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偉燕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要善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要讓學生樂于學習語文,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想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
關鍵詞:贊許;增強信心;書寫;閱讀
一、贊許
在課堂上我經常采用“讀得很準”“想象力真豐富”“你好聰明”等贊許的語氣去鼓勵學生。有時我也會課前備些小禮物,對學習認真、回答問題積極正確、學習進步快的學生予以獎勵。這樣在學習中就能 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習的樂趣,課堂氣氛活 躍,學習效果好??梢哉f,贊賞出創(chuàng)造力,贊賞出學 習興趣,贊賞出進步的學生,贊賞出有特點的學 生。通過贊賞獎勵融洽了師生關系,活躍了課堂氛圍, 激發(fā)了創(chuàng)造熱情,都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習的愿望。相反,詛咒或過多的批評則會事倍功半。如“你怎么那么笨”“你真是教不起來”“真是倒霉”等諷刺挖苦的語言 會讓學生感到厭煩和心情憂悶,從而害怕學習厭惡學習。
二、縱向比較增強信心
在課堂上不能挫傷學生的自尊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擯棄 以往把語文課堂變成教師居高臨下向學生施舍知 識的場所,擯棄家長制、霸道者的教風,要代之以 民主平等的態(tài)度去真誠關心學生,愛護學生。而那些橫向比較,如:“你怎么不向班長學學?!薄澳愕耐赖某煽兡敲春茫阍趺催@樣差!”這種強硬指責對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會有很大的影響,會使學生產生自卑感,喪失學習興趣,更沒有了學習主動性。
三、語文教師要將學生帶入美妙的文學殿堂
語文教師不僅要熟悉教材,對典范的名篇佳作記憶成誦,而且應形成自己鉆研教材的真功夫, 能常教常新,能給學生以藝術熏陶與美的享受,真正成為學生求知與做人的良師益友。語文教師出色的藝術審美能力與藝術創(chuàng)新能力,有助于激活 課堂氣氛,使課堂充滿朝氣與生機,因為學生在教 師的引領與點撥下,能夠從教材的字里行間發(fā)現(xiàn) 各種靜態(tài)美、動態(tài)美、形態(tài)美、色澤美、韻律美,能夠用自己的心靈感受到教材橫生的情趣。不僅如 此,教師匠心獨運的板書設計也能給學生以美的 享受、美的熏陶,從而激發(fā)起學習語文的興趣,煥發(fā)出語文課堂的活力。教師的魅力就是一種無聲的語言,是一種催人奮進的力量,是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最有效的途經。
四、語文教師要有一手好字
在現(xiàn)在的語文教學中,書寫占了很大快的一項內容。然而要讓學生書寫的漂亮、公整。那么教師自己的書寫也要美觀、整潔。尤其是低段的學生,他們的模仿能力很強,很多學生的都會注意教師的一舉一動,有時教師的一個小小的動作對于他們來說都是一項學習的新技能。而作為語文教師就必須要會寫漂亮的粉筆字,教師示范書寫時的字,直接會影響學生的書寫狀況,在很大程度上發(fā)現(xiàn),該班的教師書寫漂亮,學生的書寫也是跟教師的書寫很大程度上書寫的筆鋒,字行上都是有幾分相識度的,由此可見教師的書寫對學生的影響是非常之大的。在我剛步入教師隊伍時,我的字寫的就是不那么的大氣,都距離之間黏的也近,于是經過一段時間后,學生的字也跟我的非常相似。從此以后,我也就練習寫字,從臨摹到跟著字帖上面來寫。慢慢的我的字比之前寫的漂亮了很多,學生的也跟著我,他們的字也進步了不少,由此可見,作為一名語文老師還是需要能寫一手好字的。
五、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要讓學生快樂閱讀
要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就要要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要從興趣開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人們從事任何活動的動力。因此,教師要努力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讓他們愉悅地進行課外閱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
教師要經常講述自己(或組織學生講)閱讀讀物后的收獲和體會,用“現(xiàn)身說法”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同時有計劃有目的地搜集一些關于讀書的名言,進行評說、欣賞;講述名人讀書成才的故事,進行對比、教育,從而激起學生對讀書人的崇拜,對書的渴望,形成與書本交朋友的強烈意向。這樣學生就會在課余時間主動地進行廣泛的閱讀嘗試。
教師要經常向學生介紹歷史人物、科學家及身邊成才之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樣的力量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因為古往今來,凡對人類有作為的人,無不是博覽群書、勤奮學習的結果。 由于小學生關于形象思維的特點,可選擇有精彩畫面的書給學生看,學生容易被吸引,就會熱情地去閱讀,這樣可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只有適合孩子的口味,他們才會對書感興趣。
故事人人都愛聽,尤其是從小就伴著奶奶的童謠、媽媽的童話長大的孩子,一聽到老師說要講故事,個個精神抖擻,雙耳立豎,喜悅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聽為快。隨著教師聲情并茂,娓娓渲講,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節(jié)早巳把孩子們帶入了一個或有趣,或驚險,或奇特,或令人羨慕的主人翁世界。讓學生快樂地讀書,同時也在書中找到快樂。
六、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讓孩子堅持閱讀
在農村,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難以形成。在家中,家長不能成為學生課外閱讀的榜樣,由于受自身條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長很少去閱讀書籍,也較少督促子女去博覽群書。在他們的心目中能自覺完成家庭作業(yè)的孩子,就是一個乖孩子。這些因素,制約著農村小學生的語文閱讀和課外閱讀,不利于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形成和閱讀能力的提高。廣大學校和教師家長應互相配合,加強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使學生善讀書,增強課外閱讀積累。
七、注重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質疑品質
有了閱讀的空間和數(shù)量,而不加以思考,就像和尚念經,起不到對文章的理解的作用,因此在閱讀中教師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中的質疑品質。課題往往揭示的就是文章的中心,或是文章的主人公,或是文章的主要事例等等。課題所蘊含著的,是課文學習應去重點理解的。因而,我們要抓住課題,引導學生從題目出發(fā),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及想急于解決的問題。學生有了問題的引領,閱讀就有了方向,就能有針對性,有重心地去把握,去探究,去理解。這樣的教學,才能讓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實現(xiàn)質的飛躍。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笔聦嵶C明,許多專家學者,他們杰出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也主要是通過大量的閱讀獲得的。因此,應該讓學生的閱讀建立在自覺、自需的基礎上,教師不斷給予評價、激勵,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學生夯實文化底蘊。
總之,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盡管是農村小學,也應是書聲瑯瑯、歌聲瑯瑯、笑聲瑯瑯。關注學生就應從關注他們的閱讀開始,讓農村小學的孩子們去閱讀中品味快樂,在博覽群書中感受人類文明的博大精深吧!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
[2]《小學語文教師》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3月.
[3]《小學語文教師》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