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為民
【摘 要】 音樂是小學生比較喜歡的一種藝術形式,本文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音樂選擇為研究中心,從學生的心理特征、教學要求等方面著手,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音樂選擇原則及注意事項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音樂選擇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要想有效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加強對新穎教學元素的融入,這是目前閱讀教學中研究的重要課題。相關教育工作者通過不斷的研究發(fā)現(xiàn),將音樂融入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是非常有效的方式。但如何選擇合理的音樂,最大限度將音樂對閱讀教學的輔助作用發(fā)揮出來,是音樂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相結合的關鍵所在。因此,本文筆者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音樂選擇進行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選擇遵循小學生心理特征的音樂
以小學生的心理特征來選擇音樂,是小學語文教學和音樂相結合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則之一。以下從低中高三個階段的學生心理特征為出發(fā)點來選擇音樂。
1. 低年級學生
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而言,他們普遍存在注意力易分散的情況。所以低年級閱讀教學中選擇音樂時,需要能引起學生無意注意,并且節(jié)奏要簡單,曲目要短小與充滿活力,要讓學生感知到形象的主題。如說唱風格的節(jié)奏識記曲;古典主義音樂風格的小夜曲等。
2. 中高年級學生
小學中高級年齡段的學生的注意力逐漸延長,但自主分配與轉移的能力還是不足。因此,中年級閱讀教學中的節(jié)奏選擇需要更加謹慎,要節(jié)奏單一且易懂,節(jié)拍變動要一般,這樣才能確保學生的注意力不會處于分散狀態(tài)。
二、選擇遵循教學特征的音樂
不同閱讀教學階段,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及具有的能力都是各異的,所以不同閱讀教學階段需要選擇不同的音樂,以便于達到最佳的閱讀教學效果。以下是對不同階段閱讀教學特征來選擇音樂時需堅持的原則。
1. 根據(jù)低年級閱讀教學特點選擇的音樂
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需要注重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需要讓學生在閱讀中不斷積累字詞句,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全面透徹地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因此,此階段選擇的音樂需要堅持三個原則:第一趣味性要強,要能瞬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第二節(jié)奏要簡單明了,方便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第三是音律可以較為單一,以便于和課文的完美融合;第四是選擇的音樂要和閱讀文的內容有較大的關聯(lián)。
2. 根據(jù)中高年級閱讀教學特點選擇的音樂
隨著學生年齡的遞增,中高年級學生的邏輯思維開始不斷發(fā)展,此過程中通過老師合理的引導,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得到有效的開發(fā)。因此,想要實現(xiàn)上述目標,針對中高年級的閱讀教學而言,選擇的插入音樂需要堅持幾個原則:第一,音律可以多元,如合理選擇混樂方式;第二,要選擇時空性較強的音樂;第三是選擇能夠使學生心情平靜與極度放松的古典性音樂等。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音樂選擇至關重要,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僅需要從學生特征、教學特點兩方面來選擇閱讀音樂,還需要從教學過程和教學指導方法兩方面著手,相信只要運用的足夠恰當,必然能達到事半功倍的閱讀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胡群芳. 淺談根據(jù)小學生心理特征培養(yǎng)學習語文的興趣[J]. 教育教學論壇,2011(28).
[2] 湯茂榮. 音樂在閱讀教學中的設計思考[J]. 才智,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