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江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教育事業(yè)逐漸成為世界各國的重要事項。而針對我國教育部所提出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推動素質教學為主。作為新科技的熱點學科生物教學,同時也要進行相應的變革,朝著以學生發(fā)展為本教學理念、深化改革、與時俱進,逐步完善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性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19-0203-01
1.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驅動力。有了興趣這位“教師”的幫助,我們生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會事半功倍,輕松地完成教學任務。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對學生進行興趣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對生物學科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讓學生擁有這位興趣“教師”,以便幫助我們實施有效的生物教學。
1.1在生物教學中重視實驗演示,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生物知識是通過反復實驗而得出的結論,如果我們在講述這些已被總結出的正確結論的同時,設計一些有關的小實驗,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感受這些知識的總結、證明過程,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例如,分子運動的知識,分子是物體的內部結構,是我們用肉眼看不到的,所以學生學起來比較抽象,理解也比較有難度。如果教師在講述過程中,做一些小的實驗(如墨汁滴到水里,一會水全部變成了墨汁的顏色;教師拿出一束花,整個教室都能聞到花香等比較容易做到的實驗),并通過觀察實驗現(xiàn)象思考相應的問題,學生就會非常積極地投入到學習和思考當中,再理解分子的運動規(guī)律就會十分簡單。這樣不但能夠使生物知識簡單化,容易理解化,還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思考能力。
1.2在生物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優(yōu)勢來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隨著電子技術的飛快發(fā)展,加之多媒體教學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等諸多優(yōu)點而被越來越多的運用到教學當中。作為一名生物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這一優(yōu)勢,恰到好處地運用到生物課堂教學中,讓生物知識更加明快、有趣,以此來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如在學習草履蟲結構特點時,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將草履蟲的結構直觀地展示給學生,還可以制作一些動畫,讓學生觀察草履蟲的生活習慣。這樣學生就能得到更加直觀和鮮明的關于草履蟲的知識,掌握起來也會十分輕松和快速。
1.3組織有效的競賽活動,激勵學生積極地學習生物知識。初中生都有好勝的心理,他們凡事都要比一比,看誰掌握的知識比較扎實、牢固和寬闊。那么,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滿足學生的這一好勝心理適當?shù)亟M織學生進行知識比賽。學生能夠通過比賽前的準備過程將生物知識牢固扎實地掌握;激烈緊張的比賽過程能夠展示學生的學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比賽后教師的總結和指導能夠讓學生查漏補缺,使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掌握更加全面和系統(tǒng)。
2.合理選擇教具,有效增強教學成效
長期以來,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學設備使用狀況不盡如人意,許多教師在教學相關知識點的過程中,還是停留于教學掛圖這樣原始、靜態(tài)的教學手段上,學生理解效果并不明顯。我在教學中注重將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運用起來,尤其是多媒體演示設備,在教學課件中采取運用成品課件和自主設計課件相結合的方式,讓教學活動更加生動豐富。例如,在教學有關遺傳和變異問題時,為了讓學生更加直觀形象地了解影響遺傳變異的因素、染色體排列組合等方面內容,我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了動畫模擬演示,學生腦海中難以理解的方面在模擬演示中得到了形象展示,這樣的效果有助于準確把握和理解教學知識難點。同時,我運用多媒體手段向學生補充了大量的與教材相關的信息,如在教學《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內容時,我利用多媒體演示手段向學生介紹了各種各樣的生物,以及當今生物技術發(fā)展的最前沿成果,有效拓寬了學生知識面,對于加深學生理解效果方面作用明顯。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新課程改革一個重要特征就是要全面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力。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一樣,新課程改革下的初中生物教學應當向著素質化方向發(fā)展,要將以往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轉變?yōu)閷W生為主,整個教學活動不再是教師的講解一統(tǒng)天下,而是要通過教師的啟發(fā)性講解與學生學習相結合,教師的講解側重于啟發(fā)引導,是對重難點的點撥,學生的學習屬于自主探究,是在教師引導下自己通過思考與合作討論獲得學習成果的一種模式。在這一模式中,我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在教學之中出示一組探究題,要求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每一個小組都有一名學生牽頭組織,其他成員共同發(fā)表見解,最大限度地讓學生的集體智慧發(fā)揮出來。教學中,我深知所有的教學重難點并不能被學生全部解決,對此,在學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要動態(tài)掌控整個教學過程,對于各個小組之間無法掌握的難點,要給予單獨提示或集中提示,讓學生的自主學習順利深入進行下去,尤其是涉及到遺傳學、細胞學等方面的難點,注重給予啟發(fā)引導。另外,在學生基本完成相關內容的研究學習之后,將學生的積極性與自主性體現(xiàn)出來,要求學生自主匯報,集中探討,最后進行重點點評。在這樣的模式中,教師成為了學生學習活動的引路人,設計好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要點,在課堂中引導學生逐層深入地分析研究問題,集思廣益地甄別學習成果,教師在關鍵節(jié)點予以點撥引導并進行點評總結,以提高整個教學成效。
總之,在針對初中生物教學的過程要充分根據(jù)初中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去更好完善教學體系、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注重以為人為本的理念,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去更好的提高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和主動學習積極性,緊隨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去更好的服務教學過程中,建立良好、和諧氛圍,充分發(fā)揮教學過程中,教與學使二者相互結合,共同開創(chuàng)新的教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