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娟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在學生的成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班主任作為班級的主要管理者,是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肩負著班級德育工作的重要職責。班主任要善于抓住教育的契機,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輔導和教育,這樣才能幫助處于青春期的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困惑和煩惱,健康快樂地成長。
【關鍵詞】農村中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 班級管理
【中圖分類號】G6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7-0186-02
近幾年來,心理健康教育成為教育部門研究、實施的一項重大課題,它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對培養(yǎng)學生健全、完善的人格,造就新時期人才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農民的生活越來越好,但有些初中學生卻不利用優(yōu)越的條件積極學習,而是沉迷于玩網(wǎng)絡游戲、玩手機、談戀愛、打架等不務正業(yè)中;部分中學生在升學壓力面前表現(xiàn)的不自信,自制力差,心理壓抑,得不到很好的宣泄;再者,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的問題也顯得越來越嚴重。近幾年來,因心理問題長期得不到疏通和矯正而爆發(fā)的惡性校園事件呈上升趨勢。這些事件的發(fā)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也引發(fā)了廣大農村教育者對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思考。作為班主任,在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中,應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結合近幾年的工作實踐談一談我的幾點做法。
一、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通道
良好的師生關系,就是師生心靈相通,讓學生從心理上、感情上接納老師。成功的班級工作實踐證明,最有效的影響力并不在于教師的威嚴,而在于教師內在的氣質、學識、品格等非權力因素所形成的精神力量。老師要與學生心靈相通,還要有同理心,站在學生的立場來感受、體驗學生的心態(tài),做到理解學生、關心學生,這樣才能使學生對你產生信任,愿意和你溝通、交心。
老師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還要學會掌控自己的情緒,即使學生犯錯,也要多給他們機會,用一顆寬容的心包容他們,多啟發(fā),多引導,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能從內心接受老師的意見并積極地改正自己的錯誤。
二、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是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保障
積極健康的班級氛圍能鼓舞人心,使學生獲得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所以班主任應建立良好的班風,使之形成一個健康的輿論,讓他們處處都能感到溫暖并處于一個愉悅的心境中。在寬松友善的發(fā)展空間中,學生一定能逐漸形成健康的個性、健全的人格,也能有效地預防心理疾病的發(fā)生。
三、家校聯(lián)手,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補充
家庭教育是社會的基礎,是社會之本,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所以我們必須很好地發(fā)揮家庭教育的作用,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良好的家庭教育。然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一部分農村家長不懂教育的藝術和方法,違背學生成長的規(guī)律,要么溺愛過度;要么簡單粗暴,動輒對孩子呵斥,甚至打罵,這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長危害很大。因此要經常利用家長會或家訪等機會,和家長溝通,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為孩子營造一個有利于其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家庭環(huán)境。建議家長以健康的心態(tài)對待孩子、教育孩子,言傳身教,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積極配合,這樣才能最終達到中學生心理素質全面提高的目的。
四、對話問題學生,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
問題學生一般是指那些思想品德不高、心理健康不全、行為習慣不良、學習成績不佳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在班里人數(shù)雖少,但破壞性卻極大,是一顆顆定時炸彈。問題學生的成因是多面、復雜和長期的,只有找到了病源,從源頭挖起,才能“藥到病除”。所以,班主任要積極和問題學生展開談話,決不能采取嫌棄的態(tài)度,相反要給予他們更多的溫暖,更多的愛,善于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在他們取得進步時,要及時肯定、表揚,借此增強其自尊心,確立其自信心,強化其正確行為。說服他們去做某件事,并讓他們在做這件事時感到愉快,并顯示出他們得到了真正關心,特別被看重,成為完成某種任務的特殊人物。那么,他們就會最有效的做好這件事。所以教師應把暫時后進的學生經常置于特別的關懷之中,使他們感到教師對他們的愛和信任。
把愛心當作啟蒙的甘露,用真情喚起心靈的共鳴。作為一名班主任,不僅要給學生傳授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而且還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使他們具備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適應能力和完善的自我調節(jié)機制,真正主宰自己命運,成為未來社會生活中的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