的學生給予一些小零食、小獎狀等物品作為獎勵,對于回答錯誤的學生老師在對其錯誤進行及時的糾正后,也要對學生敢于回答問題的勇氣進行言語上的肯定與表揚。除此之外,有時候學生們對于老師的教學方法不太適應,或者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進度時,學生們要及時且大膽的向老師反映意見,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作為老師就應該以謙虛大方的態(tài)度接受學生們的批評與指正,對自身的教學方法與計劃進行調整與反思。老師還可以與本年級的其他語文老師展開定期的交流討論,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語文教學能力,為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文學習環(huán)境做好充分的準備。
小學作為學生初步接觸語文的黃金階段,也是語文老師們培養(yǎng)學生們語文學習興趣的關鍵時期。老師首先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們明白語文的趣味性來源非常的廣泛,短到一則短短的笑話,長到一則幾十萬字的小說都是語文的精華與趣味的結晶。再加上,語文知識都是生活的產物,老師要鼓勵學生們善于觀察,樂于觀察,在生活中感悟到學習語文的魅力。但是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并且缺乏一定學習自覺性,在課余時間都比較貪玩,所以老師可以對學生進行一些強制的任務要求,要求學生們定期的閱讀一些課外書籍,在閱讀的過程中要進行優(yōu)美字詞句的積累,閱讀后也需要進行閱讀感想的匯報,幫助學生們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老師還要對學生的閱讀筆記進行批閱,對于閱讀感想報告優(yōu)秀的學生要進行鼓勵,為其他學生的學習樹立榜樣與參考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老師布置的任務量和任務難度要適中,如果任務量過重很容易給學生的學習造成不必要的負擔,從而較低了語文學習的效率。任務的難度過高也很容易讓學生完成任務的過程充失興趣。
三、采用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的教學方法
在順應如今教育改革的要求下,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以老師為教學主體的教學方法也在逐漸的發(fā)生改變,畢竟,學生作為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唯一接受者,才最應該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主體。曾經,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只顧自己講,而學生也只是單純的聽與記筆記,學生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鍛煉,師生之間也嚴重缺乏交流與互動,這樣對教學的效率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所以,如今的小學語文老師要對自身的教學方法做出改進與完善,逐漸的突出學生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重要作用。比如,一些故事性較強且較為簡單的課文,老師可以將講課的機會留給學生。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們對課文中的角色進行分配,進行角色扮演。當學生們在進行表演時不僅要熟記臺詞,還要對角色的內心活動進行一定的揣摩。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們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還能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培養(yǎng),還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進行了一定的開發(fā),從而進一步的提高了語文學習的效率。
老師還可以鼓勵并教導學生做彼此的老師,讓學生之間互相幫助解決語文學習上存在的困難與問題。一方面,講題的學生在向其他學生講解時不但加深了對這道題的理解,鍛煉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能體會到幫助他人的樂趣,從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另一方面,學生的思維與教導方式可能與老師的教導方法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所以在同齡人之間進行教導時,學生之間的交流會更加的順暢且沒有了面對老師時的壓力,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們的理解與消化。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對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綜上所述,想要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有效性,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就需要老師在教學前、中、后都做好充分的準備,選取順應潮流且適應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的原則,語文老師只做學生的指導者和啟蒙者,而不能成為學生依賴的對象。老師要著重對學生獨立、自主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們樂于學習、主動學習,老師與學生共同努力發(fā)揮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