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鍛英
摘 要 青少年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主要是在初中形成的。因此,在初中生的教育過程中,尤其重要的就是學生的德育教育。“文道統一”是初中語文主要強調的,各個教育領域都有涉及。所以,把對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滲透到他們日常的語文學習中,有利于初中生的道德意識和觀念的形成。本文主要研究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語文學習中,結合現在初中生德育教育的現狀,說明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初中語文學習的方法。
關鍵詞 初中;語文;德育教育;滲透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1-0033-01
學生的世界觀和道德觀主要是在初中形成的,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初中生的日常語文教學中,會對學生的精神層面產生很大的影響,對其未來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幫助。
一、德育教育和語文教學的聯系
(一)傳統美德的內容在語文學習中有所體現
思想觀念以及道德能在文學作品中體現,國內以及國外很多優(yōu)秀的文化作品是現在初中語文課程最主要的來源,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和道德通過教材來體現,學生通過學習,也能促進傳統道德的進步和發(fā)展。
(二)德育教育和語文教學目的一樣
為了擁有更美好的生活是語文教學和德育教育的共同目的,語文教育不單單使我們學會了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了我們做人。培養(yǎng)能夠適應社會,與社會和諧相處的人是德育教育的目標,德育教育使我們輕松的與周圍的人接觸,生活好,工作好。德育教育的基礎是靠語文學習來實現的,德育教育的進步也能使文學教育得到進步,把德育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之中,可以提高學生生活的能力,兩者相互促進。
二、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的方法
(一)傳統道德教育跟隨的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變化
如今我們的德育教育是中華文明千百年來的道德學習,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在不斷地發(fā)展變化并且逐漸變得很完備,跟傳統道德有很大的差別。現在的德育教育是以和平與發(fā)展為主題,現實發(fā)展成為了德育教育的基礎,唯物主義是看待德育教育的方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實現現代教育。傳統道德的忠孝禮義廉,其中有很多美德已經與當前社會脫離了軌道。所以,為了實現德育教育的良好發(fā)展,應該主要發(fā)展傳統道德的優(yōu)良部分,有理有利的發(fā)展傳統道德,來實現傳統道德的現實社會的意義。
(二)語文教學方法得到優(yōu)化與升級
德育教育的內容在日常的語文教材中不是連續(xù)分布的,很分散。并且,語文課本是德育教育的主要來源,以此,優(yōu)化語文的教學方式變得尤其重要。我們要深入學習語文教材,多多掌握教材的主旨和內涵,從而使德育教育順利進行。為了實現德育在語文教學的進行,我們必須做到以下三點:第一,在語文教學中,將德育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并且以當代精神事例為根據,實現現代德育教育的發(fā)展。同時,學生在學習傳統文化的過程中,也要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的內容,這樣學生的精神面貌跟以前相比,也是煥然一新的。第二,學生學習語文時,教學結構的安排是很重要的,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中,應將傳統的語文教學與優(yōu)良美德相結合,比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嚴復的“救亡圖存”的精神等,將語文課本中的德育事件和德育任務深入學習,從而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內容,進一步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第三,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要掌握合適的教學方法,尤其是老師更要掌握合適的教學方式,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課堂引導也要做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德育教育更好的滲透到語文學習之中去。
(三)德育教育要滲透在各個方面
德育教育滲透在語文學習之中,就要將德育教育滲透在語文教學的各個方面之中,老師講課、學生誦讀文章、學生寫作都要滲透著德育教育,德育教育的內容可以在教材中挖掘,學生朗誦課文也可以感受到德育人物的品格,學會像榜樣學習,并且在寫作的過程中完成深化,這樣,德育教育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就是完整的一個過程,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基礎上,了解到德語內容的真諦,學生得到感染并且學生的世界觀和道德觀就此形成[3]。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人這一生中,如果能得到好好的培養(yǎng),就會開出最美的花,結出最好的果。學生感情的表達是用他們作品來實現的,將德育教育深入到作文教學中,也可以實現對學生德育教育的培養(yǎng)。每當學生的心靈受到一篇文章的震撼時,學生便會寫出飽含自己豐富情感的文章。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初中語文的教學之中,從而使學生更容易學習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從而實現德育教育的真正意義,完成規(guī)定的德育教育的目標。為了實現德育教育在語文教學的進步,教學內容要合理安排、深入挖掘課本的知識,完善德育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的框架結構,從而培養(yǎng)出現代文明和傳統道德兼?zhèn)涞男聲r代接班人。老師可以通過課外活動、文章朗讀以及寫作文的形式進行德育教育,并且多多與學生溝通交流,用自己的所知所學來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持之以恒,把握住好的時機,將德育教育更好的滲透到語文教學之中,讓德育知識輕松的進入到學生的心中。這樣,新時代中國的德育教育就會有一個新風貌,新時代中國的德育教育也會取得比以往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超玫.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實現立德樹人目標[J].廣西教育,2017(34):32-33.
[2]葉國軍.城中村學校初中古詩文德育滲透基本路徑——基于部編教材“立德樹人”理念[J].中學教學參考,2018(3):1-2.
[3]張卓華.緣文釋道以文傳情——淺談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學周刊,2017(7):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