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鐵坤
摘 要:中共中央在國務院《關于加快和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的決定》中說:“美育不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養(yǎng),而且有助于開發(fā)智力,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盡快改變學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狀況,將美育融入學校教育全過程?!庇纱丝梢?,美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視。小學數學教學與美育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通過小學數學課堂上對美育的無痕滲透,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關鍵詞:美育;數學;探究;賞析
美育就是當我們對審美對象進行感受、欣賞、評析和判斷等審美活動時,生理結構和心理結構會受到感染、熏陶,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變化,從而不僅在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上得到了提高,受到了教育,而且在人的氣質、精神面貌上,也得到了提高,受到了教育。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極強的學科,從某種意義上說數學是人類精神的一種體現。數學課堂就是美育滲透的陣地,美育教育對小學生數學教學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兩者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那么,小學生的數學課堂如何根據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呢?
一、挖掘教材,領悟美
中國數學有著光輝的歷史和杰出的成就,通過這些內容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愛國主義思想感情。打開世界數學發(fā)展史冊,可以看到我國古代數學研究的偉大成就。前輩數學家的事跡和成果總是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小學數學的課本及其他相關教材體現了與美育相關的大量案例,比如小學數學的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數學家的介紹。教學時將介紹轉化成生動的小故事,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家身上孜孜不倦的鉆研精神,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愛好。結合課本中對數學家的介紹,教師可以為學生普及該數學家的其他優(yōu)點,同時可以聯想其他數學家,通過對數學家的案例介紹,適時地對小學生進行美德教育,引導小學生領悟數學家為知識和科學無私獻身的熱情,調動學生發(fā)奮學習的熱情,從而達到美育的目標。
二、學會賞析,發(fā)現美
“哪里有數,哪里就有美?!边@是希臘數學家普洛克拉斯的一段名言,體現數學中蘊含著美的因素,而美的因素同時也要通過數學體現出來,怎樣建立數學與美之間的聯系,是我們數學教學應該重點解決的問題,也是美育的要求。
小學數學的美育教育需要我們善于觀察和思考,發(fā)現數字的奇妙所在,阿拉伯數字從上小學一年級就要開始學習,數字1~10之間的十個數字可以通過不同的排列順序和排列方式形成不同的、無限個數字,這是數學的其中一個奇妙之處,其他奇妙之處還包括阿拉伯數字作為全世界通用的數學數字,全世界的小朋友都認識,體現了數學學習的無國界和廣泛性。在教學小學一年級1~10數字的認識時,教師根據數學特點,出示圖畫,如:小棒1、鴨子2、耳朵3、叉子4……看到這些圖畫,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下被調動起來了。小朋友不但記住了數字的形狀,更是體會到了數字之美無處不在。
美育的教學方式充分展現了數學的奇妙和美好之處,主要是引導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數學知識的求知欲,提高了學生數學學習的效率。
三、自主探究,體驗美
“數學活動中感受美、欣賞美、體驗美”符合數學課程的標準。具體來說就是要求我們通過內心真是的感受發(fā)掘數學之美,切勿將對美好事物的感知停留在表面,這種表面感知是不強烈的、不深刻的。欣賞美要求我們在心中真正感受到數學美之后,體會帶給我們的內心之愉悅。體驗數學之美即通過對數學之美的分享和品評深化對美的感知,獲得豐富的感知和美好的體驗。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親自動手參與研究的過程,在實踐過程中體驗數學之美。例如,在進行梯形多邊形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一個梯形的平面結構,然后適當地進行提示,引導學生將陌生的梯形結構拆分成兩個熟悉的機構,學生會發(fā)現梯形是由兩個三角形構成的,從而得出了梯形的面積即兩個三角形的面積,相信通過這種方式得出的數學結論會給學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同時也教會了學生一種解決數學問題的思考方法。這樣,通過自己動手實踐,獲得了成就感,培養(yǎng)了學生的信心,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四、聯系生活,收獲美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數學本身也有無窮的美妙?!痹S多數學知識被運用到了生活中的各個領域,數學使世界充滿了無窮無盡的美,使生活閃爍著美的光芒。例如:在教學《比的認識》時,以黃金分割為例,展開了對美的認識,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物中幾乎都有“黃金分割率”,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臘的帕特農神廟、印度泰姬陵、中國故宮、法國的巴黎圣母院等等,通過欣賞這些建筑,使學生領略到了黃金分割率帶給建筑的美。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我們欣賞了許多中國古代的軸對稱建筑,紫禁城、大雁塔、小雁塔,還有“亭”,醉翁亭、蘭亭等。這一切都說明了數學與建筑的息息相關,不容分割。建筑只是體現數學之美的一小部分,但它充分說明了美育與數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弊屛覀冇脭祵W的美去營造更強烈的美育氛圍,去塑造一代能夠感受美的人,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美的世界!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