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艷
摘 要 課堂導入工作開展成效如何影響著教學開展的高效性。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課堂導入策略是提高歷史教學高效性的重要方式。高中歷史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利用課堂導入策略,以新課改內涵為指導,充分應用多種課堂導入策略,提高課堂成效及教學應用水平。本文分析了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課堂導入策略的重要意義,并分析了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更好地應用課堂導入策略。
關鍵詞 高中歷史;教學;課堂導入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2-0119-01
歷史課程是高中教學體系中的重要一環(huán),對學生之后的學習、生活都有著重要意義。歷史教學除了可以讓學生掌握必要的歷史知識外,還能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人文情懷及情感態(tài)度進行培養(yǎng)。俗話說,讀史使人明智。歷史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符合學生個人發(fā)展的需求,對學生人生態(tài)度培養(yǎng)及價值取向培養(yǎng)都有著重要意義。而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采取有效的課堂導入對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有著重要意義。
一、高中歷史教學中課堂導入策略應用意義分析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采用課堂導入策略對歷史學習有著重要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下列方面:首先,對原有知識進行鞏固,為新的歷史知識的學習起到良好的鋪墊作用。其次,有利于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有效激發(fā),對課堂氣氛進行活躍。最后,有利于師生之間展開良好的溝通交流,為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奠定基礎。但在課堂導入策略應用過程中,也應該注意下列問題:首先,在應用過程中,應結合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導入策略,從而對學生們的歷史學習效果進行提高,使得歷史學習的針對性得到增強。其次,課堂導入策略的應用應以激發(fā)學生興趣,對原有學習成果為主要目標。再次,應對課堂導入策略的應用時間合理把握,一般會在課堂開始前5min開始。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導入策略的開展都應該有其針對性。
二、高中歷史教學中課堂導入策略的應用
1.復習導入法
這種策略也就是指通過對以往學習知識的總結、回顧及梳理,進而引出新的需要學習的知識。復習導入法在歷史教學開展過程中應用情況十分普遍。高中歷史教學無論是對教材的編撰,還是教學工作的展開都需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一些歷史線索按照時間的推移或事件發(fā)展情況進行展開。因此,在教學中應用復習導入法,使得前后知識都相互關聯(lián),事件的邏輯性得以理清,這樣所取得的教學效果也更好。另外,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可以對學生們學習的實際情況詳細掌握,對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記憶程度進行充分了解,從而獲得新課程教學的相關內容。如在學習“近代民族工業(yè)的興起”時,考慮到學生關于初中學習知識的記憶已經模糊了,可以引導學生回顧近代民族工業(yè)發(fā)展情況,凸顯出歷史事件的歷史發(fā)展事件脈絡,進而讓學生思考外國資本進入中國后對我國近代經濟產生哪些影響。
2.懸念導入法
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的另一種有效的導入策略。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中應用到的內容,設置出具體的懸念問題,促進學生積極思考,使得學生的求知欲被激發(fā)。高中歷史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應對學生敏捷的思維充分利用,在課堂中善于設置懸念,積極設置懸念,進而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到學習過程中。如在學習太平天國運動中,學生在之前的學習中已經了解到太平天國運動的起點——金田起義爆發(fā)所處的歷史背景。這時,若仍然按部就班地展開教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必然還是不高。這時,老師可以設置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在不斷思考中幫助學生繼續(xù)學習下去,如老師可設置這樣的問題:“太平軍東征勝利后,已經對我國長江下游的大片領土全部占領,這時太平天國的政權已經到達了鼎盛時期,形勢大好,但在這時太平天國內部卻發(fā)生了一件事,直接導致其政權由勝轉衰,是什么事?而這件事又給了我們什么啟發(fā)?”
3.故事導入法
高中生有著其自身的特點,而相較于枯燥式的學習,學生更喜歡老師在課堂上為其講述各式各樣的歷史故事。歷史教學的開展過程中,尤其不能照本宣科。實際上,歷史也是充滿趣味及可讀性的,因此不能采用被動學習的方式,澆滅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時,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采用故事化方式講述,讓學生激起對歷史學習的興趣,更為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三、結語
綜上所述,課堂導入策略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式,它可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幫助正式教學工作開展順利,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而對于高中歷史學科來說,在其中應用課堂導入策略是十分必要且有效的,通過課堂導入策略的應用,豐富了歷史課堂,拉近歷史與現(xiàn)實的距離,提高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沈利劍.“二案一式”課堂學習范式下教學導入探究——以高中歷史課堂為例[J].才智,2012(02):149-151.
[2]張嬋.離開多媒體的有效課堂導入——淺談從分析課題中導入高中歷史教學[J].商,2012(15):236.
[3]張娜.讓高中歷史課堂更高效——以《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教學為例[J].學周刊,2015(25):132-133.
[4]陳曉芳,丁平.人民版高中歷史《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教學設計及其思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24(06):12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