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學地理教學中,地圖作為地理學習重要的語言,它不僅是地理文字內(nèi)容及其重要補充與說明,還是作為地理教材整體的一部分。讀圖能力是學習好地理學科的必備的技能之一,也是學習好地理知識的“基本功”。而初中階段是學生系統(tǒng)學習地圖知識的開端,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地圖信息進行有效的提取和分析的能力,使學生學會自主的閱讀地圖的技能,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初步的空間概念,從而培養(yǎng)出學生獨立自主的讀圖能力。
關鍵詞:初中地理;興趣導向;訓練方法;讀圖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其本身所涵地圖中有很多隱秘的條件,往往是很難直接地讀取出來,這就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讀圖能力和分析能力,才能夠很好的獲取地理信息,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對象和圖像的直觀認識,來逐漸地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思維模式,使其具備一定想象能力、空間能力、記憶能力,從而來塑造學生對地理地圖的讀圖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學習情況,來實施有針對性的、有目的性的教學活動,以此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讀圖的能力,其中,教師應指導學生自主的、正確的、科學的讀圖、分析圖像的方法,使學生學會獨立讀圖,這是非常關鍵的。
一、 培養(yǎng)學生讀圖興趣,調(diào)動觀察地圖積極性
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首先就要激發(fā)學生讀圖的興趣,調(diào)動其觀察地圖的積極性,只有學生有了興趣,教師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去看圖和觀察圖。其中,教師要多引導學生去關注和觀察生活中地理圖像或地形,逐步培養(yǎng)學生對地理地圖觀察、分析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最好在初中生剛進入校園開始接觸地理課程時,教師就可以把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地理圖像展示給學生,比如:當?shù)爻鞘薪煌ň植繄D、名勝古跡導視圖、民族民俗分布圖、與熱點時事新聞分布圖等等。
同時,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利用生活實際的案例,讓學生體會到地理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感受地理地圖應用帶來的便利,從而引導學生關注地理地圖,重視學習地理地圖,以此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地理地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 培養(yǎng)學生讀圖的習慣,學會正確讀圖與識圖
學會正確的讀圖方法,是掌握地理地圖讀圖和分析能力的關鍵。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教會學生正確的讀圖和識圖的方法和步驟,使其成為學生自身一種技能。
首先,打開一幅圖,就要讀取其圖名。圖名往往是地圖所表達的主要內(nèi)容的概括或范圍。如果學生并沒有注重讀取圖名,就有很可能難以理解比較復雜的一些地圖。比如:《世界洋流分布圖》,圖名就表明這是世界范圍內(nèi)主要洋流及類型的分布圖。
其次,就要學生讀懂看地圖必備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與圖例。
(一) 比例尺
比例尺既是圖中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如果相同的大小地圖,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圍越小,內(nèi)容也較詳細。只有學生認識了地圖的比例尺,這樣才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思維。
(二) 方向
這里方向?qū)V傅貓D上的方向,是獲取地圖準確位置的信息。判斷地圖方向可以分為三種情形:①標注指向的。地圖中一般標注的指向為北。②有經(jīng)緯網(wǎng)的。可以根據(jù)經(jīng)線走向南北方向,緯線走向東西方向,來認知方向。③既無標注,也無經(jīng)緯網(wǎng)的。可以直接根據(jù)“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判斷方向。
(三) 圖例與注記
在地圖上各類符號所表達的意思。在讀圖和分析地圖時,就要先了解和清晰在地圖上的圖例與注記,通過就能夠使我們準確而快捷的獲取地圖的信息或位置。
最后,根據(jù)教學既定內(nèi)容和學生學習情況,來有目的性的學習地圖知識。
三、 指導學生析圖方法,掌握正確讀圖技能
對于某一地理事物,可以通過地圖來觀察和查驗其內(nèi)在的規(guī)律、特征和聯(lián)系,通過嚴密的分析,從而對于某個地理事物有一個本質(zhì)的認知。分析地圖主要是解決在地圖中有什么地理事物,在哪些地方,具體地理表象是什么。而常見的地圖可以分為幾大類:地理圖表、等值線圖、地理景觀分布圖、示意圖等等,雖然地圖的分析方法不同,但都有其內(nèi)在的共性。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緊跟教學目標,有目的性地開展地圖教學活動,指導學生讀圖、分析圖的技巧與技能,從而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讀圖一般的規(guī)律和模式。
例如,在學習《板塊分布圖》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標出六大板塊的位置與名稱,讓學生對其有個初步的了解,再通過教授和分析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帶與高等山脈的分布及用板塊構造等,來分析和得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時,需要教師不斷地豐富和加強自身的地理素養(yǎng),提升地理教學的知識結構,從而積極優(yōu)化教學教法,以此來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效率。
總之,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興趣為導向來培養(yǎng)學生讀圖、識圖、析圖的技巧與技能,積極引導學生正確的、科學的讀圖方式和方法,采取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訓練技法,從而提高學生讀圖的能力。同時,地理教師要嚴格地按照新課標的標準實施教學活動,符合新課標新的教學理念,積極地加強和豐富自身的素質(zhì)修養(yǎng),以師為榜樣,以此使學生形成自身必備的識圖、讀圖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陳魁力.談談地理教學中讀圖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學教學參考,2012(9):70.
[2]吳亞婧.初中生地理讀圖能力培養(yǎng)的對策研究[D].福建:福建師范大學,2015.
[3]裴新生等.地理教育中的思維·實踐·創(chuàng)新[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80.
[4]楊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J].繼續(xù)教育研究,1999(3):49-50.
作者簡介:
翁劍鋒,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莆田青璜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