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永洪
摘要:文章從高中生物理學習困難的表象入手,層層分析導致物理學習負擔過重直接原因,強調(diào)減輕負擔應該從解決負擔產(chǎn)生的根本性原因——物理學習困難成因處探尋。針對6條困難表象,探尋出了合理的解決辦法,一一示例。并取樣了三個教學班進行了為期一個學期的對比實驗。實驗結果證實,文中所述6條解決策略,在學生較少學習任務的情況下,學習負擔明顯減輕,且教學成績穩(wěn)中有升。同時也指出,教師物理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對于物理學習負擔的減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高中生;物理學習;負擔;解決方案
現(xiàn)狀及學習負擔:物理學由于有著深邃的思想,并且對數(shù)學要求比較高,成為很多學習者談之恐慌的一門學科。十六歲是一個人理性思維開始萌芽、逐漸擺脫情緒化的階段,在這一年齡段學習物理學對學生理性思維的培養(yǎng)是很有益處的,但對于學生自身而言物理學習過程是有困難的。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六個方面:
1.對運動形式?jīng)]有直觀的感知(女生多一些)
2.物理學基本定義、概念模糊
3.物理規(guī)律認識偏差
4.物理多過程彼此銜接困難
5.數(shù)學處理困難
6.長期學習困難導致畏難情緒(甚至焦慮)
對于這些困難,我們的學生多數(shù)沒有清楚的認知,只是簡單的認為自己物理知識、方法沒有掌握(甚至有個別老師也如此粗暴的認知),再加上考試時粗心大意,所以物理成績一直不理想。他們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兩種:1、做大量的練習(我們的半數(shù)老師、尤其管理者也都是這么要求的)2、去校外輔導機構找培訓(家長所能采取的幫助策略)。那么這兩種措施的效果怎么樣呢?筆者根據(jù)多年的帶班經(jīng)驗以及觀察了解所知,做大量練習的學生中有2/5到1/2的學生成績提高了,但這里邊多數(shù)學生是沒有真正理解高中物理體系的,更談不上學科素養(yǎng);校外的培訓機構有他們的一套運營策略,對于鼓動說服家長有著深刻的研究,教育雖說人人都覺得自己懂,但這畢竟是一個專業(yè)技能,家長和學生們在這些半專業(yè)的營銷員的滔滔不絕下,有如獲救命稻草般的感覺,毅然報名。這批學生中運氣好的會遇到一個好老師而確實有所提高(1/4),多數(shù)只是花錢、花時間買個心安——“我就學不會物理”,里邊更有個別學生是借校外補課而逃避學習。正是這兩個措施直接造成了高中生物理學習的負擔,主要表現(xiàn)在:
1.大量作業(yè),重復訓練,采取填鴨式提高成績。身體勞累、效率低、影響其他學科學習。
2.良莠不齊的課外輔導。耗時間、耗精力,增加經(jīng)濟負擔。
3.成績差距持續(xù)較大,長期無效努力,基于學校評價,升學壓力進而產(chǎn)生焦慮、無信心甚至心里疾病。
4.由于家長的付出,必然加大對孩子的期望,從而增加學生的心里負擔。
這四項主要負擔又反作用于物理學習困難(見上述第6條),形成循環(huán),使高中生的物理學習演變成痛苦的歷程,從而影響整個高中學習,甚至造成嚴重心里疾病。選擇學習文科以逃避物理成為一部分學生的策略,但結果是這些學生中絕大部分文科成績也是平平(理性思維對文科也很重要)?;蛘呦衩襟w宣傳的那樣減輕學生作業(yè)、拒絕課外學習,這是對國家人才培養(yǎng)不負責任的噱頭。那么如何做才能有效減輕這些負擔呢?筆者認為必須從物理學習困難的根本成因上著力分析,找出解決方案才是科學的。
成因分析及對應解決方案
1.由于幼小時期的生活環(huán)境以及游戲玩具的不同造成對運動的感知程度不同。農(nóng)村來的孩子由于多是獨立自主型且參與勞動較多,所以對于靜力學相對較易感知;城市孩子課余生活豐富,對于體育運動類的運動很敏感。小男孩小時候多玩小汽車、彈珠一類的玩具,對物理運動就易感知;小女孩多為布娃娃情景類玩具,所以對物理運動感知較弱。
對于這一問題的解決方案,筆者認為分三個層面。第一層面,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景時針對農(nóng)村和城市的孩子分別舉例分析,給學生留足感知想象的時間。這也要求老師具備相應的生活經(jīng)驗,可以通過ppt展現(xiàn),不要緊盯舉例數(shù)量,應該注重實例的細節(jié)引導和分析,幫助學生形成感知、構建模型。第二層面,切身可以感受的實驗。不追求高大上,最簡單的瓶瓶罐罐,讓學生可以親切的感知。比如在講述追擊相遇問題時,可以讓理解有困難的學生來表演,通過他們的參與來幫助他們感知速度不同時兩體間距的變化。這種感知甚至對學生在后續(xù)理解兩體相對運動問題都很有裨益。長久的訓練,會潛移默化的引導他們處理復雜問題也找尋物品先感知一下,對構建模型素養(yǎng)是很有幫助的。第三層面,有條件的時候一定要身臨其境的感知。親自見過拖拉機犁地才能更好的理解車與耙子的受力關系、才能映射模型。親自參觀過回旋加速器或?qū)ψ矙C,才能更深刻的理解其原理和局限性。在這一點上,北京和上海的學生有著先天的優(yōu)勢。
2.由于教材編排和學生數(shù)學功底的局限造成定義、概念理解模糊。最典型的問題就是微元思想和矢量運算的引入。教材考慮到微元思想要求較高,沒有強調(diào),我們很多老師也刻意回避,導致學生對瞬時速度的概念理解不清甚至錯誤,這一影響牽連到加速度、功、電流強度的理解都很被動。矢量運算不引入,導致學生死記硬背位移、速度是矢量,只是寫練習冊時判斷正誤用,而不進行簡單矢量運算,更不理解矢量運算對于物理問題處理的便利。學習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時不敢引入微分求導運算,讓學生死記硬背感應電動勢產(chǎn)生的幾種方式和數(shù)學結果,增加了學生負擔而且效果平平。
結語
經(jīng)過本輪實驗,使筆者堅信,本文中所闡述的減輕高中生物理學習的負擔的6條策略是行之有效的。在大幅減輕學生練習量的基礎上,優(yōu)化教材和知識體系、開拓學生學科視野,強調(diào)學生課堂切身體驗和課后整理總結,注重規(guī)范,學生物理學習過程相對輕松得多,更重要的是成績穩(wěn)中有升。同時,筆者也發(fā)現(xiàn),所有這一切的順利進行,必須依賴于教學的組織者——教師,有著更高的物理專業(yè)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