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瑞珠
【摘要】在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的訓練和培養(yǎng)是缺一不可的,它們是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和重要手段。在教學中,加強聽力訓練,有助于學生獲得全面的語言應用能力,所以在高中階段英語教學中應加強聽力訓練已得到大家的共識,然而,聽力教學還是存在著一些不足。在本文中,筆者就高中英語聽力教學做了一些探索與實踐,希望能有助于提高聽力教學的趣味性與有效性。
【關(guān)鍵詞】高中英語;聽力教學;趣味性;有效性
一、興趣與熱愛是最好的老師
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足以說明,提高聽力教學的效率,興趣的培養(yǎng)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于是,我在自己所任教的班級開展“每周一英文歌曲”活動,要求學生每人推薦一首英文歌曲作為每周一歌。為了讓活動更好地服務于教學,我對學生所要推薦的歌曲做了一些要求:其一,旋律優(yōu)美,節(jié)奏易掌握易跟唱;其二,歌曲的主題積極向上,與當下所學習話題有關(guān)更好,歌詞對學生要有一定的啟發(fā)意義。這樣,每節(jié)英語課上課前的5分鐘,學生聽英文歌曲,感受英語語言的魅力,會唱的學生跟唱。當然會因為種種原因而使每天5分鐘的英語歌曲欣賞得不到保證,但長期的耳濡目染,學生耳朵的敏銳度得到不斷的刺激,間接地提高英語聽力理解能力。
“每周一英文歌曲”活動,不僅使班級英語學習氛圍更加濃厚,也使我的教學受益。在學習必修1 Unit 1 Friendship時,有學生介紹Shining Friends這首歌曲,她的介紹為我的單元教學做了很好的熱身。聽完歌曲之后,我馬上就friends and friendship兩個話題組織了討論,并引導學生思考歌詞中對友誼的描述。不少學生踴躍地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氣氛熱烈。這一單元教學的熱身比我刻意思考后而設計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聽”與“說”巧妙結(jié)合,提高聽力訓練的有效性與趣味性
為了提高聽力訓練的有效性與趣味性,改變部分學生為選擇A、B、C而聽的較為被動的局面,我在聽力教學與訓練中,有意識將聽與說結(jié)合,降低單純的聽從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正確答案這種聽力訓練方式的投機性,讓學生主動地、創(chuàng)造性地聽。
例如聽對話:
W: Hey, David, have you thought about where to go next Friday for your birthday?
M: I am not sure. Ill call you next Wednesday or Thursday and tell you my plan.
回答:What day is Davids birthday?
A. Next Wednesday B. Next Thursday C. Next Friday
學生要選擇正確答案并不是很難,因為無須拐彎抹角只要聽懂這句話Where to go next Friday for your birthday就夠了。為了鼓勵學生聽得有始有終,把握對話的整體大意,學生回答該問題時,我會繼續(xù)發(fā)問:What will David do next Wednesday or Thursday?
“聽”與“說”結(jié)合的聽力訓練方式,就聽力材料提問題讓學生回答,以問激智,設計具有信息溝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平時的聽力訓練中,對聽力材料不能僅僅滿足于抓住只言片語,而是要努力抓住整句甚至整段話的內(nèi)容。長期的訓練,能激發(fā)學生對聽力過程可能出現(xiàn)的疑問追源索流,努力尋找解決教師可能會設置的問題的答案,從而提高聽力的興趣,獲得較好的訓練效果。只要學生聽的主動性與積極性被調(diào)動起來,聽力教學與訓練的趣味性與有效性就能得以提高。
三、融入時事新聞元素,增加聽力訓練的時尚性與趣味性
多少古人曾經(jīng)“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為的是金榜提名,光宗耀祖。而對于聽力,埋頭苦聽使耳朵逐漸敏銳,而豎起耳朵感受外面的世界,能打開聽力訓練的另一種局面。所以,在老師的引導下,聽一些簡單的時事英語新聞,能增加聽力訓練的樂趣,提高學生進行聽力訓練的興趣。
為什么學生對教材所提供的聽力材料提不起興趣?為什么不少老師都感到使用教材所提供的聽力材料進行聽力訓練效果總是不好?究其原因不外乎:聽力內(nèi)容難度大,所講話題遠離生活實際等。所以,為何不讓學生聽聽英語新聞呢?也許他們對時事新聞的興趣更大。于是,我就嘗試著將新聞錄音,作為聽力訓練的輔助材料,效果也不錯。
如,在教學高中英語必修5單元2 The United Kingdom時,我讓學生收聽有關(guān)英國新任首相卡梅倫的新聞,Both the baby — who was born weighing 6lbs 1oz (2.7 kg) — and Mrs Cameron are doing very well,” a statement from the prime ministers Downing Street…雖然這段新聞對學生而言有一定難度,但他們對新任首相的新聞還是很感興趣,尤其是英語程度好的學生都想聽明白以證明自己的水平。為了降低學生在聽的過程的挫敗感,我把新聞中可能對學生理解造成障礙的詞匯提供給學生,并對所聽新聞的背景做了簡單介紹,這樣學生在聽的過程享受到聽懂的成就感的可能性就大多了。
通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我發(fā)現(xiàn)學生對英語新聞的興趣遠遠大于不少教材提供的聽力材料,所以只要有時間有機會,我就錄制一些較為簡單的、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新聞作為聽力教學的輔助材料,并根據(jù)聽力內(nèi)容設置適當?shù)膯栴},了解學生聽的情況,聽完整體大意之后,再把聽力原文呈現(xiàn)給學生。
在實踐過程中,有一個原則要把握,那就是:只有把多聽與多說、多讀、多寫結(jié)合起來,才能使英語聽力水平得以質(zhì)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