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璐
一、背景
作為一名初中的英語老師,我在教學工程中會遇到除了教授英語知識以外的各種類型的問題,每個同學的基礎和學習能力都不一樣,為了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qū)W會,學懂,使全班同學能夠齊頭并進,在教學工作中,對于后進生的督促和幫扶成了我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在我所教授的班級中,就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個英語成績特別差的男生,最后成為了英語“學霸”,從一個需要被幫扶的“差生”轉(zhuǎn)變成了去幫助別人的“優(yōu)等生”,這之間的轉(zhuǎn)變,讓我認識到,學生的智力其實沒有多大的差別,并不存在所謂的永遠的“優(yōu)等生”和“差生”,關鍵在于如何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如何有效的發(fā)掘?qū)W生的潛力,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閃光點,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二、故事的具體過程
我在擔任初中九年級英語老師的時候,班上有一個英語特別差的男生,叫彭宇。他并不是一個特別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但是卻非常的內(nèi)向。班上同學一起朗讀課文的時候,他不敢大聲的朗讀,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時,要么是特別小聲的回答,要么是低著頭不回答,當然他的英語成績也不會特別好。慢慢的,我感覺到,他在英語學習主要是與人交流方面存在障礙,而英語是一種“外向型”的語言學科,英語學習是需要不斷的去聽,去說,去和別人交流才能學好的。于是,我決定,先去試著多多接觸,深入了解這個學生,看看他生活中遇到了什么樣的困難?他這樣內(nèi)向的性格是怎樣造成的?
在一次家庭走訪中,我去到了彭宇的家里,看到了他家里的情況:總的來說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不是太好,彭宇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只有彭宇和奶奶一個人,而奶奶年紀也比較大了,平時說話和聽力都有些困難,和小彭宇的交流也比較少,彭宇也沒有兄弟姐妹,平時一個人放學后就宅在家里,沒有什么課余活動,但是我注意到,他是一個喜歡聽歌的男生,家里收藏了了好多的流行歌曲的光碟,而且他本身的嗓音條件還不錯,只是不敢表達自己。
三、幫扶措施
在了解到彭宇的具體情況后,我認真的分析了影響彭宇同學英語成績的原因,我覺得彭宇對英語不感興趣主要是因為彭宇的性格原因,對待英語學習比較消極,父母長期不在家中,缺乏和孩子之間的交流溝通,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孩子內(nèi)向的性格,另外對于彭宇自信心的樹立也很重要,在家訪中我發(fā)現(xiàn)他是熱愛音樂的,因此我決定從音樂的角度入手,來結(jié)合彭宇的興趣進行引導,比如我為他找了一些較為經(jīng)典的英語歌曲光碟,送給他,里面有像電影《音樂之聲》里面的主題曲,有“the sound of music”,“the lonely goatherd”,“Edelweiss”, “Something good”等歌曲,都是非常經(jīng)典好聽,適合中學生聽的歌曲,而彭宇也非常激動,雖然他不太善于表達,但我能從他的眼神里發(fā)現(xiàn)他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音樂,而且也明白我的良苦用心。他告訴我,謝謝老師,我很喜歡這些英語光碟,等我學會了可以唱給你和同學們聽。我感到非常欣慰,我覺得彭宇其實是個非常懂事的學生,只是可能沒有找到學習英語的興趣之門。另外,我也和他的父母進行了電話聯(lián)系,向他們簡單說明了彭宇的情況,主要希望他們能夠多點時間跟孩子交流,哪怕是多通電話,孩子也會非常高興,希望他們能夠多關注孩子的成長,并且,我告訴他們,彭宇非常有英語天賦,他是非常棒的,讓父母也對孩子樹立信心。
在九年級的英語教學中,我也結(jié)合課本,對彭宇進行英語輔導,比如在學習“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這一課時,我組織全班同學進行了一次活動,首先,我給全班同學播放了電影《音樂之聲》,然后由彭宇演唱 “the lonely goatherd”這首英語插曲,其他同學來進行配舞,整個課堂非?;钴S,同學們都很開心,并對彭宇的英文歌曲演唱發(fā)出了連連的贊嘆聲,對他“刮目相看”,而彭宇本人我也看到他非常的自豪,自信心也慢慢的建立起來。
四、成果
在后面的英語學習中,彭宇變得非常積極主動,課上認真聽講,有不懂的問題,會及時的問我或者同學,而課下他也堅持學唱英文歌,因為他本身的嗓音很有天賦,唱歌的水平也非常高。一個月下來,彭宇的英語成績看到了起色;一個學期下來,彭宇的英語成績已經(jīng)突飛猛進到班級前幾名了。淡然,我知道這成績的背后,有彭宇的很多的汗水和努力,我也感到非常的欣慰和開心。
五、反思
經(jīng)過這件事,我意識到,其實,“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每個學生都是“最棒的”,關鍵在于老師能不能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并不是每個人一開始都喜歡學英語,也不會一直學不好英語,尤其是男同學,他們要么是英語“特別好”,要么是英語“特別差”,對于這樣的同學,“因材施教”是非常重要的,教師不應當僅僅在課堂上教授知識,而是應當深入的,全面的了解學生的生活和思想動態(tài),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優(yōu)勢,并進行鼓勵和引導,對每一個學生都給予肯定,并尋找適合的學習方法。之后,我又對班上幾個英語成績不怎么好的學生進行了重點幫扶,都看到了不錯的效果。后來,當我看到彭宇同學也在課余幫助其他同學的時候,會心的笑了,看到學生的進步,我對自己的英語教學工作也更加熱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