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新萍
摘 要:小學階段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初接觸比較專業(yè)性、系統(tǒng)性的知識,掌握起來比較困難,尤其是像語文這類需要學生自主思考并感悟的學科,學生學習起來有較大的難度,但小學階段又是學生奠定良好文學基礎以及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教師必須要重視對這一階段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一直以來閱讀教學是困擾許多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學生很難迅速地參透作者寫作意圖及主旨,尤其是低年級學生正處于6~8歲的年紀,由于其閱歷和生活經(jīng)驗很難到達成人的高度,甚至對文字的識讀仍有一定的困難,更遑論找到文章的主題。主要通過介紹幾個典型的閱讀教學方法,探討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閱讀教學一般選取語言表達較為直白的文章,文章的主旨主要涉及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所能理解且能接觸到的事物以及道理,方便學生理解。但這并不代表學生可以實現(xiàn)對每一篇課內(nèi)文章的完全理解,而且如果文章所涉及的內(nèi)容是學生已知的內(nèi)容,則有可能導致無法起到教育學生修養(yǎng)良好品德、明白做人基本道理的作用。在低年級階段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選用體驗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親身參與到故事情節(jié)中去,做到換位思考,將自身感情帶入故事情節(jié)中,從而實現(xiàn)對主人公特定行為的深刻理解。本文主要介紹有關體驗式教學的三個大方面,包括生活式體驗、角色表演式體驗和想象式體驗。
一、運用生活體驗教學法,將生活常識與閱讀教學相結合
低年級學生心理年齡還未達到成熟,因此其生活中認知到的事物與成人眼中的事物有巨大的差異,主要還是由于生活閱歷的不同,使得成人與學生有理解問題上的代溝,因此教師在使用生活式體驗教學過程中,注意通過學生的認知角度來引導學生的理解思路。例如,教師在教學《小小的船》這一課時,可以先讓學生分享自己在夜里觀賞月亮和星星時的體驗,可以適當?shù)靥釂枎讉€問題,來引導學生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如,“在你的眼中,月亮是什么形狀的?”“星星是什么形狀的?”“如果讓你打個比方,你會將月亮比作什么,又會將星星比作什么?”通過這些問題,學生可以思路比較清晰地完整表達自己的生活體驗,通過分享交流之后,教師再來帶領學生閱讀這首詩歌,“彎彎的月亮小小的船”這一句學生就不難理解了,而題目中小小的船所指的具體事物學生也可以明確地說出指的是彎彎的月亮。因此體驗式教學中的生活體驗部分,主要是指教師將閱讀的文章或者詩歌與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體驗相連接,找到現(xiàn)實生活與文章內(nèi)容的共通點,方便學生理解。另外,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給了學生很多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這對這一年齡段的學生積極性的調(diào)動有很大的作用,為學生的性格培養(yǎng)奠定基礎。
二、帶領學生排練并表演課本劇,帶給學生文章角色體驗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閱讀教學,一般涉及的是比較有趣的寓言故事或者童話故事,抑或是朗朗上口的兒歌,寓言故事和童話故事的閱讀需要學生了解這些故事中所涉及的主人公經(jīng)歷的事件以及對這些事件的感受,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將這些故事改編成情景劇,交由學生將故事的內(nèi)容以表演的形式講述,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帶給學生更大的學習樂趣,更讓學生能夠深刻地理解主人公在經(jīng)歷這個事件時的切身感受,并理解他的喜怒哀樂。例如,在教學《青蛙寫詩》這首兒歌時,教師可以讓同學分角色扮演,角色主要有小青蛙、蝌蚪、雨點、池塘、池塘中的水泡、荷葉以及荷葉上的水珠,有臺詞的學生可以邊做形態(tài)邊念臺詞,沒有臺詞的學生,可以盡力表現(xiàn)出該角色的主要特點。這樣做一是能夠調(diào)動課堂上的活躍氣氛,二是通過表演的形式加深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印象,而參與表演的學生,更能夠體會到小青蛙作詩時的快樂以及伙伴們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從而讓學生體會到朋友之間的互相幫助可以在讓別人快樂的同時也讓自己快樂。
三、借助適當?shù)墓ぞ?,帶領學生用想象構筑文章中的世界
想象力是學生在任何領域都必須要掌握的一個重要技巧,教師如果能夠?qū)W生的想象力進行訓練和引導,可以讓想象力在學生的閱讀理解過程中發(fā)揮巨大的作用。在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年齡限制和地域限制,其對事物的認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前文提到的《青蛙寫詩》這一篇文章中,學生如果沒有見過青蛙、蝌蚪和池塘,會比較限制學生的表演形式,甚至會弄巧成拙,沒有學生愿意表演導致課堂無法進行下去。這時教師可以借助一定的工具,具體如圖片、小動畫、動圖和PPT等等,幫助學生發(fā)揮想象力來構筑文章中的世界。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青蛙、蝌蚪以及長滿荷葉的池塘的圖片,并為學生播放青蛙鳴叫的聲音,為學生播放青蛙跳躍的小動畫,以幫助學生認知到這些自然現(xiàn)象,協(xié)助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僅能夠向?qū)W生科普較多生活小常識和自然界小常識,更能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體驗更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從而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教師引領學生用想象來構建文章中的世界,這一過程,可以充分訓練學生天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為以后學生的文章創(chuàng)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小學低年級閱讀教學雖然仍具有很大的困難性,但教師應積極去探索新式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小學語文教學才能不僅僅立足于理論與課本,更升華到教書育人、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以及個人素質(zhì)的層次上,加強對學生的性格培養(yǎng)和品德培養(yǎng),為培育新時代的四有新人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郝建榮.新課改下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 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6(6):102.
[2]張愛民.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改革探究[J].開心(素質(zhì)教育),2017(6):82.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