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英
[摘 要]為啥越到高年級學生越不愿意發(fā)言了呢?其實每一位教師從自身反省就不難找到原因。因為光是想一想,這樣的課堂就讓人覺得枯燥,更何談學生還要在這樣枯燥的課堂上動腦筋、思考、回答問題,與老師配合,真是夠折磨人的。越是這樣“嚴”下去,舉手的同學越少,想與教師說心里話的學生就越少。到最后恐怕連幾個象征性的“旗幟”都會消失。有什么良方呢?
[關(guān)鍵詞]高年級學生;發(fā)言積極性 ;提升策略
學生為啥越到高年級越不愿意發(fā)言了呢?問及相同的問題,許多教師連連搖頭,不住嘆息。是啊,學生為啥越到高年級越不愿意發(fā)言與老師說心里話了呢?問及學生,學生或面面相覷,或笑著跑開,或言辭躲閃,或采取答非所問的態(tài)度……終于有一名學生神秘地走近我,悄悄地對我說了幾句話,我頓有所悟。細察周圍之現(xiàn)象,果然如此?,F(xiàn)予以公開,以為共勉!
追本溯源,有些教師從跨進教室的那一刻起,就板起一張讓學生生畏的面孔,一堂課45分鐘,沒有把可貴的笑容露出一星半點,眉頭皺得像個生鐵塊,臉上陰云密布,在這樣的課堂氣氛中,不要說頭腦反應慢的學生,就是頭腦機靈的學生,也是抱著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態(tài)度,生怕哪里的反應跟不上老師的思路,惹著了哪個雷??v觀全班,除了寥寥幾個學習程度好的同學標志性地舉著像旗幟一樣的手外,其他同學一律正襟危坐或眼睛發(fā)直,眼神空洞;或眉頭緊鎖,作冥思苦想狀;或好友對視,尋求信息……一堂課,就像一張拉成滿月的弓,嚴肅、緊張、拘謹沒有歡笑,沒有七嘴八舌,沒有合作 ,教室里靜得掉根針都聽得清清楚楚,因為舉手的人太少又要完成教學任務(wù),所以整個課堂就只剩下教師一個人的聲音,黑板上寫滿了筆記,學生低著頭齊刷刷地記著筆記。至于學生聽進去了多少大概只有學生最清楚了。課下,這些教師振振有詞地說:“在課堂上就是要嚴一些,不能給他們有一點好臉色,不能讓他們有一絲開小差的余地,否則,一堂課的教學任務(wù)完不成不說,還失去了威信,就太劃不來了!”
為啥越到高年級學生越不愿意發(fā)言了呢?其實每一位教師從自身反省就不難找到原因。因為光是想一想,這樣的課堂就讓人覺得枯燥,更何談學生還要在這樣枯燥的課堂上動腦筋、思考、回答問題,與老師配合,真是夠折磨人的。越是這樣“嚴”下去,舉手的同學越少,想與教師說心里話的學生就越少。到最后恐怕連幾個象征性的“旗幟”都會消失。怎么辦?怎么辦?經(jīng)過與同事們共同溝通、探討,開出一劑藥方,以解心中之惑:
1.嚴愛結(jié)合。即采取學生能夠理解、接受的方式對待學生。首先,要善于在尊重的基礎(chǔ)上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其次,善于在嚴格要求的過程中去體現(xiàn)對學生的尊重關(guān)愛,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使他們獲得成功。并且做到愛得得體,嚴而有理、有度、有法與有恒。
2.“嚴”而不“厲”。中國有句古訓:“嚴師出高徒?!比魏螘r候?qū)W生嚴格要求都是正當必要的,缺乏嚴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對學生不負責任。但嚴格不等于嚴厲。嚴厲意味著教師態(tài)度的強硬、武斷和偏執(zhí),嚴厲會使學生產(chǎn)生懼怕心理。久而久之,依賴性、神經(jīng)質(zhì)、敵意這些不良心理都會在這種重壓下產(chǎn)生。因此,教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應該是嚴格,而不是嚴厲。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故諾特博士曾深情地說:“在經(jīng)歷了若干年的教師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個令人惶恐的結(jié)論:教育的成功和失敗,‘我是決定性因素。我個人采用的方法喝沒和每天的情緒是造成學習氣氛和情緒的主因,身為教師,我具有極大的力量,能夠讓孩子們活得愉快或悲慘,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啟發(fā)靈感的媒介,我能讓人丟臉也能讓人開心,能傷人也能救人。”
其次,教師與學生談心,溝通師生之間的感情,達到影響、教育學生的目的,從而使學生敢于說出自己的心里話,使學生處于一種比較愿意接受的心理狀態(tài),那么越到高年級的學生,他就愿意把自己的知識面、所見所聞、獨到的見解與老師、學生共享。在這談心的過程中也要把握一個特點即:談心要善于把握學生的心理特點。具體內(nèi)容如下:
1.自棄心理。有的同學由于平時學習不夠認真,成績較差,,屢遭批評,因而產(chǎn)生了一種自暴自棄、“破罐破摔”的心理。與這種學生談心時,就要先找準學生身上哪怕是不起眼的特長,然后從肯定這些特長切入,以使學生感覺到教師對他的理解和肯定,激起其心中的自信,從而使學生敢于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2.沮喪心理。學生平時表現(xiàn)好,自尊心較強,偶犯過失,容易產(chǎn)生“這下完了”的沮喪心理。表現(xiàn)為情緒低落、垂頭喪氣、心情沉重。此時教師應把重點放在開導、鼓勵上。因此,可由一些名人、偉人所犯的錯誤及他們犯了錯誤但并不影響他們成為名人、偉人的故事說起,讓學生認識到犯錯并不可怕,關(guān)鍵要正確認識錯誤、正確對待錯誤。這樣一來,學生的沮喪心理就會逐漸消失,談話自然就很融洽了,彼此之間的距離消除了,學生也容易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
3.期待心理。有的學生近期表現(xiàn)良好,往往期待教師的肯定和表揚。這類學生教師要善于利用學生的期待心理,首先充分肯定其成績和進步,在滿足了學生的期待心理后,再指出他的問題和不足,他聽起來會感到教師完全是為他好,不會產(chǎn)生抵觸情緒,這樣會使整個談心過程氣氛融洽,學生也會說出自己的心里話。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幼小的心靈好比荷葉上的露珠,晶瑩透亮而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會滾落,就會破碎,應倍加呵護?!苯處煈撌冀K體現(xiàn)出對學生的一片愛心。因為,現(xiàn)在有許多學生的心靈之窗是關(guān)閉的,而學生們的一些“心結(jié)”光靠說教是解不開的。只有教師平時在生活、學習上的關(guān)心和愛護,才能贏得他們的信任,走進他們心里,從而解開這些心結(jié)。讓學生越到高年級越愿意發(fā)言與老師說心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