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鳳
摘 要:本文對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與探究,通過在教學實例中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講解,指出思維導圖是大學英語教學中有效的認知工具。將思維導圖技術引入英語閱讀教學,使大學英語閱讀教學得到了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關鍵詞:思維導圖;英語閱讀教學;大學英語;應用實踐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英語閱讀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學生在英語閱讀中可以充分提高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思維導圖以全新的手段融入大學英語閱讀教學。英語教師作為圖形建構者,利用思維導圖,能夠對英語閱讀內容與知識點的相互關系進行展現,提升學生將閱讀知識轉化為英語表達能力的水平,激發(fā)英語閱讀的學習興趣。通過對自身的英語知識與所學的新知識進行有效結合,構建屬于自己的認知體系,促進學生綜合運用英語能力的提升。
一、思維導圖的定義及特征
托尼·巴贊(Tony Buzan)是英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與教育學家,他的一生致力于人類腦力研究。在20 世紀 70 年代初期,他發(fā)明了有“大腦瑞士軍刀”之稱的放射性圖形思維工具——思維導圖。它可以通過直觀的圖像,建立概念之間的聯系。在思維過程中,它可以通過圖形、顏色和符號進行思維的引導和擴展;與此同時,還可以有效記錄,并以圖形的形式有條理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思維導圖通過模擬大腦的結構,以樹狀的結構形式呈現,將我們關注的焦點與知識以圖形的形式建立起一個中心點,向四周放射,將不同的主體作為不同的主干進行分散。關鍵性的詞語可以由一個關鍵的圖形以分支的形式進行呈現;而那些不是很重要的知識點或話題,則可以在較高層次的分支上進行呈現。這樣就以線段、弧線、不同的圖形與顏色為形式,將主題、關鍵詞等內容進行了邏輯上的聯系。
二、思維導圖與大學英語閱讀的關系
通過充分調動大腦中邏輯、圖像、色彩、數字、字詞以及空間意識共同作業(yè),使人腦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是思維導圖最為顯著的特征。學生在英語閱讀學習中通過運用思維導圖,可以迅速找出英語語篇中的重點與關鍵詞,還可以更加直觀地發(fā)現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有助于更為清晰地進行思考。由此可見,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通過運用思維導圖教學模式,可以將閱讀材料中的主要內容通過層級結構、不同色彩、關鍵詞等方式進行明確,使學生在學習中對閱讀材料的結構與主要內容進行理解與把握。
因此,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英語閱讀材料制作成思維導圖,使閱讀材料的框架更加清晰、明了地呈現給學生,充分利用思維導圖的開放性特征,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還可以將邏輯思維融入思維導圖,對英語閱讀材料思維導圖進行制作與補充,進而制作出全新的閱讀材料思維導圖。由此可見,將思維導圖應用于大學英語閱讀中,學生在思維導圖應用與制作的過程中有效提升了自身的綜合技能,促進了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三、思維導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運用
本文以《大學英語精讀》(第三版)第2冊第3單元“My First Job”為例,結合教學實踐進行研究。
1.圍繞課題主體,運用頭腦風暴法激發(fā)思維
在本單元中,作者對一次工作面試的經歷進行了敘述。大部分學生對這一主題比較感興趣,也比較熟悉。教師可以在教學熱身活動中,以思維導圖的形式,以課文主題為中心,激活學生大腦中已有的認知圖式,以及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進行頭腦風暴,充分發(fā)散思維。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首先以“你參加過工作面試嗎?”“工作面試中有什么注意事項?”這兩個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同時對面試時的相關要素進行討論。學生可以結合參加面試的親身經歷進行總結與回顧,從而對課文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合理的推測。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后,可以構建完善的面試環(huán)節(jié),并將討論的結果在課堂分享。教師發(fā)現,學生討論的結果與預先制作的“面試六要素”思維導圖基本吻合。教師通過激活學生大腦中的認知圖式,使學生由被動閱讀轉變?yōu)橹鲃娱喿x。熱身活動中以思維導圖為主的知識框架,可以指引學生更加清晰、高效地獲取課文中的信息,達到建構文章整體框架的目的。
2.利用思維導圖框架進行閱讀教學,建構語篇意義
在英語閱讀中,學生應該將文章的主題、作者的觀點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從語篇的角度進行閱讀,單詞和語句的具體含義與用法不應成為我們閱讀中的絆腳石。為了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的提高,教師可以在熱身活動中構建問題框架,以此明確閱讀的目的。學生快速閱讀,從中提取關鍵信息,對所學知識進行整合。教師可以采用以小組為單位的形式,使學生運用已經制作好的思維導圖中的主題詞和下級關鍵詞復述課文,將語言知識轉化為實際運用能力。
至此進入了精讀階段,通過教師對文章的邏輯結構進行分析,學生可以輕松地逐段閱讀,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分析文章的語篇銜接方式,從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語篇結構。語言知識點的學習可以放在最后階段進行。教師采用以學生為主體、小組討論的形式共同解決問題。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習效果落到實處,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活躍課堂氣氛。
3.課堂學習與課后鞏固相結合,提高自主閱讀能力
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課堂學習與課后鞏固相結合的方式,運用思維導圖對學生進行引導,組織學生交流與討論。在課后,鼓勵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課堂上的所學知識進行更深層次的閱讀;同時還可以要求學生手工繪制一張手工思維導圖,在下一節(jié)課進行分享與展示。這樣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使其主觀能動性得到了發(fā)揮,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協作。
四、結語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教師提高閱讀教學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星慧.思維導圖在高校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長治學院學報,2016,33(6):97-99.
[2]吳嬡威.思維導圖在大學英語語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亞太教育,2015(31):85.
[3]羅水貞.基于思維導圖的大學英語閱讀探究[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5,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