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霞
【內容摘要】隨著教學的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出現了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課堂的新模式,微課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微課以其簡短精小的特點,迅速成為老師教學的輔助手段。針對這一現狀,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談一談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如何利用微課激活課堂。
【關鍵詞】微課 激活 初中美術 課堂
引言
“微課”主要針對教學過程中的某一重難點,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高效的達成教學目的。一方面省去了老師當堂板書的時間;另一方面也便于學生理解。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當下,合理利用微課進行初中美術教學提高課堂現代化水平是每一位老師應該思考的問題,筆者也做了一些相應的探索。
一、引入課堂內容
正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同樣適用于初中美術課堂。長期以來美術給學生的印象就是“副課”,課堂的紀律較差學生注意力也不夠集中,那么教學也就難以正常開展。因此,在進行美術課堂教學的時候,老師應該巧妙地運用微課引入教學內容。筆者在講述印象畫派的時候,就提前做好了微課視頻,將《日出·印象》、《賽馬》、《牧羊女》等畫作用流媒體展示給學生,上課后筆者讓學生仔細欣賞畫作,去體會和發(fā)現這些畫的共同點。
學生經過欣賞和比較,在心里已經有一些答案和見解要呼之欲出了。這時候筆者在打開教材,給同學們講述印象畫派的產生。同學們看著展示的作品在聯系“感覺到的第一印象”的繪畫特點,仿佛身臨其境。學生一步一步跟著教學的思路,筆者不僅輕松的將美術知識教給學生,而且還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能力,提高他們的美術素養(yǎng)。
微課的形式是多樣化的,除了利用視頻的展示以外,還有聽覺、情感的多種體驗。美術作為一門藝術學科,十分注重學生感性思維和審美情趣。在微課學習過程中多感官的參與到學習里,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減輕了老師課堂授課的難度。
二、簡化理解過程
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常常遇到一些重難點,老師通過口頭的講解很難起到效果。而美術學習又注重學生的欣賞能力和審美能力,一味的給學生灌輸知識只會妨礙他們審美的形成。微課正好解決了這一難題,不能言傳的內容和抽象的知識,就通過微課的方式生動直觀的呈現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在作品中去發(fā)現和判斷。
山水畫一直是初中美術教學中的難點,學生對于國畫的鑒賞能力本來就十分薄弱,再加之山水畫用筆手法多變,許多同學對于勾、皴、擦、點等技法一直不能正確理解。而構圖和色墨的使用也講究頗多,一股腦的“注入”給學生會使他們難以消化。
筆者在教授這一知識點時,準備了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畫作品,和一些具體的教學視頻。學生通過視頻的觀摩和作品的欣賞,對創(chuàng)作技法和山水畫歷史有了一定的了解。筆者再展開進行深入的說明,并布置了繪畫作業(yè),學生通過反復練習幾次后終于能初步掌握技法。由此可見,對于一些抽象的,模糊不清的知識點,與其在課堂上費時費力的講解,不如運用微課清晰直觀的凸顯出來。而學生在初中美術學習中攻破了重難點后,學習會變得輕松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的愛好。
三、培養(yǎng)想象能力
美術不僅僅是一門素質教育課程,也是一項藝術創(chuàng)作,它源于對生活的發(fā)現和想象。所以,初中美術的教學不是簡單的照本宣科,而應該結合教學實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藝術修養(yǎng)和想象力。藝術的創(chuàng)作是開放性的,這要求創(chuàng)作者思維不受局限,充分的表達個性張揚自我。在傳統的教學課堂很達到這樣的要求,但是微課則賦予了新的可能。
學生對于事物的認知和見解時各不相同的,老師的授課也不同于流水線作業(yè)。利用微課啟發(fā)學生,讓學生解放自我個性化發(fā)展。在微課教學模式下要始終堅持“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老師不能將學生牢牢的控制在書本內容里,而是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去思考和創(chuàng)作。
筆者在進行美術作業(yè)命題是不采用文字命題的方法,而是用情景命題。筆者將風景、人物、鳥獸、山川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景畫面,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所感所悟去創(chuàng)作。學生看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創(chuàng)作主題就會不一樣,得到的作品也是各有特色。這時候老師不要輕易的評判孰好孰壞,而是要結合學生自己領悟的主題來評價,優(yōu)秀的自然要夸獎,存在問題的應該怎么提升,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審美觀和價值觀。
長此以往,學生通過練習不斷的思考和創(chuàng)造,慢慢養(yǎng)成了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當學生逐漸將這些能力運用到美術的學習和創(chuàng)作中,他們就能體會到美術的魅力。因此,在現代化的課堂教學中,老師應該將微課模式科學合理的運用到初中美術教學中,激活課堂。一方面提高學生美術學習的參與程度;另一方面也提升教學效率確保教學任務的完成。
結語
雖然微課之于初中美術教學有諸多好處,但是由于教學實踐尚且不足,許多理論和方法有待完善。因此,要想結合微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激活課堂,還需要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停地總結和反思。逐漸豐富和完善微課教學的具體實踐方法,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提高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吳軍其、張純、劉志強. 微課件的交互學習策略研究[J]. 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4(5):5-7.
[2] 劉洪武. 微課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J]. 新課程學習(上),2015(4).
(作者單位: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qū)毓英中學)