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團隊,是21世紀組織發(fā)展的區(qū)時。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團隊工作”成為管理的熱點,眾多管理者推崇團隊的工作方式,甚至以團隊方式來進行組織重構。本文就高職院校團隊建設
關鍵詞:團隊;團隊角色;心理機制;有效管理
一、團隊建設的含義
團隊是由數(shù)名知識與技能互補、彼此承諾協(xié)作完成某一共同目標的員工組成的特殊群體。團隊與普通群體的區(qū)別如下:一是普通群體的績效僅僅依賴于每一個成員的貢獻;團隊的績效既依賴于個體的貢獻,也依賴于集體的協(xié)作成果。二是對于普通群體來說,工作成果由個體自己負責;對團隊來說,工作成果既要由個體負責,又要集體共同負責。三是團隊不僅要像普通群體那樣具有共同的興趣目標,還要有共同的承諾。四是普通群體一般由管理者嚴密監(jiān)控;團隊常常具有自主權。
二、團隊的類型
團隊類型決定于團隊總目標和任務的性質。團隊的類型多種多樣。根據(jù)工作目標和工作任務的性質,團隊基本可以劃為三種類型。
(一)多功能型。許多組織都采用多功能型團隊來直接完成負責的項目。分別建立管理團隊、生產團隊、營銷團隊和咨詢團隊。管理團隊存在于組織結構中的任何層次。生產團隊是直接生產產品的直線部門的團隊,負責產品開發(fā)、生產。營銷團隊負責市場開發(fā)、銷售、服務。咨詢團隊負責特別項目、特別問題、質量監(jiān)督等。
(二)長期、中期和短期的團隊。長期團隊存在于組織的職能部門中,部門存在,則團隊存在。長期團隊的目的是完成組織的基本職能,人員組成具有穩(wěn)定性。中期團隊的生命一般從半年到幾年之間。中期團隊是為了完成某個特別項目設立的。其人員來自許多部門,成員同時受團隊的管理和原所在單位的管理。短期團隊是為了研究某個問題或進行某項決策而設立的。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提出后或決策任務結束后,團隊也就解散。
(三)自我管理型。自我管理型團隊根據(jù)自我管理的程度的高低劃分為高度、中度和低度自我管理團隊等三種基本類型。
三、團隊的角色
團隊的角色可以分為一般角色,臨時角色,工作崗位角色和非正式角色。
(一)團隊的一般角色。團隊角色互動具有合作的本質屬性。從工作技能的需要來說,團隊的角色必須是技能互補的、相互支持的。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對團隊一般角色的定義和劃分是貝爾賓(Meredith Belbin)提出的。他與同事在多年的研究后確定成功的團隊有九種基本的角色。他們主張,缺少其中一種角色,團隊就不是完整的。并把這九種團隊角色劃分為三大類,通常分為理智的角色、行動取向角色、面向人的角色。
(二)臨時角色。臨時角色是為了解決臨時的問題而臨時組建的團隊里的角色。最常見的臨時角色是會議的角色。會議角色只存在于會議持續(xù)期間,會議結束,角色即終止。
會議中的團隊角色。一些研究者認為,在會議過程中存在8種基本的角色:領導者角色、提出者角色、記錄者角色、懷疑者角色、樂觀者角色、時間監(jiān)督者角色、看門者角色、總結者角色。
(三)團隊的工作崗位角色。工作崗位角色與工作崗位相捆綁,根據(jù)工作的需要來設計。工作崗位角色也就是通常說的職務或職位。
(四)團隊非正式角色。團隊正式角色是團隊正式安排的角色,包括崗位角色和正式安排的臨時角色;而非正式角色是團隊成員在互動過程中自發(fā)形成的互動角色。
四、團隊建設的心理機制
(一)情緒認同。真正的團隊通常是團隊成員在成功或者失敗時有共同的感受、情緒上的溫暖和同情,會為每個人的成功而自豪和高興,并相信自己的團隊使名副其實的工作集體。有效的情緒認同,取決于個人與其他成員的團結程度,取決于個人對待群體中的其他成員的態(tài)度積極到什么程度。
(二)共生效應。共生效應是指個體與個體或群體間相互依存、相互激勵的社會心理現(xiàn)象。組建團隊,最重要的就是在認知上形成一種強烈的、積極的歸屬感。團隊成員互相認同,而不僅僅是一群人的集合體。團隊建設就是要創(chuàng)造這樣一種環(huán)境,使每一個成員都認同這個團隊,共生共存。
(三)心理相容。心理相容是群體成員之間心理上的相互理解、容納和協(xié)調,也就是群體內成員間的心里流和心理面是處于一個同頻共振的心理場中,個人或若干人的行為會引起群體的肯定性反應。心理相容是團隊成員產生相同感受的基礎,產生心理相容的最主要原因是人們觀點和信念的一致性,而團隊成員相互間的物理利益分配的合理性是心理相容的根源。
(四)共同的信念。共同的信念可以成為人們決定采取行動或不采取行動的有利因素,它可以使我們調整自己的愛好和行為,并使其理性化。以團隊為基礎的工作方式,首先意味著可以擺脫權威的束縛,實際上也就意味著改變組織內權利的運用方式。因此,團隊成員之間的相互尊重和管理人員對團隊工作的尊重是第一個共識。
(五)參與心理。以團隊為基礎的工作方式,可以使成員在工作積極性、責任感、生產效益方面參與管理,具有獨特的影響。團隊工作方式的出現(xiàn),本身就體現(xiàn)著組織對“員工參與”的重視,而且,團隊的工作基礎之一就是成員的參加。
五、有效開展團隊建設工作
組織要有效地開展團隊建設工作必須具有良好的工作機制,把握住組織團隊所面臨的局勢和應該協(xié)調的工作,使團隊處于最佳的工作狀態(tài)。
(一)要有效地接收和傳遞信息,要像市場分析家那樣掌握行情信息,利用信息來指導工作。
(二)根據(jù)信息要求,能夠主動地在團隊內部做出靈活的、富開創(chuàng)造性的調
整。比如,大學要根據(jù)社會需求的變化調整專業(yè)設置和課程體系一樣。
(三)調動團隊成員的積極性和義務感,使大家積極參與管理,善于改革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使團隊目標和措施變?yōu)槌蓡T的行動。比如,組織要降低成本,員工不認真對待很難實現(xiàn)。
(四)培養(yǎng)和形成良好的團隊氣氛,避免和克服團隊氣氛對團隊成員造成的壓抑感。否則,可能會出現(xiàn)得過且過的順從,或與團隊離心離德的狀況,使工作無法開展。
總之,團隊使人們工作更有效率,對工作和組織有更高的滿意程度,更能發(fā)揮成員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組織高效率地運行。
作者簡介:劉宇(1961—),男,漢族,遼寧法庫人,遼寧建筑職業(yè)學院副教授。
注:本文系遼寧省職業(yè)技術教育學會科研規(guī)劃項目——高職大學生微創(chuàng)業(yè)與地方經濟互動研究(第LZY17114項)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