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強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改深入發(fā)展,當今院校育人思想得以創(chuàng)變,在落實校園管理目標,為學生營建安全、和諧、穩(wěn)定生活與學習環(huán)境同時,管理方式也隨之得到完善,使其更加符合學生個性化成長需求,引導學生全面發(fā)展,本文通過對“以人為本”的中職學生管理方法進行探討,以期為提高中職學生管理質(zhì)量,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論參考依據(jù)。
關(guān)鍵詞:“以人為本”;中職學生;管理方法
自“以人為本”理念推行以來,教育界不斷反思以往教育管理體系中的不足之處,逐漸明確視學生為管理主體,施行學校管理工作的學生管理思路,引導教師摒棄以往僅依照學校及班級管理制度,硬性要求學生履行相關(guān)管理規(guī)定的單一化管理思想,從學生生活與學習實況出發(fā),施行符合其個性化成長需求的管理方法,助力學生管理體系完善與發(fā)展。其中,中職學生多為12—15歲少年,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容易沖動、心理敏感、性格脆弱且較為極端,有些生長發(fā)育較為緩慢或較快的學生,還會出現(xiàn)自卑心理,為此教師在針對中職學生落實管理方法時,需秉持“以人為本”理念,確保管理方法科學得當。
一、在剛性管理中融入柔性管理
正所謂“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管理方法是中職院?!爱嫹疆媹A”的“工具”,其中剛性管理為學生刻畫不可逾越的“鴻溝”,引導學生在安全穩(wěn)定的氛圍中學習與成長,避免學生誤入歧途影響未來的發(fā)展,其存在一定的法治意味,要求學生遵守剛性管理條例,能引導學生樹立遵紀守法意識,養(yǎng)成按規(guī)辦事的習慣,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然而,學生若生活在完全由剛性管理規(guī)定填充的中職院校中,將逐漸喪失自主意識,在剛性管理體制下成長的學生將變得千篇一律、喪失個性,有悖中職院校培育優(yōu)秀應用型技術(shù)類人才的教育初衷,削減學生核心素養(yǎng)。
中職院校應在剛性管理中融入柔性管理,從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角度制定柔性管理體制,給學生自由成長的空間,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凸顯學生管理主體地位。例如,中職院??梢园嗉墳閱挝辉O(shè)立“心聲箱”,學生可將自己的心事,對學校管理的建議,成長中的煩惱,以信件形式匿名形式投入“心聲箱”中,教師定期取讀,并在班會上集體回復這些信件,讓學生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guān)注,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管理效率,相較于剛性管理制度,柔性管理更契合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需求,為此需中職教師積極學習“以人為本”管理理念,以學生為主體施行柔性管理,完善管理方法,提高中職學生管理質(zhì)量[1]。
二、引導學生自主管理
校園管理最高境界就是“無為而治”,學生能自主展開管理工作,主動遵守校園及班級管理各項規(guī)定,凸顯學生管理主體地位,同時教師通過觀察學生自主管理實況,能充分了解學生管理訴求,個性化成長方向,為調(diào)整自身管理體系,完善管理方法提供依據(jù)?;诖?,中職院校需積極轉(zhuǎn)變教育管理理念,在管理工作體系中為學生留有一席之地,達到引導學生自主管理的目的。
例如,基于中職學生已經(jīng)擁有了獨立分析問題、理解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為此學??稍诿總€班級內(nèi)選派代表,參與到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建立學生管理小組,該小組負責監(jiān)督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行為,以學生視角分析其行為合理性,摒棄中職院校單項管理體系,建立學生自主管理制度,該制度與學校其他管理制度并行,完善學校管理體系,凸顯學校對學生的重視程度,樹立學生自主管理自信心,同時管理小組成員可在任何有關(guān)學生管理的會議上發(fā)言,代表學生群體表態(tài),使中職院校能隨時掌握學生管理訴求,優(yōu)化管理工作,讓使學生管理小組成為聯(lián)系學校與學生群體之間的橋梁。其中,中職學生管理小組組內(nèi)成員還可發(fā)揮榜樣的力量,使其他學生潛移默化的向該小組成員靠攏,自覺約束自身行為,通過對比明晰自身缺陷,找到正確的成長方向,在學校內(nèi)部營建蓬勃向上的自主管理氛圍,體現(xiàn)“以人為本”管理理念踐行價值[2]。
三、豐富管理方式落實“以人為本”管理目標
在傳統(tǒng)中職班級學生管理過程中,教師依據(jù)學校及班級管理綱要,硬性要求學生依照相關(guān)規(guī)定約束自己的行為,久而久之將學生與學校置于管理對立面,學生無法參與到管理過程中,對學校及教師的管理怨聲載道,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叛逆心理,激化師生矛盾,影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诖?,中職院校應豐富管理方式,拓展管理路徑,落實“以人為本”管理目標,消除管理矛盾并發(fā)揮中職學生管理能效。
例如,中職院校在以班級為單位向?qū)W生宣講“安全知識”時,并摒棄說教式管理方法,以班級為單位在班主任組織下,創(chuàng)設(shè)“安全知識宣傳周”活動,在本周內(nèi)學生需通過協(xié)同互助,在充分了解安全知識基礎(chǔ)上,完成“班級板報設(shè)計活動”、“安全主題班會活動”、“安全廣告設(shè)計活動”等任務,通過不同途徑,以學生本位視角宣講“安全知識”,消除學生對安全管理的抵觸心理,賦予管理趣味性、參與性、有效性,為科學高效落實安全管理目標奠定基礎(chǔ),凸顯“以人為本”管理理念踐行價值[3]。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中職院校是面向社會培育優(yōu)質(zhì)人才的重要教育場所,為使學生得以身心健康成長,中職院校需樹立“以人為本”管理理念,在剛性管理中融入柔性管理,引導學生自主管理并豐富管理方法,為有效落實“以人為本”管理理念提供路徑,在提高中職管理能力同時,達到引導中職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徐彤."以人為本"的中職學生管理模式探析[J].新一代,2017(19):54.
[2]劉詩珍.“以人為本”的中職學生管理模式[J].消費導刊,2015(5):176-176.
[3]孫東升.淺析“以人為本”的中職學生管理模式[J].新校園(上旬刊),2015(1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