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玉婷
摘 要: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舉措。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四重維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彰顯人文關懷;大力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努力實現“中國夢”。這四重維度與張載的“橫渠四句”相呼應。本文結合“橫渠四句”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重維度作了簡單論述。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蘇大學
中央16號文件深刻闡述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明確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重要原則和主要任務,號召全黨全社會和高等學校共同努力,把大學生培養(yǎng)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北宋張載的名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所體現的現代意義與江蘇大學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做的努力相契合,深刻闡釋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重維度。
一、“為天地立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出發(fā),提出的重大戰(zhàn)略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是鞏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主導地位的戰(zhàn)略需要,是實現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現實要求。江蘇大學團委統(tǒng)一部署各院級團委利用微博、微信、PU平臺等新媒體開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線上宣傳教育活動,充分結合第二課堂、入學教育和軍訓場地做到線下活動全覆蓋,及時發(fā)布共享“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系列活動新聞總結,營造全校上下齊心協(xié)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濃郁氛圍。通過開展實踐團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討會等活動,不斷強化大學生的服務和奉獻意識。
二、“為生民立命”——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彰顯人文關懷
黨的十八大報告曾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弊鳛樗枷胝喂ぷ鞯闹匾M成部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應將人文關懷融入其中并貫穿始終。尤其是在當下社會轉型、社會結構變化、社會成員價值多元、矛盾沖突不斷的時代背景下,要充分發(fā)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tài)方面的應有價值,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這是是大學生自身成長成才的現實需要。江蘇大學各級團組織和社團在學生情商建設方面和人文關懷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如“大眼睛”公益支教團隊,團隊秉承“扎根一個地方,改變一個地方”的理念,七年來堅持前往大別山區(qū)開展公益支教,支援當地建設。截至目前,項目共募集款物40余萬元,400余名山區(qū)兒童受益,完成調查報告4篇,先后榮獲“江蘇省百優(yōu)志愿服務項目”、“江蘇省優(yōu)秀青年志愿服務項目”,獲省級以上媒體報道40余次。
三、“為往圣繼絕學”——大力傳承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變遷過程中,積淀著中華民族最燦爛的指揮結晶和最深層的精神追求,是中華民族特有的社會心理、倫理觀念、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審美情趣特質的總體表征。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wěn)腳跟的根基。對歷史文化特別是先人傳承下來的價值理念和道德規(guī)范,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努力用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眰鞒兄腥A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充分發(fā)揮其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今年教師節(jié),江蘇大學機械學院組織邵仲義志愿服務隊指導務工子女制作電子賀卡,為學校老教師開展“餃子傳情”活動,在大一新生中舉辦“寫一封家書”感恩活動和“致四年后的自己一封信”理想信念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孝悌”和“禮義”,活動受到師生一致好評,也受到中新網、揚子晚報網、鎮(zhèn)江日報、京江晚報等報道,展現了機械學院學子的靚麗風采,也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深入大學生內心。
四、“為萬世開太平”——努力實現“中國夢”
“到建黨100周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夢”的闡述,它凝聚了一百多年來全體中國人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不懈追求的目標,既內蘊了中國五千年的傳統(tǒng)精髓,又體現了科學發(fā)展的現代理念。實現“中國夢”,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最終目的。江蘇大學黨委要求各學院黨委定期組織學生觀看《大國崛起》、《信仰——我們的故事》等紀錄片,組織各班級相繼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團日活動,組織“我的中國夢”主題征文比賽以及“我的中國夢”——青春故事報告會,引導廣大學生深刻領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學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的努力,最終是為了培養(yǎng)大學生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堅力量。
參考文獻
[1]張紅.近年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評[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1).
[2]蔣紅群,吳育林.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寓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3).
[3]王志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討[J].教育探索,2014(4).
[4]孫焱杰.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4(5).
[5]呂劍新,孫定義.以“中國夢”為載體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9].
[6]徐湘蓉.將“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11).
[7]劉時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關懷路徑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6).
[8]趙夢影,徐玉蓮.簡論文化自覺自信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徑[J].教育探索,2013(3).
[9]張健.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探析[J].中國報業(yè),2013(7).
(作者單位:江蘇大學機械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