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茂蘭
摘 要:小學是義務教育的起步階段,也是數學知識學習的基礎階段。小學階段能否打下堅實的基礎直接關系到學生日后的數學學習情況。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課堂知識的學習缺少與生活的聯(lián)系,學生只是一味地套用公式埋頭于題海,學習過程枯燥乏味,小學生漸漸喪失對數學學習的熱情。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方法;鋼琴藝術生
數學的學習是一種符號化的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經驗相結合的學習過程,數學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小學生的生活知識和生活經驗都相對缺乏,他們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比較薄弱,所以小學階段看似簡單的基本知識其實并不好教。小學階段的特殊性決定小學教育需要特殊的教學方法。本文就如何開展小學數學教學進行探討。
一、培養(yǎng)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重要前提。鋼琴藝術生會消耗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練琴,身心難免疲憊,如果教師采用傳統(tǒng)方式站在講臺上講授,課堂枯燥乏味,他們很難集中注意力,課上效率較低。所以培養(yǎng)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要先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先通過對課堂進行設計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學習《可能性》一課時,教師可以把課堂設計成活動課,通過做活動來調動學生的興趣。教師課下準備一個抽獎箱和若干個表演箱,抽獎箱里面裝有分別寫著全班學生學號的紙條,教師隨機抽取,抽到學號的學生再去表演箱抽取表演項目,表演箱中裝著分別寫有唱一段譜、跳一支舞和彈一段鋼琴曲的紙條。抽之前教師讓第一個被抽到的學生猜測他可能抽到的項目是什么,提問可不可能是講笑話,為什么。然后再叫第二個被抽到的學生猜他可能抽到的是什么(假設第一個學生抽到了彈一段鋼琴曲),可不可能是彈鋼琴曲,為什么。最后教師將三個寫著唱譜、兩個寫著跳舞、一個寫著彈鋼琴曲的小紙條裝入箱中,先讓學生猜測抽到哪個項目的可能性最大,然后將學生分組,每組一個表演箱,學生隨機抽取20次,統(tǒng)計抽取結果,對猜想進行驗證。藝術生性格活潑,多數希望在課堂上表演,所以課堂上精神都高度集中,他們也對統(tǒng)計結果與猜想是否一致充滿好奇,課堂表現(xiàn)都非常積極。這樣把學習數學與切磋琴技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學好數學也就不會是一件難事。
二、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常出現(xiàn)學生思維固化、動手能力弱、獨立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差等情況,這從側面說明學習過程中學生不是已有知識接受者,而是定理論證的參與者。學習過程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要求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并從旁輔助,給學生提供有利條件,方便學生探索發(fā)現(xiàn)。藝術生個性十足,內心敏感,更需要教師關注到每個學生的情況。例如,在圓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從生活入手拋出問題:生活中哪里有圓形呢?學生積極回答盤子、自行車轱轆、摩天輪等。教師再提出讓學生開動腦筋,每位學生都要畫出一個圓,教師發(fā)散學生思維,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努力思考、積極動手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有的根據水杯蓋,有的根據尺子上的圓形都畫出了圓。然后教師教學生用圓規(guī)畫圓,要求每個學生都畫出一個圓并剪下來,讓學生探究沿著直徑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會有什么發(fā)現(xiàn)。教師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數學知識。在這個自主體驗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動手能力,關注每一個學生新知識的獲取,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教學聯(lián)系生活
我們常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解決書面問題比較厲害,但是一旦遇到生活實際問題時就束手無策了,其實這與教師在課堂上把知識純粹化有關。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脫離生活的數學就會變成空中樓閣。所以教師在設計課堂時要從實際生活出發(fā),通過有效引導幫助學生把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數學知識建立起有效的聯(lián)系。例如,小數對于小學生而言是難以理解的概念,但是把小數的學習放到日常生活中去,學生接受起來就容易多了。在學習小數的意義時,教師安排學生分別測量出數學課本的長度、課桌的寬度、鉛筆的長度等,學生在測量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無論是課本長度、課桌寬度還是鉛筆的長度測量結果都不是整數,這時教師可以進行引導,在進行測量或者計算時,我們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結果,這時我們可以用小數表示,并要求學生課后測量鋼琴的高度、琴鍵的寬度。從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得到數學知識,再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感悟數學是解決實際問題的,它與生活密切相關。
四、適當予以表揚
小學階段,教師對學生的情感影響最為強烈。學習過程中難免遇到問題,小學生感情比較脆弱,藝術生自尊心較強,這時除了知識上的幫助外,教師的鼓勵、肯定都會是學生堅持下去的動力。另外,即使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教師的肯定和表揚也會是學生保持激情、向更高階段沖刺的強大動力,所以教師要適當地給予學生表揚。
總之,教學過程是一個開放性的過程,教師要給學生留出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學習藝術也不能放棄基本知識的學習,教師應結合鋼琴藝術生的特點,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在傳授數學知識的同時,更要注意培養(yǎng)他們的數學技能,用耐心等待他們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隋玉琴.小學數學教學中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之法[J].新課程(小學),2014(4).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