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夢夢
摘要:語文是小學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朗讀教學既是教學內(nèi)容的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教學方法,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經(jīng)常利用朗讀教學手段強化課堂教學效果。小學階段是學生接受語文教育的初期,這一階段是學生語言能力和理解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時期,如果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合理利用朗讀教學手段,則小學語文課程教學實效性的提升將更易于實現(xiàn)?;谡Z文朗讀教學的重要性,本文將以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為例,分析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現(xiàn)狀和對策。僅供參考。
關(guān)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現(xiàn)狀;對策
引言:
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培養(yǎng)是當前學科教學的主要任務(wù),基于語文學科的特點和性質(zhì),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yǎng)是當前小學語文學科教學的任務(wù)之一。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yǎng)是重點教學任務(wù),但是縱觀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xiàn)狀,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yǎng)效果顯然不理想,需要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者進行教學方法的改善和創(chuàng)新。
一、我國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的現(xiàn)狀分析
(一)朗讀教學目標不明確
盡管當前很多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已經(jīng)基本上具備了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意識,但是在實際朗讀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無法制定明確的朗讀教學目標。這種教學背景下,小學生的朗讀學習就是機械性的朗讀,情感投入不夠[1],也不能在教師的指導下獲得科學的朗讀學習方法。
(二)偏重講和問
很多小學低年級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總是擔心小學生的理解能力不夠,因此在朗讀教學中教師也將講和問作為核心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動朗讀學習積極性被剝奪,朗讀情感不到位,朗讀時間不充足,嚴重阻礙了小學生的朗讀能力提升。
(三)教學指導和評價不合理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活動中,教師采取的一般教學模式就是讓學生進行集體朗讀后,選擇一兩名學生泛讀,以此抽查學生的朗讀結(jié)果,然后實施評價。但是很多教師在評價過程中容易忽視朗讀指導,對學生的情感表達、停頓、朗讀重音等缺乏重視。
二、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的對策研究
(一)明確朗讀目標,強化朗讀技能訓練
新課標要求下朗讀教學應(yīng)該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因此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活動中,教師應(yīng)該基于上述要求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在教授學生朗讀技巧的同時指導學生進行情感表達,在朗讀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2]。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正確認識小學低年級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避免盲目進行朗讀教學。如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課時,針對文本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教師提出了三項朗讀訓練的要求:(1)初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做到讀準音、重停頓,不加字、不漏字,把握住語速;(2)細讀課文,品味小壁虎性格特點;(3)有感情地朗讀,要求邊讀邊展開想象,繼續(xù)補充故事。這樣的朗讀目標不僅定位準確、要求具體,而且把朗讀技能技巧貫穿其中,有效避免了朗讀教學過程中的隨意陛和盲目性,達到了通過朗讀理解內(nèi)容、把握情感的目標。
(二)范讀,激發(fā)朗讀興趣
在課堂中老師聲情并茂的范讀,讓孩子們直觀地感受到課文所要表達的情境,而激情的美讀使教師成為孩子們學習模仿的榜樣[3]。如在學習《筍芽兒》時,應(yīng)抓住朗讀此篇的基調(diào),示范朗讀出筍芽兒頑強向上的生命力,筍芽兒不可阻擋的氣勢和戰(zhàn)勝一切艱難險阻的堅強品質(zhì)。并請學生閉眼邊聽邊想象相關(guān)畫面。這樣一來,音畫結(jié)合,使學生感受到了春筍在美好的春天來臨之際,不畏艱難,破土而出、頑強生長的情景。只有通過范讀,學生才能領(lǐng)會,提高認識,把朗讀訓練落到實處。
(三)在朗讀教學過程中應(yīng)用表演元素
小學生的表現(xiàn)欲較強,并且肢體動作豐富,因此在朗讀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依據(jù)朗讀內(nèi)容引導學生加入表演。通過肢體律動和表情變化優(yōu)化朗讀效果。如教學《荷葉圓圓》中的小水珠一段時,我問學生:你為什么喜歡小水珠?有學生說:喜歡小水珠眨著亮晶晶的眼睛。然后她讀這段話時,邊讀邊用手做出“?!钡膭幼?,還把“亮晶晶”這個詞讀得特別響亮;也有學生說喜歡小水珠躺在荷葉上滾來滾去的樣子。在孩子們一陣陣的歡聲笑語中,巧妙地利用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和稚嫩的肢體語言,能夠使其感受到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
(四)結(jié)合插圖,看圖朗讀
低年級課文中有不少插圖,它們色彩鮮艷、淺顯易懂,將課文內(nèi)容生動地展示了出來。適時地運用插圖配合朗讀,會事半功倍[4]。如《四季》這篇課文,就可以先通過觀察圖畫,再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在腦海中先留下印象,然后再“放電影”。用筆頭把腦海中的情景畫下來,形象地理解草芽尖尖,荷葉圓圓等。有了頭腦中的畫面,再引導學生讀書,才能讀出對四季的喜愛之情?!皬潖潯币x得輕而緩,“圓圓”要讀得輕松活潑。通過感官中的印象,學生讀得輕松,背得也容易了。
結(jié)束語:
目前,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的現(xiàn)狀不容樂觀,效果并不是太好。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朗讀教學的目的不明顯,學生不明白朗讀的意義是什么,對朗讀提不起興趣,另一方面是由于老師沒有采用適當?shù)慕虒W方法,學生不懂正確的朗讀技巧和方法,導致朗讀的時候不自信,然后喪失了朗讀的興趣。針對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的現(xiàn)狀并且分析了其原因之后,得出以下的解決對策。老師作為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必須要結(jié)合學生的興趣和個性發(fā)展,采取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和朗讀的熱情;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朗讀習慣和朗讀技巧,比如教會學生什么時候用重音讀,如何合理地把握朗讀的速度,如何把握語調(diào)和詞調(diào)等等,這些對于學生朗讀時正確地抒發(fā)情感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熊寶紅,李會蘭.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上旬,2014,11(10):147-148.
[2]彭連國.讓朗讀成為一種習慣——淺析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優(yōu)化[J].課程教育研究,2015,12(14):214-215.
[3]朱曉零.淺議新課程理念下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J].才智,2014,8(14):222-223.
[4]王風蘭.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探析[J].考試周刊,2014,11(48):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