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瀟
摘要:中考體育加試在云南省實施這么多年來,對推動和加強云南省學校體育工作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有效地促進了初中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但也出現了新的體育問題[1]。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等方法調查研究云南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初中學生對中考體育鍛煉價值認識,分析得到學生對中考體育的意義、作用等的評價是肯定的,父母對體育中考的重視高,學生的鍛煉行為、鍛煉意識也受到積極影響。
關鍵詞:中考體育;認識;調查分析
中考體育對中學來說是一個大項,充分影響這學生是否能進入更高層次的學府,使他進入影響他人生下一個間段更高層次的學習。學生對中考體育價值的認識強度越高,個體的行為就會表現出更高的一致性。培養(yǎng)中學生的體育鍛煉價值的認識,有助于中學生將良好的體育鍛煉價值認識轉變?yōu)榱己玫捏w育鍛煉行為[2]。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對實踐的云南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學校進行抽樣調查,共調查120名初中學生。對初中的任課教師及相關的體育教師進行了專門的訪談。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在云南民族大學圖書館查閱大量期刊、論文和文獻資料。根據本文研究方向,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為本論文的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論依據。
2.問卷調查法。根據研究內容設計問卷,分別發(fā)放給管理員、老師、學生來展開調查,計劃發(fā)放120份,實際發(fā)放了120份,當場發(fā)放同時收回,回收120份,有效率100%,要求答卷人如實填寫并同意收回。
3.數理統(tǒng)計法。對所獲得的數據采用Excel軟件進行統(tǒng)計整理,運用邏輯學的方法,進行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云南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初中學生對中考體育制度的認識與分析
1.云南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初中學生對現在的中考體育項目的認識
現在中考體育的項目有:
1. 800米,男1000米;
2.三大球任選一項;
3.立定跳遠或跳繩任選一項;
從表1的調查分析可知有56%的學生認為中考體育的項目安排合理,有2.5%的學生認為不合理,男生1000米和女生800米項目屬于中跑,它要求有一般耐力。三大球、立定跳遠、跳繩等項目,對運動員的全身協(xié)調能力及爆發(fā)力有較高的要求。
2.云南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初中學生對中考體育分數的認識分析
本文通過數理統(tǒng)計的方法分析數據看出,學生對中考體育分數的看法,是與他們對體育運動喜歡程度和自身的體育成績有關的,很多同學對于喜歡的體育項目來說他們的體育成績會更加高一些。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學生認為現在的中考體育分數在20-50分之間比較合適(達92.5%),自身體育成績優(yōu)秀的大部分認為應該以10分滿分記人總分。通過表格的詳細分析,表明學生們希望體育的分數在總分比例中加大,至少不變,這也反映了學生對“中考體育”是有好感和比較重視的。(見表2)
(二)云南民族大學附屬中學初中學生學生參加中考體育考試的態(tài)度的調查分析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對子女參加中考體育是比較重視的,說明了家長對這項制度的認可。從認可的理由上看,絕大多數意見集中在有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上,表明了家長的教育觀念是正確的。(見表3)
從表5與表6來看,學校對中考體育非常重視的占93.5%;家庭對中考體育非常重視的占87.6%;學校與家庭對中考體育持一般的態(tài)度的各占5.5%、12.4%;學校與家庭對中考體育持不重視的態(tài)度的各占0%;從數據來看中考體育的重要性,這樣勢必會推動體育的更好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學生體質健康得到更好的發(fā)展,為學校的體育發(fā)展奠定一定的基礎。(見表4)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學生對中考體育的意義、作用、公正性等的評價是比較肯定的,反映了十多年來云南省的中考體育的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支持。
2.父母對體育中考的重視高,學生的鍛煉行為、鍛煉意識也受到積極影響。
(二)建議
1.在學校營造一種參與體育鍛煉的大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熱情,讓社會、家長、教師和學生引起高度重視,督促教育行政部門積極有效組織體育競賽,落實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執(zhí)行;努力滿足擁有不同興趣愛好學生對場地設施的要求。
2.增加學生的積極性,從中考體育對全民健身和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適當的提高體育成績和增加一些其他的項目,如:籃球、足球、排球,體操等,增加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進一步為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服務[3]。
3.注重掌握體育技能傳授到正確體育認識的轉變。教師應該由傳統(tǒng)的傳授知識、掌握技能,向培養(yǎng)學生健康觀念、行為習慣的轉變。只有形成正確的體育觀才能對參與體育鍛煉形成積極的促進作用。讓體育教學成為學生形成正確體育觀念、產生正確鍛煉習慣的渠道。
參考文獻:
[1]曾永忠.中學生體育學習中的歸因前因研究[J].體育科學,2004.(2).
[2]閆金蘭.體育與健康教育標準認知現狀和對策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6,(5).
[3]黎曦.上海市初中生體育價值觀現狀的初步調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
(作者單位:云南民族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