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煌
摘 要:人都是有惰性的,尤其是孩子。小學生的自制力都比較差,他們做一件事情,可能剛開始的時候,由于新鮮感,所以有興趣去做,但是只要有一段時間稍加放松,這種懈怠就會出現反復性,之前的努力就會白費。這將不利于小學生的學習進步。因此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共同督促。
關鍵詞: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重要性
習慣指的是孩子在不自覺的情境下,會自覺地去做某件事情的傾向。好習慣是通過長時間的堅持和反復練習養(yǎng)成的。俗話說得好,習慣成自然。意思就是說當你反復地做一件事情,直到這件事情不需要你刻意去想著做,就自然而然地去做它。說明這已經成為你的一種習慣。
一、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的重要性
科學研究表明,3~12歲是人一生中形成習慣最好的時期,12歲以后就很難形成一個好的行為習慣了。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長們就在節(jié)假日的時候送孩子去學習各種各樣的樂器、書法繪畫等,來讓孩子在提高學習成績的同時,增加一些特長。因此好多家長就忽視了孩子一些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比如許多孩子在小時候總是有挑食的壞習慣,他們吃飯的時候總是挑自己喜歡吃的來吃,好多小孩子不喜歡吃蔬菜,就可能會導致營養(yǎng)不均衡。也有一些小孩子在飯點的時候不吃飯,過了飯點之后,然后就吃好多零食。這樣很容易造成肥胖癥,或者是胃病。還有一些小孩子,小的時候就比較瘦,個子也長不高,這都是因為沒有好好吃飯。小孩子正處于長身體的關鍵時期,家長應該讓小孩子從小就培養(yǎng)健康的飲食觀,家長要讓小孩子養(yǎng)成按時吃飯的習慣,在飯點過后,不管他再怎么餓,也不能讓他吃零食,不能慣著孩子。
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性
習慣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眾所周知,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靈感??梢娒總€人的智力水平都是差不多的,他們成就的高低,也是取決于他們付出的努力。但同時我們也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會有收獲,努力也要有方向,有目的的。很多家長和老師都會疑惑,為什么小孩子從一年級的時候學習成績就會拉開層次,有的小學生成績一直都比較穩(wěn)定,但是有的小學生成績就忽高忽低。這并不是說孩子的智力水平有差異,也并不是說老師對孩子區(qū)別對待,關鍵在于每個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同。這些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他們都擁有比較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課前及時預習,上課的時候全身心地投入,認真聽講并做好筆記,下課的時候及時復習。這樣無論學了什么新東西都能溫故而知新,能夠及時地掌握。而一些成績不穩(wěn)定的學生,他們上課的時候都是狀態(tài)好的時候就去聽講,課后也不會及時地復習,對自己要求不夠高,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自然成績就無法保持穩(wěn)定了。
三、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有句話說得好:“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焙玫牧晳T是通過平時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養(yǎng)成的。小學生正處于學習知識,培養(yǎng)好習慣的黃金時期。如果學生能在這個時期自覺地養(yǎng)成好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然后終身受益。相反,如果形成了壞習慣,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害自己一輩子。對于小學生來講,學習不是唯一的,關鍵是要從小養(yǎng)成好的行為習慣。經常我們會聽到別人說這個孩子家教好,那個孩子家教不好,那么家教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家教指的是家長在家里對孩子的教育,比如見到大人、長輩要有禮貌的稱呼;別人給你幫忙了,你要說謝謝;不小心冒犯了別人,你要說對不起。并且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榜樣,說話和氣,舉止文雅,落落大方。這樣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形成這樣的好習慣,出去外面也會給別人留一個好的印象。
四、培養(yǎng)與他人和諧相處的習慣的重要性
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對每個人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但是呢?現在有的孩子可能是家里唯一的寶貝,所以被父母慣的可能會有一些驕傲,不太會和別人相處。以至于在學校遇到什么事情的時候,只能找老師,或者是回家找父母。也沒有小伙伴一起玩耍,很孤單,很寂寞,性格也不太活潑,這樣對于小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對于小孩子來講,如何學好,跟別人友好相處是一門學問。家長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跟別人友好相處。家長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積極主動地去幫助別人,學會分享。比如孩子在學校的時候,有什么好吃的,要學會給周圍其他的小伙伴去分享,一起吃,這樣別的小伙伴拿來好吃的時候也會分享,大家的感情就會越來越好。雖然有時候在家長看來,孩子們的一些“幫忙”會顯得有點好笑,但是家長千萬不能因此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和熱情,要因勢利導,支持孩子去幫助別人,積極地參加集體活動。這樣孩子才能在潛移默化中慢慢形成一種集體意識,學會分享,不以自我為中心,當遇到事情的時候學著考慮其他人的感受。學生從小形成這樣的為人處世的好習慣,將會終身受益。
兒童時期養(yǎng)成的習慣,就像人的天性一樣是很難改變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有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生活行為的改善,對于學生以后的成長也會有很大的影響。有助于學生成為優(yōu)秀的人才,為祖國、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吳曉霞.關于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性的實踐探究分析[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
[2]賈寧.關于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性的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0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