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娜
摘 要:英語教學重要的價值內涵就是學生能夠將學習的內容有效地運用到日常的溝通交流當中,所以,教師應該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使學生更加符合社會的發(fā)展需求。立足于進行英語高考改革的意義,就如何開展英語教學提出了有關策略,希望對教師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英語;因材施教;學習氛圍
一、進行英語高考改革的意義
1.有利于使學生更加符合社會發(fā)展的需求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采用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死記硬背、一味地記筆記的方式開展英語教學活動,這樣只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機器。同時教師將分數(shù)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這與英語教學內涵相違背。這時對英語高考進行改革能夠有效地避免這樣的問題,這樣能夠使英語教學更加符合社會的發(fā)展潮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會將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內容,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順應英語高考改革方向,從而實現(xiàn)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目的。
2.有利于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要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將提高學生的做題速度、儲備單詞的數(shù)量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內容。雖然這樣能夠讓學生在高考的過程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但是這樣就會讓學生與社會需要脫節(jié),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這時對英語高考進行改革能夠有效避免這樣的問題,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就會將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能力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內容,從聽、說、讀、寫方面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這樣能夠讓學生將英語運用于日常交際當中。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開展高中英語教學的時候應該將改革方向與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結合,從而使學生更加符合社會的發(fā)展要求。
二、改革后對英語教學的思考
1.因材施教地開展教學活動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不僅要以課程大綱為依據(jù),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客觀發(fā)展進行有效結合。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有效地使用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制訂出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方法。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找到適合自己情況的學習方法,例如,激發(fā)自主式學習方法、小組討論式學習方法,這樣能夠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被動學習的問題。例如,教師在教學“The gift (you give)is not something your loved one keeps but a voluntary contribution towards the lives of people who really need it”的時候,由于學生英語基礎不同,所以對句子的理解能力也是不一樣的。這時教師幫助英語基礎較薄弱的學生劃分句子成分,然后讓學生在理解句子成分的基礎上加深對句子的理解。對于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采用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方式,讓學生在小組內通過討論的方式加深對句子意思的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生情況開展教學內容的方式充分使用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教師教學的有效性,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2.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課堂氛圍直接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反之,不好的學習氛圍會讓學生產生一種壓抑感。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營造良好教學氛圍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師充分使用多媒體設備,讓學生欣賞英文電影,這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并且教師讓學生對其中的某些片段進行編排,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二是教師改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應試教育下教師將成績作為衡量學生的唯一標準,教師應該順應英語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將傳統(tǒng)的讓學生掌握知識轉變?yōu)樘岣邔W生能力,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加符合社會的發(fā)展需求。教師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欣賞電影和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方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3.課堂教學英語化
所謂課堂教學英語化就是增加學生在課堂上發(fā)言的機會,將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作為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內容。另外,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盡可能地使用全英語化教學,這樣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采用編排情景劇、練習對話和編排故事的方式實現(xiàn)課堂教學英語化的目的。例如,教師在教學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的時候就可以采用的方法,首先教師將課文內容改編成人物對話的形式,然后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容進行練習。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能實現(xiàn)課堂教學英語化的目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練習英語對話的方式實現(xiàn)課堂教學英語化,這樣不僅能夠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因材施教地開展教學活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和課堂教學英語化的方式對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還能使學生更加符合社會的發(fā)展需求。
參考文獻:
[1]黃盛,李文雅,陪萌萌.聽力學習策略訓練在普通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運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4.
[2]劉麗平.高中英語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閱讀教學策略探微[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24(6):91-95,100.
[3]單哲春.新時期高中英語教師教學方式變革研究[J].中學生英語,2016(2):73.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