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靜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信息化早已經(jīng)滲透到了我們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當中,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信息技術帶給我們的改變。但在部分農(nóng)村地區(qū),信息技術教育是落后的,普及也緩慢。怎樣讓農(nóng)村地區(qū)的信息技術教育落到實處,作為老師,我們必須去了解,目前的現(xiàn)狀是什么?如何去改變?
關鍵詞:農(nóng)村;信息技術教育;困難;對策
一、信息技術教育面臨的困難
1.農(nóng)村資金缺乏,信息技術教育投入的資金少
信息教育的開展建立在有信息設備的基礎上,而這些硬件設施的配置又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支持才可使設備真正在教學中得到運作。而農(nóng)村地區(qū),即使人們意識到信息技術教育對中小學教育來說是正確的,也拿不出那么多的資金去大批量購買電腦等設備,而有些可能就為了響應信息教育的號召而去購買,通常這種情況下,所購買的電腦品質都不會太高,甚至是低端版本。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如此迅速,這種湊數(shù)買來的信息設備跟不上時代的發(fā)展,更新落后,對信息技術教育來說只能是半吊子水,無法落實到實處!但是若是資金所購買的設備少,就會出現(xiàn)幾個學生公用一臺電腦的情況出現(xiàn)!
2.課程設置不合理,課時不合
由于農(nóng)村條件的限制,即使有些學校可以開設信息技術課,課程也是不受到重視的,只能是為選修課。在硬件設備稍微更高的學校,信息技術課可能為一周一節(jié)課;而在稍微落后的地方,即使學生渴望上信息技術教育課,也可能只是兩周一節(jié)。再加上中小學對于信息技術教育的要求并不高,最主要的還是看學生的成績,所以學校方面對信息技術教育的課時安排不合理,課時少也是正常情況。但是信息技術課的特點就是連續(xù)性,學生要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結合起來才能真正的會操作??墒钦n時過少的情況就會導致學生學后就忘的情況。若是要幫助學生鞏固上節(jié)課的知識,教學內容就會愈發(fā)滯后,久而久之,就會嚴重影響信息技術教育的進度。
3.老師的專業(yè)信息技術素養(yǎng)不高
農(nóng)村地區(qū),可能專門教學信息技術的老師并不多,許多別的科目老師來教信息技術課。雖然說別的老師一起教信息技術課解決了老師不足的問題,但這也降低了信息技術教師的專業(yè)素質!這樣上多門課程會磨滅老師的教學熱情,讓教學情緒化;還有就是,這樣的代課老師大都是靠計算機操作經(jīng)驗來教學而不是真正的信息技術專業(yè)人士,對信息技術教育的認識不夠,會將信息技術課程簡單化,認為只要學會基本的操作,打字即是完成了信息技術教育課程的目標!而信息技術的更新速度很快,教學內容如果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對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來說是非常不利的。這也就會導致學生并不能很好的學習信息技術的真正內容,所以教師方面的問題,學校要注意!而老師上課的目標,盡量做到在信息技術課上最大限度地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而不會荒廢課程!
二、如何改革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對策
1.克服教學困難,充分了解學生的信息水平
由于農(nóng)村地區(qū)在信息技術教育的資金投入少,信息技術需要的設備不完善,學生不能夠很好的學習信息技術。但是,因為信息技術在中小學的教學中發(fā)揮重大作用,所以學校應該提出申請,國家或當?shù)卣哟髮m椊?jīng)濟支持與政策傾斜,加大這些地方的基礎設施的投入。如果效果并不明顯,作為信息技術教育的老師,我們應該盡力克服設備不足的教學困難。提升自己的教學素質與學術水平。雖然在設施不足的情況下完成教學任務不簡單,但是,無論用什么方法,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都是老師的責任。首先我們要了解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然后再進行因地制宜地教學,即使教學的時間不夠,老師也可以憑能力來湊!
2.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
由于中小學的信息技術教育的課時不足,所以老師要抓緊課堂的時間來教學,而要提升這門課的質量與教學效率就要讓學生對該課程有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前提和基礎,是學習的動力,是學生集中注意力的關鍵因素。在信息技術教育的課堂上,如何吸引學生的有效注意力,提高學習的效率。是老師要考慮的第一步。中小學生大都貪玩,老師在信息技術的課堂上可以根據(jù)學生喜愛游戲的共性,找一些寓教于樂的游戲來引導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計算機可以做到的事情很多,老師可以充分利用電腦的便利將教學內容制成生動有趣的課件,通過電腦演示出來;或者是展示別的同學的成品網(wǎng)頁和將網(wǎng)站上的精品網(wǎng)頁步驟呈現(xiàn),學生都是好奇的,當他們看到這些精美的網(wǎng)頁時,由于接觸的少,這種方式就會讓他們感到驚奇,學習激情與興趣一下子就被提高了!從而在信息技術教學課程上就會有更高的集中力,在有限的課時上學到更多知識,不斷提高整節(jié)課的教學質量!
3.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
一切的教學資源都是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成績、能力而設置。本著“物盡其用”的原則,學校的多媒體教室向學生和教師開放,這樣,哪怕是課時較少,學生也可以在課余時間去機房練習操作!比如:老師在教會學生用word處理軟件基本應用后可以讓學生自己搜集材料、設計樣式制作電子賀卡發(fā)給老師同學。初步掌握網(wǎng)頁制作后,親自利用圖片、動畫、音樂、水平線等內容裝扮自己的網(wǎng)頁。在制作過程中,學生們都會帶著十足的好奇,積極主動地參與,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像力和創(chuàng)造力,而且也會踴躍總結自己的心得和體會。事實證明,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實踐能力也不斷得到提高。再加上:對于多媒體來說,學生的使用與老師的新型教學分析融合,設備的使用率也會得到提高!
不管農(nóng)村中的中小學生在信息技術教育下遇到了何種問題,只要老師與學生共同努力,克服這些外在的困難是可行的。尤其是信息技術教育的老師,教學中越是辛苦,阻礙越大則越是要用心去教學,只要持之以恒,相信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參考文獻
[1]袁媛.遼陽市農(nóng)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06.
[2]張慧.在中小學中有效實現(xiàn)信息技術教育的方法探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