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物是高中階段學習的重要科目之一,且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對生物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教學改革之路并非坦途大道,過程中難免問題重重。本文立足于新課改下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現(xiàn)狀,對創(chuàng)新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索,并提出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發(fā)展策略,以期對其他教育同行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高中生物;教學方法
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生物的教學建設有了極大發(fā)展。但就目前眾多中學的生物課堂教學情況來看,依然存在諸多問題。下面,筆者從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為高中生物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提出幾點思考。
一、 我國高中生物教學現(xiàn)狀
我國大部分高中學校生物學科的教學模式不夠先進,而且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比如,沒有良好的教學氛圍、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教師教學水平不夠,對學生不能進行良好的教學、教學模式老套,沒有創(chuàng)新,這些都嚴重地影響了教學效率。目前,我國大部分高中進行生物學科的教學時仍舊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以課本為主,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但是忘記了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此外,很多高中生物學科的教學資源不是很豐富,學生要想對生物學科進行了解,只能通過其他的渠道,這就嚴重地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后,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以自我為中心,自己講,讓學生在下面聽,沒有聽取學生的想法和思維,導致教學的過程僅僅是一個人的演講,沒有達到實際性的教學作用。所以說,我國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加強對生物學科課程模式進行改革勢在必行。
二、 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措施
分析了我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現(xiàn)狀之后,本文提出了一些改善高中生物教學課堂的建議,希望能有效地提高我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一) 完善和改進當前生物教學方式
目前,我國很多學校還是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為了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就必須緊跟社會發(fā)展的腳步,將新的生物教學方式應用到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學校要加大投資力度購買生物教學設備,積極鼓勵教師利用生物教學設備進行生物教學,使用先進的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和設備改變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方式,有效地提高生物的教學質量和效率。
(二) 建設生物教學師資隊伍
生物教師的素質水平對高中生的生物教學有很大的影響,所以,需要組建一支由學校生物工作者組成的師資隊伍。一方面,可以通過對現(xiàn)有的教師進行培訓,讓教師對生物教學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并且能利用多種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生物教學;另一方面,還可以招納新人,新人對生物教學的了解程度遠遠高于老教師,這樣能有效地加快生物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從而建設高水平的生物教學師資隊伍。
(三) 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jiān)督
當代學生的自制力差,在進行生物的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受到其他東西的誘惑,導致大大影響了生物學習的效率。針對這一問題,學校要建立監(jiān)督機制,當學生在生物學習的時候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控,避免學生在學習期間進行其他娛樂活動,從而有效地保證學生在學習期間的質量。
(四)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高中學生自主學習情況很少,都是在老師的逼迫下進行學習,這就嚴重的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面對這一問題,學校應該從學習環(huán)境上下手,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一種放松的心態(tài)。首先,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在自主性強的學生的帶領下進行主動性的學習;另外,在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實際的環(huán)境,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率。
(五) 構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
為了更好地迎合新課程改革的現(xiàn)實要求,需要高中生物教師轉變以往的課程教學環(huán)境。實行生物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與實驗操作相結合,打造出更加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生物課堂教學,讓生物課堂教學的氣氛不再是形式主義。高中生物學科本就是一門將基礎性理論和動手操作實踐相結合的綜合性學科。因而,在新課程改革下,高中生物教學更加應當注重對學生的實踐操作教學。要以學生為課堂教學與實驗的主體,提倡學生自主參與生物教學與實踐。因而,高中生物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中多加入一些教學實驗。在教學實驗的過程中要給學生參與實驗的機會。從而讓學生能夠體味到生物實踐的趣味所在,營造出和諧、趣味的生物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學科的興趣。
以高中生物教學中的“DNA粗提取及鑒定”這一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在課前可以先將實驗所需要的器材準備好。在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切實地參與到自主實驗中,而教師自身要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在學生具體操作這一生物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相關的實驗步驟提示,而具體的操作步驟還是要由學生來進行。在學生實驗完畢后,教師可以適當?shù)靥岢鱿鄳膯栴}來考查學生對這次實驗過程中相關生物知識的掌握情況。如,在對雞血的DNA提取實驗中,為什么要將血液內的上清液進行去除?通過這一問題的設計,讓學生對整體的實驗步驟進行深度的反思,對DNA整個的提取與鑒定過程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從而將問題正確的解答出來。而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僅能夠鍛煉學生反向思考的能力,還能夠極大的活躍生物課堂教學氣氛。
(六) 實現(xiàn)生物教學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
高中生物學科是一門需要以實驗為依托的綜合性學科,因而,教學資源的配置是尤為重要的。在新課程改革下,高中生物教學應當按照新課程改革的現(xiàn)代化要求。實現(xiàn)對高中生物教學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逐漸將一些陳舊的實驗設備淘汰,引進一些現(xiàn)代化的生物實驗設備,從而能夠讓學生在更具現(xiàn)代化的生物實驗設備中探索出更多的生物知識與奧秘。
綜上所述,新課改對高中生物教學提出了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要求。因而,高中生物教學就需要對自身的教學進展情況進行深刻的反思,深度挖掘自身存在的問題,并根據(jù)相關的現(xiàn)實問題探索出新的教學改革發(fā)展路徑。從而促進高中生物教學整體質量的提升,為廣大高中生提供高質量的生物課程教學。
參考文獻:
[1]陳蘭鳳.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研究[J].才智,2017,(18):77.
[2]王婷婷.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J/OL].中國培訓,2017(6).
作者簡介:
葉承鳳,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四川省會理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