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應(yīng)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我們在語文教學的方式上逐步開始傾向于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小學語文素質(zhì)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關(guān)系到學生的理解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的提升。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關(guān)系到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而且對他們開闊視野、提高內(nèi)涵、增加底蘊、放飛心靈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guān)鍵詞】理解 領(lǐng)略 檔次 樂趣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9-0192-02
小學語文除了基礎(chǔ)字詞的練習之外,主要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和表達運用,“讀”和“寫”是相輔相成的,其中,寫是學生思想和視野的表達,是輸出的過程;而讀是寫的前提和基礎(chǔ),是供“寫”做準備的,是一個知識輸入和儲存的過程。所以,小學生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據(jù)著不可小覷的地位,直接關(guān)系到學生素質(zhì)的高低,關(guān)系到他們在課堂上理解課文的能力和在課下運用語文的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閱讀的過程不但是一次知識攝取的過程,更是一次心靈洗禮和滋潤的過程。大量有益的閱讀,可以讓學生如同得到甘露的滋潤,讓他們受益終身。
一、閱讀能力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1.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掌握分析課文的思路
語文探究性開放式閱讀在語文教學領(lǐng)域中,已經(jīng)起到了顯著的效果。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這不僅能幫助提升語文成績,無論在小學,還是在初中,高中,甚至是在讀書讀了漢語言文學和新聞類的專業(yè)后,閱讀理解這類題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在我們考試的試卷上,由此可見,閱讀能力是我們語文課標中重要的考查對象。一旦我們掌握了閱讀的基本規(guī)律(先總的閱讀一篇,抓住文章的大意,然后在讀一遍分析課本里的人物細節(jié)和思想,最終分條理的作答),就能給我們的語文成績錦上添花。
2.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閱讀當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然后再閱讀,再理解,分析,歸納,反思,評價交流等都是需要學生自主來完成的,所以才說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充分發(fā)揮了學生在學習當中的主體地位。語文課堂上,不在只是老師們的“一言堂”,學生可以把自己獨立思考后的見解和想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和交流,更加有助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建立。
3.有利于真正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
語文教學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學生們死記硬背,考試的時候生硬的照搬答案,而是為了學生在學習一些文學作品的時候體會其中的寫作手法和語言特色,了解作者創(chuàng)作的社會背景,進而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yǎng)。另外,學習語文的目的是學以致用,通過精讀,我們掌握了交談的藝術(shù),學會了各種形式文章的寫法,這樣即使以后在工作單位,我們也可以更好進行交流和表達,并且有很好的書面表達能力更能展示自己的優(yōu)勢。
二、學生閱讀積極性的調(diào)動策略
1.積極推薦好書,提升閱讀檔次
學生喜歡課外閱讀是好事,但是目前的學生閱讀市場良莠不齊,很容易讓學生誤選擇質(zhì)量低的圖書,閱讀質(zhì)量低劣的圖書,不但起不到陶冶情操的作用,有些書里的暴力等情節(jié),更是容易誤導學生,因此,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甄選適合學生閱讀的書籍,比如,著名兒童作家的作品集——金波的詩歌選,楊紅櫻的故事,張麗鈞的散文等。他們的作品都是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容易引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心靈共鳴。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推薦兒童閱讀中外名著,中外名著是作家智慧和思想的結(jié)晶,不但文字優(yōu)美、語言雋永,而且富含深意,值得學生們細細研讀和體會。過早地接觸中外名著,對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和品位有著不容小覷的作用。
2.組織閱讀活動,感受閱讀樂趣
學生有了閱讀體會,享受到了閱讀樂趣,應(yīng)該及時把這種感覺和同伴們分享,達到共享閱讀快樂的目的。為了加強學生的閱讀體驗,加強學生之間的互相溝通,交流讀書之后的感受,教師可以在班里定期組織讀書會的活動,對某一本書或者某一篇文章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教師在活動中只做組織者而不是參與者,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看法。教師可以把學生的觀點記錄下來,在上課的時候進行總結(jié)歸納,并且表揚思想見解獨到或者深刻的同學。比如,在讀完了《夏洛的網(wǎng)》這部世界名著之后,教師可以針對“夏洛不遺余力地幫助威爾伯脫險,值不值得”這個問題展開討論。讓學生各抒己見,在爭論和辯解中,感受夏洛的無私和偉大,體會到夏洛和威爾伯之間深刻的友誼。定期舉行的閱讀活動,不但可以加深學生對閱讀書目的理解,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表達和交流能力,可謂一舉兩得。
3.引導學生探索,擴充知識層面
課本上的文章都是名家名作,都屬于精華,如同濃縮的營養(yǎng)品,適合學生們吸收。然而,課本上的知識畢竟是有限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課上延伸到課下,擴大閱讀面,拓寬閱讀視野。比如,學習了《黃果樹瀑布》這一課之后,教師就可以趁機延伸到其他瀑布,帶領(lǐng)學生遍覽祖國名山大川,把這些描寫祖國壯美山河的篇章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既感受到綺麗的風景,又對課文的知識有個更深刻、全面認識。課文中有不少名家的作品,名家的作品語言精煉、立意深刻、思想深邃,是學生們閱讀和寫作模仿、借鑒的對象。教師應(yīng)該積極引導學生發(fā)掘這些名作家文章背后的故事,了解他們的生平簡歷,寫作文章的背景等。讓學生對這些作家的文章和人都有一個更全面認識,從而對他們寫出來的作品更加理解,感受背后的故事和立意。家長是學生的第二教師,除了在學校之外,教師應(yīng)該指導家長在課下的時間督促學生們閱讀,在發(fā)現(xiàn)學生們的閱讀視角發(fā)生偏差的時候,及時予以糾正,讓學生的心靈沐浴在清澈、明亮的閱讀海洋中,得到洗滌和升華。
三、結(jié)束語
閱讀是語文的靈魂,是語文課堂上一處靈動的角落;閱讀,如同一條清澈明亮的小溪,散發(fā)著純潔、靈動的光芒,而孩子們,應(yīng)該赤足站在小溪里,或調(diào)皮地捉著豐收的小魚小蝦,或享受著和同伴們一起嬉戲的樂趣,讓心靈在閱讀中自由自在地飛翔。
參考文獻:
[1]胡永平.如何對小學生閱讀能力進行全面開發(fā)和培養(yǎng)[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2(7):156-157.
[2]張毅.淺談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措施[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1(14):172.
[3]劉艷俠.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教學論壇,2010(16):29.
作者簡介:
趙艷萍,1982年生,女,云南宣威人,本科,研究方向為小學語文教學及班主任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