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惠
[摘 要]眾所周知,愛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兒童們最喜歡的活動就是做游戲,而民間游戲都是傳承下來的經(jīng)典,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教育價值,將其應用到幼兒教育中是十分必要的。幼兒們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教師都可以思考將民間游戲融入其中,比如在早晨活動中、在課間休息時間以及全體活動等,或者主題區(qū)域活動中,都可以收獲寓教于樂的良好教育效果。本文主要論述了民間游戲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應用,以供參考。
[關(guān)鍵詞]民間游戲;幼兒園;一日活動;特征;應用
民間游戲秉承了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符合孩子天性好動、好奇心強等的心理特征,具體重要的教育價值。民間游戲利用獨特的韻味,深化的開拓了孩子的智力發(fā)展以及身心的健康,更讓他們學會包容他人以及顧慮他人的良好社會品德。因此,教師可以探索將民間游戲合理地應用到幼兒園一日活動中,讓幼兒在做游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的教育,從而促進學前教育質(zhì)量的進一步提高。
一、民間游戲的特征
1.運用的工具簡單
在幼兒園中融入民間游戲,其方法極為簡易,因為民間游戲所具備的工具非常簡單,甚至有部分民間游戲只需要孩子的全身心投入就可以玩的很開心。如,斗雞、貼人等,并不需要多余的工具就可以完成,只需要幾名孩子結(jié)伴完成就可以。有些民間游戲需要的工具也是極為簡單,甚至可以用廢品來代替,如拔河比賽可以用任何一根較粗一點的繩子就可以代替;跳方格子可以用廢紙、石頭等來代替。
2.形式豐富且趣味性強
孩子的興趣才是賦予游戲最好的生命,大部分的民間游戲之所以可以流傳至今,究其原因,最主要的還是游戲的本身具備較強的趣味性,與孩子的天性體征極為符合。例如“打片子”這個民間游戲流傳至今,這類游戲比較適合男孩子的性格。其游戲方法非常簡易,利用丟棄的廢紙將其折疊為一個正方形的卡片,在進行折疊的過程中恰好培養(yǎng)了孩子獨立動手操作的能力,然后孩子可以三五成群的結(jié)隊來打,使其可以更好的轉(zhuǎn)動思維來想盡辦法贏取對方手中的片子,這也符合了孩子天性好強的心理特征。還有比較適合女孩子去玩的“跳皮筋”,女孩子可以邊和伙伴聊天,邊跳著皮筋,這種方法可以強化孩子的體能鍛煉,以及增加節(jié)奏感。
3.活動形式比較自由
民間游戲沒有固定的組織者,也沒有專門的時間限制,場地也可以隨時隨地更換。例如:貼人、背人、丟手絹等游戲都可以隨時開始,玩累了結(jié)束,或者可以一個游戲接著一個游戲的玩耍。
4.促進孩子動作的發(fā)展
大部分的民間游戲都可以推動孩子的走、跑步、跳躍、爬行等身體運動的強健,比如,跳格子,跳皮筋,打片子就可以強化孩子的跑、跳、摔等身體動作的強健,抓籽、跳繩、翻繩等民間游戲可以強化孩子的手眼結(jié)合的協(xié)調(diào)性。
二、民間游戲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應用
1.明確制定游戲目標
在應用民間游戲進行幼兒教育活動時,首先,要明確民間游戲在幼兒教學課程中的基本目標。民間游戲要不僅以幼兒的健康發(fā)展為目標,而且要因材施教,針對個體差異制定目標,同時要根據(jù)地域、民族差異進行對游戲目標的調(diào)整,找到適合幼兒教育的民間游戲;其次,要遵守游戲性與教育性統(tǒng)一的原則,不應該偏重游戲與課程的任何一方,這樣既能使幼兒的成績有所提高,又可以讓幼兒有一定的游戲體驗;最后,在進行民間游戲前,教師應該從實際出發(fā)安排好游戲方案,根據(jù)幼兒的發(fā)展狀況制定游戲目標,促使幼兒在良好的游戲體驗中獲得身體和心理綜合素質(zhì)的提升。
2.日常幼兒園生活中的應用
第一,早晨活動中進行民間游戲。園外的晨起鍛煉是孩子進入幼兒園后接觸的第一項運動,其活動組織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孩子一天中的情緒問題。由此可見,組織良好的晨起活動有利于提升孩子的積極參與性,讓孩子能更加積極主動的與同班同學進行良好的互動、交流、溝通,更加促進了幼兒園一日活動的良好進行,除此之外,孩子目前正處于身心成長發(fā)育階段,因此,必須利用民間游戲來維持孩子一天的活動量;第二,課間休息時融入民間游戲。幼兒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合理的運用課間休息的充足時間,來組織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民間游戲。如,石頭剪刀布等活動都可能在幼兒園室內(nèi)開展,并且可以根據(jù)孩子的實際情況隨時開始,隨時暫停;第三,全體活動中的民間游戲。由于全體活動的場所空間較寬闊,時間也相對較長。這時候,融入民間游戲無疑是為教育工作者的組織活動上錦上添花,因為民間游戲中有部分游戲具備活躍氣氛的作用。如,拔河比賽、丟手絹等都比較適合全體活動中進行。
3.主題區(qū)域活動中的應用
在主題的支撐下,在各區(qū)域活動中有效實施民間游戲活動,使其與預定主題活動分別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班級群體相融合。在區(qū)域活動創(chuàng)設(shè)中,除投放常規(guī)的區(qū)域材料外,還投放很多傳統(tǒng)的民間游戲材料,每個班都設(shè)有民間游戲特色區(qū),在學期初制定各區(qū)的學期計劃安排表,每周制定周計劃作為開展區(qū)域活動的依據(jù),指導幼兒開展區(qū)角活動,教師則積極創(chuàng)設(shè)富有童趣的民間區(qū)域游戲的環(huán)境,如“民居”、“老鼠洞”、“做紙坊”等。結(jié)合主題開展民間游戲,有利于孩子豐富體驗,提高游戲水平,如開展小班“甜甜蜜蜜”的主題,在大陽臺上設(shè)置“抬轎子”的區(qū)域;利用廢舊紙箱和農(nóng)村豐富的資源——細長的竹竿,用不干膠和彩紙精心裝飾制作成兩頂“花轎”,激發(fā)孩子參與游戲互動的積極性。
三、結(jié)語
總之,民間游戲的存在為幼兒一日活動增添了豐富多彩的趣味,民間游戲所采用的資源是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其主題的源泉也是實際生活,也充分展現(xiàn)了我國強大的民族特色。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開展民間游戲,不但是一種偉大的嘗試,更是全新的教育體驗,幼兒教育工作者要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如何更好地融入和應用民間游戲,從而充分發(fā)揮民間游戲的價值,從而讓幼兒們快樂的學習成長。
參考文獻:
[1]熊雷欣,盧清 . 民間游戲在幼兒精細動作發(fā)展與培養(yǎng)中的教育價值[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09):104.
[2]王宏霞 . 淺談民間游戲在幼兒小班的開展[J].學周刊,2016(08):58-59.
[3]劉艷菊 . 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應用分析[J].發(fā)現(xiàn),2017(02):80-81.
[4]王秋紅 . 民間游戲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應用[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6(10):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