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夢鴿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現(xiàn)代素質教育要求注重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而小學音樂欣賞課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對于美的感受,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主要對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進行實踐與分析,并提出以下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音樂;欣賞課;教學實踐與分析
音樂是表現(xiàn)情感的藝術,通過音樂,小學生可以聆聽美、體驗美,提高音樂素養(yǎng)。音樂欣賞課是小學音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師通過對音樂作品的講解和賞析,使每個學生都可以成為音樂的賞析者,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提高對音樂作品欣賞的能力。但是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著學生提不起興趣、賞析方式固定乏味等問題,教師對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仍需進行實踐與探索。
一、小學音樂欣賞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小學音樂欣賞課堂上,很多學生在音樂播放時就坐不住了,開始說話、玩耍,學生不懂所播放的音樂,自然也就提不起興趣,整個課堂達不到預期效果,實現(xiàn)不了教學目標。
2.教師擔心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音樂的含義,往往采用過多的語言來解釋音樂,結果學生只記住了教師的解釋,卻對音樂本身的背景、創(chuàng)作環(huán)境等了解得少之又少。
3.教師在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缺乏有效、并且有趣的教學方法,一般在課堂上,教師不外乎播放音樂,或完整播放或分段播放,學生從頭聽到尾,缺少互動。
二、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實踐與分析
1.提升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興趣是求知的內(nèi)在動力,只有這種動力被激發(fā)出來了,學生才能自主地去進行學習。首先要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吸引力,從音樂的節(jié)奏和韻律中體會音樂帶來的美感。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用不斷變化的音樂旋律,來使學生一直保持這種求知的動力。其次,師生關系的好壞也會影響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如果學生喜歡音樂教師,課堂上認真聽講,自然會主動進行學習,所以教師要經(jīng)常與學生進行交流,除了一起探討音樂問題,平時課下也可以多與學生溝通,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在教學時也要多鼓勵學生,有時候一句贊揚的話也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音樂的目的。
2.運用信息化媒體進行教學
小學生對任何新奇事物都會產(chǎn)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若教師一直口述或只是簡單地彈奏曲子,學生就會覺得整個過程很枯燥,這樣教師就無法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音樂欣賞上。而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多。如果教師能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利用現(xiàn)代化技術將教學中抽象的音樂知識形象化,將要賞析的音樂作品中所運用的樂器及樂理知識,通過視頻、動畫等形式,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切實感受到音樂所帶來的美好心靈體驗,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課堂效率,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選擇合適的教學內(nèi)容
在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課堂中,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內(nèi)容來進行教學。所選擇的音樂欣賞作品必須要讓小學生能夠接受,符合他們的音樂能力,作品內(nèi)容由淺到深,通俗易懂。很多教師在教學時只選擇自己認為旋律優(yōu)美的曲目進行欣賞,學生往往聽了一段之后,就對欣賞曲目提不起勁兒了,整個課堂氣氛沉悶,毫無生氣。音樂作品必須根據(jù)兒童的生理、心理方面的特點認真選擇,選擇富有故事情趣和藝術表現(xiàn)力,并且能夠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賞析作品,使學生能夠產(chǎn)生生動形象的感受。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對音樂的學習需要來選擇賞析作品,通過聽取學生的意見選取學生喜歡的、感興趣的教學內(nèi)容,事先錄好上課欣賞的音樂,特別是需要反復聆聽的片段,要事先剪接,記錄好位置,保證教學內(nèi)容賞析正常進行。
4.教學方法多元化
在傳統(tǒng)的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都是播放一首曲子,然后學生聽,聽完教師再進行講解和賞析,教學方法單一乏味,教學效率不高。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一些音樂知識給不能全部理解,還需要教師進行一定的指導,教師僅僅通過口頭語言講授是不夠的,還需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小孩子都喜歡做游戲,尤其適用于低年級的音樂欣賞教學,比如在賞析《踢毽子》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完整地聽一遍,然后請同學們上來跟著音樂節(jié)奏踢毽子,感受音樂所表現(xiàn)出來的快樂、活潑的氣氛,學生也能更好地體會音樂所表達的內(nèi)容。多種形式教學方法的運用,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效率,還能促進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5.完善教學評價結構
音樂課最后的教學評價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基本環(huán)節(ji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完善教學評價結構,采用多種評價方式來進行教學。在課堂中,教師可以提問學生,通過讓學生回答問題來了解他們對所講解內(nèi)容的學習程度。當學生回答正確時,要進行及時的表揚,回答錯誤也要進行鼓勵,給予學生更多自信。同時,教師也可以在班內(nèi)進行分組討論,小組成員之間可以相互說一說自己對賞析作品的理解,相互之間探討交流,最后對彼此的認知進行評價。在一階段的學習結束之后,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式進行評價,不局限于一種評價方式。
總而言之,小學音樂欣賞課主要以實踐教學為主,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學會欣賞音樂作品,提升他們音樂審美的能力。因此,在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開展過程中必須要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及學習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謝瓊.關于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實踐與分析:以婁底市第一小學音樂欣賞教學實踐為例[D].中央民族大學,2014.
[2]張麗寬.側重欣賞實效,著眼音樂創(chuàng)造:關于小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實踐與分析[J].考試周刊,2016(11):4.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