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瑞珂
摘 要:打造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堂,使學生真正自主地學會知識并懂得應用到生活中,是各小學語文教師探究的重點。文章擬從營造氛圍、師生互動、培養(yǎng)習慣和采用教學策略四個方面探究如何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要想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教師要改變以往的形象,為學生營造輕松、民主、和諧、愉快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相對輕松的課堂環(huán)境下更好地學習。在新課程改革不斷發(fā)展的今天,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仍然是廣大小學語文教師關注的熱點,要想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zhuǎn)變?yōu)榉e極主動獲取知識。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樹立服務意識,注重引導,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確保自身主導作用的充分發(fā)揮,當好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指導者。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性的提升首先需要在師生互動方面予以加強,這樣才能解決教學中最基本的一些問題。實現(xiàn)師生互動的方法手段是很多的,這需要教師根據(jù)實際教學內(nèi)容合理選取。比如,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情景創(chuàng)設、角色扮演等形式實現(xiàn)師生互動;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主題討論等形式實現(xiàn)師生互動。在進行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把握兩個基本原則。第一,要遵循以生為本的原則。師生互動的根本在于推進教學活動,而只有貫徹以生為本原則,才能實現(xiàn)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第二,構建開放的互動環(huán)境。師生互動必須保證教師和學生處在同等的環(huán)境中,這樣學生才能夠發(fā)揮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
要想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只是依靠教師的努力是無法完成的。小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也必須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進行良好的配合。但是考慮到小學生群體的思想尚不成熟,難以做出正確的判斷。因此語文教師還應該發(fā)揮自身的引導教育職責,幫助小學生培養(yǎng)起良好的學習習慣。
語文教師應該通過長期的教導使小學生認識到學習語文的重要性,從而端正學習的思想態(tài)度。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加強自身的思想認識,并且不斷進行教學方法的學習和創(chuàng)新,以輕松有趣的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形式來吸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對于小學生群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學習動力,只有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學生才可能會逐漸喜歡上語文課堂教學,然后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的過程中來,與教師進行良性的互動,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提高。
小學語文課程教學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首先要加強語文復習。復習是鞏固語文知識的良好手段和重要方法,語文中有很多知識是需要記憶的,因此,教師一要引導定期復習課文,善于利用復習時間,防止因時間間隔長而產(chǎn)生遺忘。二要因材施教,及時了解學生存在的問題,區(qū)別不同的對象,選擇不同的形式,對癥下藥。三要開展反思教育。當教師對任何一節(jié)課反思時總會覺得有些不足,這就要求教師每節(jié)課后都要對教學環(huán)節(jié)預設與實際的吻合狀況、學生學習狀況進行剖析和反思。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在課外總結、在反思中學習。例如,在小學語文寫作課上,教師習慣于先講解基本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再讓學生練習,在反復練習中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然而這并不能使學生真正掌握寫作技巧,更不能讓學生對寫作產(chǎn)生興趣。新的教學理念倡導加強師生間的交流與互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寫作課上教師可先讓學生觀看一段電影或視頻,以寓教于樂的方式引發(fā)學生的興趣,然后讓學生寫觀后感,利用影視作品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這樣既營造了愉快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有了寫作興趣,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總而言之,保證課堂的有效性也是提高學生學習水平的有效手段,在教學中,教師要調(diào)動課堂氣氛,讓學生保持高度的學習熱情,綜合利用多種教育手段,針對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選擇最恰當?shù)慕虒W方式,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讓學生能夠在有限的課堂中獲得更多的語文知識。
[1]朱玲玲.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版),2018(1).
[2]毛成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析[J].考試周刊,2018(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