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也對當前的高中音樂課程教學提出更高要求,即要注重提升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強化師生互動與交流,將學生的音樂互動參與度及其對音樂的感受置于教學首位。但從實際效果上看卻并不樂觀,故教學模式改革勢在必行。文章主要對高中音樂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實踐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高中音樂 《十面埋伏》 小組合作學習 應試教育
引言
音樂課程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僅可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音樂知識和技巧,同時還可有效提升其審美能力,對其綜合素質(zhì)進行培養(yǎng)。將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應用其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還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其全面健康發(fā)展。
一、高中音樂課程教學現(xiàn)狀分析
首先,自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素質(zhì)教育基本理念也得到了深入落實,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十分深遠,目前,其依然占據(jù)著一定的市場份額,在此情況下,也對以音樂課程為代表的藝術類課程教學造成了嚴重影響,學生以及教師對于該類課程的重視程度普遍不高,實踐過程中,形式化問題明顯,加之學校在教學設備上也不夠充足,這些均對音樂課程的開展造成了阻礙。
其次,音樂課程本應受到學生的深愛,但迫于教學模式單一,故教學過程中,很難激發(fā)和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熱情。高中時期,學生們面臨著嚴峻的升學壓力,很少有學生能夠?qū)⒕蜁r間花在音樂課程上,加之教師一如既往的教學模式,使得該課程開展舉步維艱,因此很難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學生的音樂技能也遲遲得不到提升[1]。
最后,高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欣賞課程至關重要,通過對名家音樂作品進行賞析,不僅可陶冶學生性情,更能提升其審美能力。但現(xiàn)實情況是,很多教師經(jīng)常用音樂欣賞代替教學,即在課上為學生播放大量音樂,但幾乎不做任何講解,僅依靠學生自身的能力,很難領悟到作品本身的深層次內(nèi)涵,故實際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二、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在高中音樂課程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1.精選教學內(nèi)容
小組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應能夠迎合學生的興趣和口味,因為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和源泉,是其享受音樂、感悟音樂的基礎和前提,可見其重要程度。在高中音樂欣賞課程中,很多曲目都十分的深奧、冗長,單憑教師口述或直接播放,很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甚至還會使其產(chǎn)生厭煩之感,且在欣賞過程中也很難集中注意力,因此,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很多必要,具體分析如下:
例如,在學習《十面埋伏》一課時,教師在正式教學之前,可先通過一個成語故事引出本課的主題和重點,具體做法為:教師需將班上同學劃分成不同學習小組,組內(nèi)成員共同討論“四面楚歌”這一成語的具體含義,在此基礎上,由各組選出代表進行發(fā)言;聽完學生的回答之后,教師先不做講評,而是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展示該成語故事,并同時導入新課;作品欣賞時長在10分鐘左右,大多數(shù)學生均可集中注意力,甚至還有同學能夠陶醉在跌宕起伏的琵琶聲中,并看到了公元前202楚漢相爭的壯烈局面;完成本課教學之后,教師還可讓小組同學之間交流感想,并推薦出一人進行發(fā)言。通過該教學模式的實踐,大多數(shù)學生均可積極、主動的投入其中,并可順利的完成學習目標。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精心篩選和準備,更加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同時也可為其音樂綜合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礎。
2.豐富合作組織形式
正常情況下,教學內(nèi)容以及過程,均是通過特定的組織形式進行呈現(xiàn),在高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可結(jié)合課程的內(nèi)容和特點,采取恰當?shù)男问介_展小組合作教學,具體如大組、小組、全班等等,其中,小組教學在實踐中應用最為廣泛,學生們聚集在一起各抒己見,共同交流學習,如此可形成互助互利、互勉互激的良好氛圍[2]。
另外,在小組成員的選擇上也應注重多元化,如每個小組中均應有能力、興趣愛好、性格等不同的成員,以此確保組內(nèi)成員之間的相互學習,通過一定的動態(tài)因素來促進學生學習。例如,在《長城謠》合唱教學的教學中,在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讓各組討論兩個關于長城的問題,如“長城的實際長度是多少?”有的小組說5000公里,還有的小組回答說6000公里,在課堂氛圍空前熱烈的情況下,教師便可引入本課教學重點,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欣賞《長城謠》,之后讓各小組分別合唱,評選出最佳合唱小組,并由教師提供獎勵,以此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精準把握學生心理特征
學生的心理特診可對其學習效果和積極性產(chǎn)生直接影響,而這也是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開展中需重點考慮的問題。高中時期的學生自律和認知能力較強,其心理發(fā)育已趨近于成熟,情感較為豐富。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重點把握學生的心理發(fā)育特征。例如,在欣賞音樂作品《梁?!分埃處熆勺寣W生們分組收集該作品相關的背景資料,課上進行集體展示,該作品主要講述了一個唯美的愛情故事,正處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對這一題材很感興趣,基于該心理特征,教師便可讓小組同學共同探討該愛情故事,并分別派出一名同學闡述自己的愛情觀,以此提升教學效率和學生參與積極性。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將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應用于高中音樂教學中很有必要,其不僅能夠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缺陷和不足,同時還可大幅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小組間合作交流,還可有效拉近學生關系,促進其優(yōu)勢互補,以此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緩解學生緊張的學習壓力,充分發(fā)揮出音樂課程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李玲君.高中音樂課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學實踐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2015,(08):78-45.
[2]傅昱晗.新課程背景下合作學習在高中音樂課中的實施探索[J].山東師范大學,2014,145:75-12.
作者簡介
黎錦華(1981.5—),漢族,男,籍貫:廣東興寧,研究方向:教育教學論文學歷:大學本科職稱:音樂中學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