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珍
【摘要】 目的:探討心理護理聯(lián)合康復護理對腦梗死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137例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入院單雙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68例和研究組69例,兩組分別行常規(guī)護理及心理護理聯(lián)合康復護理,比較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及生活自理能力。結(jié)果:干預后兩組患者的HAMA、HAMD評分較干預前均顯著下降,且研究組下降程度較對照組更為明顯,兩組比較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Barthel指數(shù)評分較干預前均明顯升高,且研究組升高程度較對照組更為明顯,兩組比較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結(jié)論:心理護理聯(lián)合康復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tài),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在腦梗死患者護理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關鍵詞】 心理護理;康復護理;腦梗死;心理狀態(tài);生活自理能力
腦梗死是腦血管疾病中的常見類型,具有起病急、病情兇險、殘死率高、預后差的特點,大多幸存者進入康復期后常伴有肢體功能障礙、失語、吞咽功能障礙、偏癱等后遺癥,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同時給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1]。早期進行康復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但大多患者常因無法接受現(xiàn)實而喪失治療的信心,使得康復效果不理想[2]。為此本研究選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137例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心理護理聯(lián)合康復護理對腦梗死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137例腦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經(jīng)頭顱CT檢查均符合《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中腦梗死的診斷標準[3],患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排除腦腫瘤、精神心理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2周內(nèi)接受過系統(tǒng)性干預者、治療依從性差及中途退出者。137例腦梗死患者中,男70例,女67例,年齡45~76歲,平均(61.68±4.27)歲,合并癥:高血壓54例,高血脂癥41例,糖尿病42例。根據(jù)入院單雙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68例和研究組69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之間比較,不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傳統(tǒng)護理干預。
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上行心理護理聯(lián)合康復護理干預,具體為:1)心理護理:腦梗死患者進入康復期后常因肢體功能障礙等后遺癥而伴有焦慮、抑郁等負面心理應激反應,護理人員應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每日花費1h左右對患者進行心理指導,向患者講解不良情緒對疾病康復的負面影響,教會患者自我心理調(diào)節(jié)的方法,疏導負面情緒,同時開設心理咨詢與治療技術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并主動配合改善心態(tài),積極配合康復治療。另外邀請家屬參與到護理工作中來,給予患者更多的心理及精神支持,促進患者主動加強康復訓練[4]。2)康復護理:每日對患者的患側(cè)肌肉等進行按摩,指導患者進行患肢的屈伸、外展、抬高練習,預防肌肉痙攣。每日熱敷關節(jié)、泡腳,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同時根據(jù)患者肌肉功能恢復情況制定針對性的運動鍛煉方案。指導患者進行站立行走、上下樓梯等訓練,輔助患者進行穿衣、洗漱、大小便等日常生活活動,訓練強度以患者耐受為宜。
1.3觀察指標
采用汗密頓抑郁量表(HAMD)及焦慮量表(HAMA)評價患者干預前后的心理狀態(tài),分值0~25分[5],采用Barthel指數(shù)從吃飯、行走、說話、刷牙、洗臉、大小便、梳頭等方面評價患者干預前后的生活自理能力,滿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自理能力越好[6]。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包,心理狀態(tài)及Barthel指數(shù)評分均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進行表示,組內(nèi)干預前后及組間比較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干預前后兩組心理狀態(tài)評分對比
干預后兩組患者的HAMA、HAMD評分較干預前均顯著下降,且研究組下降程度較對照組更為明顯,兩組比較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干預前后兩組Barthel指數(shù)評分對比
干預后兩組組患者的Barthel指數(shù)評分較干預前均明顯升高,且研究組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2。
3討論
腦梗死是因局部腦組織血氧供應不足,最終導致腦實質(zhì)壞死的病癥,與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有密切關系。早表1干預前后兩組心理狀態(tài)評分對比[(±s),分]組別nHAMA干預前干預后HAMD干預前干預后研究組6922.56±3.2810.53±1.1222.41±2.388.53±1.07對照組6823.02±3.1617.42±1.3522.86±2.6515.46±1.59t0.175.240.136.35P>0.05<0.05>0.05<0.05表2干預前后兩組Barthel指數(shù)評分對比[(±s),分]組別n干預前干預后tP研究組6943.65±2.1789.57±3.6211.63<0.05對照組6844.02±2.2567.21±2.387.52<0.05t0.214.35P>0.05<0.05期的康復治療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預防及減少肌肉萎縮、關節(jié)僵直、活動受限等不良事件[6]。但有學者認為,早期康復治療固然重要,但還應輔助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來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自理能力,才能保證康復治療效果[7]。心理護理適宜以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礙為目的,幫助患者樹立良好的心態(tài)積極配合康復治療,而康復護理主要根據(jù)患者自身病情制定針對性的康復護理方案,幫助患者改善腦功能,促進患者功能恢復。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心理護理聯(lián)合康復護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tài),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在腦梗死患者護理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趙厚萍.對腦梗死患者康復護理和心理疏導的療效觀察[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5,09(06):222,216.
[2] 盛玉霞.心理護理聯(lián)合康復技術對38例中風患者自理能力和精神狀態(tài)的影響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5,36(02):335336.
[3] 李金萍.情志護理聯(lián)合康復護理對腦梗死患者神經(jīng)身體功能恢復和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7,46(14):16731675.
[4] 金博,張悅,胡娟娟.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系統(tǒng)評價[J].甘肅科技,2015,31(02):136140.
[5] 袁向芳.早期目標康復護理對腦梗死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吉林醫(yī)學,2014,35(22):50795080.
[6] 肖燕.早期康復干預在腦梗死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復中的應用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09(12):138139.
[7] 夏美艷,李晶超.心理護理對腦梗塞患者焦慮及抑郁情緒療效分析[J].中國藥物經(jīng)濟學,2014,09(01):361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