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艷
摘 要:《東京夢華錄》是記述北宋東京社會生活的代表作。其中有大量都市商業(yè)活動的記載,商業(yè)氣息濃郁,是了解北宋商業(yè)生活的重要史料。文章以商業(yè)文化為研究視野,對《東京夢華錄》涉及商業(yè)狀況的內容進行梳理和探討。
關鍵詞:《東京夢華錄》 北宋 商業(yè)文化
中圖分類號:F0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03(b)-178-03
北宋時期,商品經濟繁榮發(fā)展,社會商業(yè)氛圍濃厚。經濟的發(fā)展為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題材。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是都市題材著作的代表作。其《序》言“八荒爭湊,萬國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歸市易”,就是對東京商業(yè)繁盛的總括。全書更對當時商業(yè)發(fā)展,市場繁盛的景況有大量篇幅的描述。
1 商人隊伍
宋代確立了“農商并重”的國策,經商之風盛行?;钴S在《東京夢華錄》筆下的商人有行商有坐賈,或為大商人或是小商販,他們來自于社會各階層。以《相國寺內萬姓交易》為例,“近佛殿,孟家道院王道人蜜煎”,“兩廊皆諸寺師姑賣繡作、領抹、花朵……之類”,“諸路罷任官員土物香藥之類”,從這些記述可以看出宋代的商人隊伍除了一般市民、百姓,還包括佛門凈地的僧人、尼姑,孟家道院的王道人來靠近佛殿處賣蜜餞,尼姑們也走出庵堂,賣刺繡、頭飾、絲帶之類。還有一些官員也熱衷經商,他們在卸任時將各地的特產物品運回京師轉手貿易。
2 商業(yè)分工
宋代商業(yè)包括的行業(yè)眾多,有果行、姜行、紗行、酒店等,難以計數(shù)。行業(yè)的分工趨于成熟,如藥行既有綜合性藥鋪又有專售小孩藥物的“李生菜小兒藥鋪”、專售咽喉類藥物的“山水李家口齒咽喉藥鋪”。飲食店分食店、酒樓、餅店、茶坊等?!霸诰┱昶呤簦送獠荒鼙閿?shù),其余皆謂之腳店”(《酒樓》),酒店又分為正店和腳店,正店指有檔次的大酒店,腳店則指那些小零賣的酒店。
3 商業(yè)經營的時間和空間
宋代經濟的繁榮得益于經營的時間和空間限制被打破。
3.1 經營空間
宋代之前,中國古代城市的布局相當規(guī)整。坊(居住區(qū))與市(商業(yè)區(qū))是分離的,各自有籬笆、墻垣等包圍,形成封閉的空間。市和坊的嚴格界限使商業(yè)活動局限在特定的區(qū)域內,而且開閉市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宋代打破了“坊市制”,市不再限制于某一固定地域且不再是封閉的空間,而是散布于全城各處,大街小巷,店鋪鱗次櫛比,形成坊市合一的城市面貌?!稏|京夢華錄》里的記述就是最好證明:“御街一直南去,過州橋,兩邊皆居民……街東、街南皆店鋪”(《宣徳樓前省府宮宇》)。“其后街或閑空處,團轉蓋局屋,向背聚居,謂之‘院子’,皆小民居止”(《諸色雜賣》)。
店鋪遍設,大街小巷、橋門市井,都成了商品交易的地方?!稏|角樓街巷》篇載“南通一巷,謂之界身,并是金銀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壯,門面廣闊,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動即千萬,駭人聞見”,從這一描述中足以見出當時交易地的規(guī)模、氣勢和交易數(shù)額之大。
市場的開放和經商之風的盛行使寺院也變成了進行商品交換,發(fā)財致富的集市?!跋鄧旅吭挛宕伍_放,萬姓交易”,《相國寺內萬姓交易》極其詳盡地描述了大相國寺作為定期集市,各色人等售賣各種物件的繁華景象。
“御街一直南去,過州橋,兩邊皆居民。街東車家炭,張家酒店……”(《宣徳樓前省府宮宇》),不僅御街兩旁,就連軍營附近、官府前后、皇宮周圍等禁衛(wèi)森嚴的地方在孟元老的筆下也彌漫著濃郁的商業(yè)氣息?!洞髢取菲枋隽嘶蕦m內的買賣“……內諸司兵士、祗候宣喚,及宮禁買賣進貢,皆由此入,唯此浩穰。諸司人自賣飲食珍奇之物,市井之間未有也”?!皷|華門外市井最盛,蓋禁中買賣在此?!币虻胤教厥?,原本普通的商品變得身價倍增,“凡飲食時新花果、魚蝦鱉蟹、鶉兔脯臘,金玉珍玩衣著,無非天下之奇?!錃q時果瓜蔬茹新上,市并茄瓠之類新出,每對可直三五十千,諸閤分爭以貴價取之。”
城市經濟的繁榮和市民階層文化娛樂的需求催生了大量休閑娛樂場所——瓦子勾欄?!稏|角樓街巷》描述了東京城內最繁華的桑家瓦子的盛況,“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則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欄五十余座。內中瓦子蓮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數(shù)千人”,勾欄歌院規(guī)模宏大,說書唱曲,熱鬧非凡。“瓦中多有貨藥、賣卦、喝故衣、探搏飲食、剃剪紙畫、令曲之類,終日居此,不覺抵暮”,瓦舍之間,各類商販穿梭叫賣。市民文化娛樂的需要促進了商品的生產和交換也促進了市民的消費和商業(yè)的繁榮。
3.2 經營時間
坊市制的解體使得“市”擺脫了地域限制。城市另一制度“夜禁制”的逐步取消使“市”的啟閉時間也得到最大的自由。宋代以前,城市有嚴格的宵禁制度。宋太祖時曾下令“令京城夜漏,未及三鼓不得禁止行人”,夜禁時間大大縮短。并進一步“詔開封府,令京城夜市至三鼓以來,不得禁止”,促成了夜市的出現(xiàn)。
從《東京夢華錄》的記載來看,當時城市市集繁華,交易活躍。夜市未了,早市開場,從早至晚街市熙熙攘攘。“每日交五更,諸寺院行者打鐵牌子或木魚循門報曉,……諸趍朝入市之人,聞此而起。諸門橋市井已開。酒店多點燈燭沽賣……亦間或有賣洗面水,煎點湯茶藥者,直至天明”(《天曉諸人入市》),五更時分,有行者打著鐵牌子或敲著木魚,沿街高聲報曉,各店鋪主或飲食攤販便聞聲而動開始一天的忙碌。書中還出現(xiàn)了宋代早市中比較特殊的一種“鬼市”,“又東十字大街,曰從行裹角茶坊,每五更點燈,博易買賣衣物、圖畫、花環(huán)、領抹之類,至曉即散,謂之鬼市子”(《潘樓東街巷》)。之所以稱為“鬼市”大約與其開閉市的時段有關,于五更燈火閃爍中開市天亮即散去。東京市民夜生活的豐富,夜市的繁華在書中得到了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至三更,方有提瓶賣茶者”“街心市井,至夜尤盛”(《朱雀門外街巷》)“夜市比州橋又盛百倍,車馬闐擁,不可駐足”(《馬行街北諸醫(yī)鋪》)?!按蟮种T酒肆瓦市,不以風雨寒暑,白晝通夜,駢闐如此”(《酒樓》)、“夜市直至三更盡,才五更又復開張。如要鬧去處,通曉不絕。尋常四梢遠靜去處,夜市亦有燋酸豏、豬胰……香糖果子之類。冬月雖大風雪陰雨,亦有夜市”(《馬行街鋪席》)。不論是寒冬還是酷暑,不論是“要鬧去處”還是“四梢遠靜去處”都有夜市通宵營業(yè)。
從《東角樓街巷》的一段記載中,后人還可以了解到當時市場交易非常有規(guī)律。“以東街北曰潘樓酒店,其下每日自五更市合。買賣衣物書畫、珍玩犀玉;至平明,羊頭、肚肺……蛤蜊之類訖,方有諸手作人上市,買賣零碎作料。飯后飲食上市,如酥蜜食……香糖果子、蜜煎雕花之類。向晩,賣河婁頭面、冠梳、額抹、珍玩、動使之類”,從早至晚集市上各有買賣,商品種類繁多,秩序井然。
4 商業(yè)經營方式
北宋時期商人的經營方式非常靈活。遍布于大街小巷的各色店鋪,茶肆、酒樓,有固定的營業(yè)場所和營業(yè)時間,散布于街頭巷尾的各類流動商業(yè),或挑或推上門叫賣或是沿街叫賣,如“每日如宅舍宮院前,則有就門賣羊肉頭肚、腰子……動使銅鐵器、衣箱、磁器之類”。(《諸色雜賣》)“賣生魚則用淺抱桶,以柳葉間串,清水中浸,或循街出賣”(《魚行》)。“十五日供養(yǎng)祖先素食,才明即賣穄米飯,巡門叫賣”(《中元節(jié)》)。
5 商業(yè)宣傳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北宋的商人們已懂得廣告宣傳的作用,想盡辦法招徠客源。
5.1 廣告招幌
招幌是招牌與幌子的通稱,是工商業(yè)者用以廣告宣傳的最常見形式?!稏|京夢華錄》里出現(xiàn)了不計其數(shù)的店鋪名。很多店鋪多以姓氏冠名,并將經營內容寫入招牌,如“王樓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鋪、曹婆婆肉餅、李四分茶”(《宣徳樓前省府宮宇》),“橋西賈家瓠羹,孫好手饅頭,??甸T潘家黃耆圓”(《大內前州橋東街巷》)。有的店鋪則以商家的身份、家世命名,如藥鋪名“石魚兒班防御”,行醫(yī)者姓班,因祖上有任職防御使者,故因此命名。有的商家世代經營,服務質量高,品質有保障,其招牌遂成為廣為人知的老字號。
幌子又名“望子”,是古時店鋪用布綴于竿頭,懸在店門口用來招引顧客的布招。最常見的就是“酒旗”或“酒簾”。《中秋》載:“中秋節(jié)前,諸店皆賣新酒?;^畫竿,醉仙錦旆”,酒家門前插有彩繪裝飾的旗桿,上面掛著畫有醉仙李白的旗幟?!爸廖缥撮g,家家無酒,拽下望子”,等到酒賣完時便將酒旗摘下。酒旗既是一個宣傳、推銷的商業(yè)標志,也能起到對顧客進行提醒、暗示的作用。
5.2 店面裝潢和裝飾
將店面修建得宏偉獨特,店內店外裝飾得富麗堂皇是宋代商家進行廣告宣傳的又一方式。從書中大量記載可以看出“彩樓歡門”是宋代店鋪最流行的戶外裝修樣式,體現(xiàn)了一個時代的特色?!胺簿熅频觊T首,皆縛彩樓歡門”,九橋門街市的酒店“彩樓相對,繡旆相招,掩翳天日”(《酒樓》),“諸店皆賣新酒,重新結絡門面彩樓”(《中秋》),“又有瓠羹店,門前以枋木及花樣沓結縛如山棚……近里門面窗戶,皆朱綠裝飾,謂之‘歡門’”(《食店》)。彩樓歡門即在商鋪門口搭建類似樓狀的棚架,然后用艷麗的彩紙、布帛、金箔等材料綁縛、捆扎。根據(jù)時節(jié),店家還會做因時制宜的創(chuàng)新,比如用菊花扎縛成門戶,“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shù)種……無處無之。酒家皆以菊花縛成洞戶”(《重陽》)。門面固然重要,內里的裝飾也不能忽略。“巷口宋家生藥鋪,鋪中兩壁皆李成所畫山水”(《寺東門街巷》),在文化氛圍濃厚的宋代,店內懸掛張貼名人字畫也是一種時尚,既彰顯店主的文化品位,又迎合了消費者追慕風雅的心理?!毒茦恰芬黄袠O盡鋪陳之能事,寫京城中規(guī)模較大的酒樓,用美輪美奐的燈光效果吸引顧客,“南北天井兩廊皆小閤子,向晩燈燭熒煌,上下相照”“各有飛橋欄檻,明暗相通;珠簾繡額,燈燭晃耀”“元夜則每一瓦隴中,皆置蓮燈一盞”。
5.3 歌叫吟唱
響徹街頭巷尾的各種富有節(jié)奏感和特點的吟唱和叫賣是最直接的廣告形式?!俺贸u藥及飲食者,吟叫百端”(《天曉諸人入市》),“是月季春,萬花爛漫,牡丹、芍藥、棣棠、木香,種種上市,賣花者以馬頭竹籃鋪排,歌叫之聲,清奇可聽”(《駕回儀衛(wèi)》)。
6 商業(yè)管理
隨著商業(yè)意識的增強,北宋的各行各業(yè)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行業(yè)規(guī)矩并注重經營管理?!睹袼住菲浴胺舶偎u飲食之人,裝鮮凈盤合器皿,車檐動使,奇巧可愛,食味和羹,不敢草略。稍似懈怠,眾所不容”,體現(xiàn)和強調了飲食業(yè)對食品衛(wèi)生和食品質量的要求。此外,各行各業(yè)開始注重著裝,“其賣藥賣卦,皆具冠帶?!涫哭r工商,諸行百戶,衣裝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謂如香鋪裹香人,即頂帽披背;質庫掌事,即著皂衫角帶、不頂帽之類。街市行人,便認得是何色目”,這是希望通過著裝體現(xiàn)行業(yè)特色,強化同行業(yè)者的身份認同感,并塑造好的行業(yè)形象?!妒车辍菲敿毭枋隽孙嬍车陮Ψ召|量的要求和對店員的嚴格管理?!懊康旮饔袕d院東西廊,稱呼坐次??妥瑒t一人執(zhí)筋紙,遍問坐客。都人侈縱,百端呼索,或熱或冷,或溫或整,或絕冷、精澆、臕澆之類,人人索喚不同。行菜得之,近局次立,從頭唱念,報與局內。當局者謂之‘鐺頭’,又曰‘著案’。訖,須臾,行菜者左手杈三椀,右臂自手至肩,馱疊約二十碗,散下盡合各人呼索,不容差錯。一有差錯,坐客白之主人,必加叱罵,或罰工價,甚者逐之”。店內人員從堂倌到掌勺廚師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從招呼安排座位、拿菜單點菜、報菜名、做菜、上菜,一切工作要求井井有條,不容許出錯,出錯則有相應的懲罰制度。
參考文獻
[1] 孟元老.東京夢華錄[M].姜漢椿,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2008.
[2] 鐘坤,王達.從宋代文學看兩宋商品經濟的繁榮[J].湖南商學院學報,2011(6).
[3] 王偉超.從城市商業(yè)生活觀宋代商品經濟發(fā)展[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2011,26(4).
[4] 劉營.宋代行會初探[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2015,15(1).
[5] 李經威.宋代商業(yè)中的廣告世界[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34(4).
[6] 張倩.宋代商業(yè)文化的盛景及其啟示[J].中華文化論壇, 2014(6).
[7] 羅吉義.宋代商業(yè)的發(fā)展和商業(yè)政策[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 1998(5).
[8] 方如金.宋代都城的商業(yè)和經商風氣的盛行[J].山東社會科學, 2006(5).
[9] 游彪.略論宋代寺院、僧尼經營的商業(yè)和高利貸[J].河北學刊, 1990(6).
[10] 潘蓉.宋代“坊市合一”制度與工商業(yè)行會經濟組織[J].蘭臺世界,20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