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川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8)02-127-01
摘要 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快速發(fā)展,運動員訓練逐漸成為我國建設體育強國的運動型人才培養(yǎng)的核心目標。如何強化運動員的運動能力,對運動員進行無氧抗阻訓練讓運動員保持較好的身體機能條件已經成為當前運動員培養(yǎng)中不可缺少的一環(huán)。就目前運動員的訓練方法及培養(yǎng)模式來看,其組織機制上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以無氧代謝抗阻訓練為核心更能有效強化運動員的身體機能,讓運動員具備更強的運動能力。
關鍵詞 運動員培養(yǎng) 無氧代謝抗組訓練 問題研究
一、無氧代謝抗組訓練的方法及內容
無氧代謝抗阻訓練在體育學中也被稱為力量訓練,一些體育高校稱之為阻抗訓練,通常是身體克服外界環(huán)境所施加的阻力以求達到增長力量的目的??棺栌柧毷乾F代體育運動員培養(yǎng)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長期從事體育運動的人進行身體機能強化的重要途徑。長期以來被體育界看做是增長肌肉力量,提升身體耐力并保持身體機能最佳狀態(tài)的訓練方法。最新的生理學研究發(fā)現,抗阻力訓練能夠有效緩解人體肌肉衰老,增強人體的運動技能,改善生理運動水平,提高力度和速度。同時,抗阻力訓練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方面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預防慢性病、呼吸道疾病方面也有著顯著的效果。縱觀目前運動方法的研究大多以有氧運動研究為主,對專業(yè)的無氧抗阻力訓練研究較少,缺乏專業(yè)系統的研究理論及內容。在國內人們對抗阻力訓練的研究尚存在著較大的不足,跟多關于無氧代謝的抗阻力訓練的論述并不精確,缺乏具體性的指導理論。抗阻訓練中任何環(huán)境因素發(fā)生改變,例如肌肉的收縮程度、肌肉負荷、運動強度、組問時間等,都可能導致對肌肉的機能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也會產生不同的代謝表現及內分泌變化。此外,觀察發(fā)現,在強度較低的有氧訓練中,老年人和青年人的心血管反應沒有顯著的差異。這項研究成果的發(fā)現表明只要合理控制運動量和強度,抗阻力訓練和有氧運動將起到相同的作用。
二、抗阻訓練的原則及目標
運動員作為專業(yè)從事體育運動的人員,抗阻力訓練可以有效增強運動員的身體協調能力和肌肉力量,提升運動員的速度和力度。由于運動員的生理機能有所不同,不同運動員的生理條件有所差異,所以抗阻力訓練應循序漸進,因人而異,根據運動員的身體基礎條件制定訓練計劃,強化肌肉力量。首先抗阻力訓練要保持一定的運動量,要以實現增強肌肉力量和身體強度為目的,維持體內正常的脂肪含量和體重。ACSM推薦的方案是全身運動的肌肉群抗阻訓練,每周都要進行,以兩到三次為宜,后期隨著機體柔韌性及強度的增加,可以適當減少,根據身體協調性、肌肉力量及強度不同可以適應性調整,以保持最佳的機體狀態(tài)。
三、阻力負荷
阻力負荷大小是抗阻訓練中重要的指標依據,是根據個體基礎生理條件,肌肉強度變化最大的變量,有效控制阻力負荷是取得訓練目標的主要途徑,作為運動員在運動強度這一環(huán)節(jié)應與普通人訓練強度有所區(qū)別?,F代生物學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決定肌肉力量和身體綜合生理承受力的主要依據是運動強度,不是個體的心理因素。運動強度越符合或是接近運動個體的身體最大承受力,那么運動個體的力量增長最明顯。抗阻訓練強度通常用一次最大重復(1RM)的百分比或最大重復次數(RM)來表示。用RM來確定適宜的訓練負荷是最簡單的方法。通常將1~6RM負荷的訓練稱為高強度抗阻訓練,8~12RM為中等強度,10-15RM為低強度。當運動強度增加后,RM自然減少。當訓練者力量增加后,負荷不變,RM會增加。通常說來,選擇高強度的有效負荷比低強度的有效負荷的運動效果更明顯。就運動員本身而言,兩種不同的運動計劃及方案所取得的效果是不同的,大負荷的運動方案對肌肉力量的增長有著明顯的效果,小負荷強度的訓練只適用于運動員間接性調整,無明顯效果。
四、阻抗訓練規(guī)范
無氧代謝抗阻訓練的運動強度,也可稱作運動有效負荷,對于運動員而言,強度應循序漸進增加。初始階段可利用小幅度的有效負荷進行適應性調整,讓運動員逐漸適應訓練負荷強度。雖然抗阻訓練有著顯著的訓練效果,但是內容和機制上應符合運動員的預期發(fā)展目標,形成適應性訓練機制讓運動員逐漸適應。任何已知的體育訓練方法都有著一定的局限性,無氧代謝抗阻訓練也是如此,為了有效提升運動效能,增強運動員運動素質就要有所調整,有所創(chuàng)新,形成科學化的訓練流程。
綜上所述,無氧代謝抗阻訓練是增強運動員身體機能運動條件的有效方法,是提升運動員運動潛能的有效途徑。要想有效增強運動員的運動能力,在抗阻訓練中,要采用科學化的訓練方法,制定完善的訓練策略,根據運動員的生理基礎條件及基礎素質有所優(yōu)化,以滿足運動員身體機能強化的需求,激發(fā)運動員的運動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