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蘭 王禮燚
摘 要:微課時下流行于各類教學,上到各主流城市,下到農村一線教師,都投身于這股熱潮中。如一句流行語所描述:“當大潮退去時,才知道誰在裸泳”。在各類群體奔忙應付后,卻是將作品束之高閣,更別說拿來具體應用于課堂教學,就算使用也只是當視頻插入幻燈片中,在信息技術手段與設備相對缺乏的農村教學中尤其突出。
關鍵詞:微課;教學;應用
筆者是普通農村初級中學的教師,由于領導的關心也讓我們有了接觸時下熱門的“微課”的機會,學校對每位老師進行一個簡單的微課制作培訓后,讓我們每個老師嘗試制作一個該學科的微課,于是學校老師們各自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領制作微課。選擇課題,選擇內容,選擇呈現方式,選擇軟件,錄屏或者錄像等等。新的教學模式或教學方法出現,我們教師應當合理利用。本文就微課在農村理化教學中的應用提出幾點思考,與同仁共勉。
一、 微課在農村初中理化教學中有什么意義
在農村的理化教學中,因為我們的實驗輔助設備沒有城里那么先進,導致在教學中我們時常有很多知識內容無法真實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讓學生對某些內容不能仔細地品味,微課的使用恰恰能補齊這短板。
(一) 微課讓學生接受知識更加便捷和輕松
農村課本來安排的實驗就不多,學校沒有專門的實驗員,就別說需要專人準備的實驗課,因為現在在安全教育的大背景下,甚至有的農村學校根本就沒有開設實驗課。在課堂上演示的實驗有的學生可能走神沒有看到,也沒有聽明白教師的講解,從而欠賬越來越多喪失了對理化學習的信心。微課可以使學生不明白不明白的地方,教師不能做的實驗,多次重復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課下之后也有充電的地方,從而讓理化學習更輕松,也不會受制于農村的教學條件。例如: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的現象雖然明顯,但是時間短。如果學生不是非常專心,沒有一直盯著的話,一瞬間現象就沒有了,導致學生沒有看清楚這一非常重要的實驗現象。如果錄成微課視頻的話,學生可以在課后反復地觀看,記憶深刻。
(二) 微課能提高農村初中理化課堂效率
初中學生都是第一次學習物理、化學,在進行新內容教學時,都希望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課堂變得生動。大部分課堂都是以奇特的實驗現象作為依托,好的實驗既能展示知識的獲取過程,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熱情,無論成功還是失敗都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例如:在鎂條的燃燒實驗中,鎂條的質量很有可能就不是書上所表述的后面的質量大于前面的,木炭與氧化銅的實驗也許很長時間都不發(fā)生書上的現象,鐵釘除銹的實驗會耽擱很長的時間。在演示三棱鏡色散的實驗時,肯定有部分學生觀察方法不當導致看到的現象不同,老師就可以制作微課指導學生重新觀察,從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有限時間的課堂中我們沒有時間對這些進行分析和討論,但是我們要是能針對這些內容用微課的形式,就能讓學生用“微思考”卻解決大問題,從而打通知識接受中的障礙,提高課堂效率。
(三) 微課可以讓教師課堂內外的時間得到解放
初中理化教師教授的都是學生初次接受的知識,尤其是農村的學生,他們大多沒有豐富的生活常識,有的內容無法在課堂中給他們作一個全面的解釋,導致學生始終無法進入精彩的物理、化學學習世界。因此,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希望用各種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簡單的演示實驗學生能明白,但是對于復雜的實驗,很難在課堂上演示出好的效果,講解過程將變得繁瑣和無效。這時微課就能很好地解開這個困局,解放教師對復雜實驗和復雜知識點的枷鎖,也避免在課下去做很多方面的繁重的也是不必要的備課。微課可以隨時對這些內容給出更權威的解讀,從而讓物理、化學教師的時間得到解放,投入到更深刻的物理、化學教學思考當中。
二、 怎樣在農村理化教學中使用微課
(一) 充分利用已有的微課資源
微課,其實不微,要想制作一個好的微課,所花費的資源也不是農村現有的物理、化學教學資源能夠解決的。因此我覺得我們農村物理、化學教師,更應該博采眾長充分利用各種途徑的優(yōu)質微課資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別總認為自己所做的作品才是符合自己實際的。當然也不能實行像魯迅先生所說的拿來主義,我們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去選擇合適的作品,恰如其分的使用。例如:在原來的化學教參書后面附有兩個光盤,里面就有一些實驗視頻和情景素材。這些已有的資源就可以直接運用或者間接運用于微課。
(二) 將微課資源與課堂流程實現無縫鏈接
微課內容出現在課堂教學中時,應當出現在他該出現的地方。如:利用化合價書寫方程式,是我們農村化學教學中的難點,因為我們的學生不能利用豐富的生活常識去嫁接知識,比如城里的學生,他可以將化合價看作是超市中的物品的低價,而在實際銷售中,商家往往會出現一些套餐類的組合銷售。但是農村的學生不知道這些,理解知識也不是那么的靈活。所以這里的微課就只能將它作為一個課后練習的補充,絕不能當作是課堂上的解釋去形成學生腦海中的知識,不然那些專業(yè)術語他們根本就無法理解。所以微課和上課內容一定要做好鏈接,才能渾然天成地輔助學生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三) 課下積極鼓勵學生使用微課資源
微課時間短,邏輯清晰既可以用作課前復習,也可以用于課后總結。教師在上課時通過微課給出知識點,然后對學生不明白的知識點進行解答和練習鞏固。到這里不能是微課使用的結束,恰恰應該是微課使用的開始,可以積極鼓勵學生在晚自習、午休時等等時間對微課進行反復的觀看,從而達到書讀百遍,其義自現的狀態(tài)。古人也十分崇尚“三上”功夫。當然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凡事過猶不及。教師可以將已經制作好的微課保存在教室的電腦上或者發(fā)在學生可以進入的網站上,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隨時觀看,反復觀看,直到弄懂為止。
總之,微課是一個順應時代潮流的產物,筆者認為正確合理使用微課不僅能夠提高成績,而且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尤其他能補充農村理化教學上一些短板,望能拋磚引玉讓微課更好地服務于農村理化教學。
參考文獻:
[1]張一春.微課建設研究與思考[J].中國教育網絡,2013(10):28-31.
[2]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fā)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31(04):36-42.
作者簡介:
朱云蘭,王禮燚,重慶市,重慶市綦江區(qū)郭扶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